一种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49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中药组合物,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备料:人参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脂质代谢紊乱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脂质(脂类)及其代谢产物质和量的异常。近3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也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增加并趋于年轻化。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与脂代谢紊乱相关的重大代谢性疾病不仅涉及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还与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肪肝以及代谢综合症具有显著联系。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的NAFLD患病率变化与肥胖症、二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和代谢综合征流行趋势相平行。目前我国成人总体肥胖、腹型肥胖、T2DM患病率分别高达7.5%、12.3%和11.6%。
[0003]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调脂药主要使用他汀类药物,但其具有肝损伤、横纹肌溶解、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中医认为脂代谢异常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张志聪在《灵枢集注》有“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多与饮食失节、缺乏运动、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有关。病位在肝脾,与肾、胃关系密切,可涉及五脏。其本在于“湿”、“浊”、“瘀”内聚,脾胃功能失和。本专利技术结合中医“益气生津、化浊降脂”理论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中药以其多靶点、疗效明显逐渐被人们认可并重视,当前已存有多份关于调节高脂血症的国内申请,具体如下: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482053.6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葛根人参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葛根12

20份、人参2

10份、冰片0.5

1.5份。在血管扩张,抗凝血和抗自由基三方面有相辅相成的协同功效,可提高临床疗效,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1267513.8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人参10

12份、麦冬10

12份、五味子10

12份、葛根10

14份、灵芝10

11份、丹参10

11份、决明子10

15份、田七10

12份、冰片10

12份、桑叶10

13份。此专利技术见效快、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0595093.5公开了“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方法和用途”所属中药组合物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人参3

8份、姜黄8

18份、白术6

14份、陈皮6

14份、蒲黄6

14份、荷叶5

12份、泽泻5

12份、昆布5

12份、决明子5

12份和山楂5

12份,将姜黄、人参和陈皮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得到醇提物及药渣,将药渣与白术、蒲黄、荷叶、泽泻、昆布、决明子和山楂混合,采用水提醇沉发制得混合提取物,将上述醇提物和混合提取物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组合物。增强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实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血行通畅,血瘀消除,达到治疗高血脂症的效果。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0117303.5 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中药
颗粒剂”,包括如下组份,丹参13份、泽泻10份、柴胡15份、绞股蓝15份、姜黄9份、生山楂12份、首乌藤10份、水红花子10份、决明子15份、茺蔚子15份,制成颗粒。上述诸药合用,共奏泻热清肝,活血降脂之功。此专利技术所以提供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中药颗粒剂,药物组分间发挥了协同效应,该中药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效果显著。
[0007]可见,当前中药领域存有的关于中药组合物组份多、用药量大、生产成本高,且各组分并不完全是药食同源的中药,因此有必要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研发一种组份简单、用药量相对少且安全无毒、生产成本更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拟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组份简单、用药量相对少、生产成本更低,采用的中药包括:人参、葛根、山楂、决明子,均为药食同源,能充分发挥中药整体调节的优势,可用于制备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粘膜屏障、改善脂代谢紊乱的药物或保健品。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重量份组成:人参5

15份、葛根10

20份、焦山楂5

15份、决明子5

15份。
[0010]作为优选,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重量份组成:人参10份、葛根20份、焦山楂15份、决明子8份。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2)将步骤(1)所备中药加水6

12倍浸泡0.5h

1.0h,武火煮沸后转文火保持微沸0.5

1h,煎煮2

3次,过滤,合并水煎液;(3)将步骤(2)所得水煎液浓缩,经减压或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即得中药组合物。
[0012]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组合物通过常规成型工艺制备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散剂、丸剂或口服液的口服制剂。
[0013]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
[0014]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修复肠粘膜屏障的药物。
[0015]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调节脂代谢紊乱的药物。
[0016]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的保健品。
[0017]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具有修复肠粘膜屏障作用的保健品。
[0018]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具有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保健品。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中药组合物的药理作用:人参甘微温,味微苦,归肺脾、心肾经,益气健脾,生津,扶正祛邪;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能生津止渴,升阳醒脾,人参与葛根益气生津,和调脾之气阴不足,以固其本;焦山楂性味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之效;决明子味甘,苦咸,微寒,归肝经、大肠经,功用润肠通便,焦山楂能消,决明子可通,以消内聚之“湿、浊、瘀”,使内聚之邪得以消解。四药相合,相辅相成,人参益气,葛根生津,焦山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重量份组成:人参5

15份、葛根10

20份、焦山楂5

15份、决明子5

15份;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加水6

12倍浸泡0.5h

1h;步骤2)武火煮沸后转文火保持微沸0.5h

1h,煎煮2

3次,过滤,合并水煎液;步骤3)浓缩水煎液后,经减压或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即得中药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嘉丽李庆生羊忠山吴月滢侯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