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49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物料运输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包括底架,底架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两侧设置有多个安装板,安装板与底架内表面相连接,每块安装板上部均设置有支撑辊,空腔内部设置有承托组件,底架一端设置有主动轮组件,底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组件,主动轮组件通过链条与从动轮组件相连接,从动轮组件一侧设置有夹具组件,能将工件之间放置到夹具组件上的夹槽内进行夹具组件操作,能减少装夹时间,夹具组件内部的调节件带动上夹板向内折叠,从而两侧的上压板进行贴合压紧金属丝网,通过贴合压紧能适用不同工件厚度变化,无需在进行夹具大小的调节,能提升工作效率。能提升工作效率。能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物料运输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丝网喷涂操作时需要用到运输机构,需要通过运输机构件将丝网送到的喷涂机构内,现在市场上针对丝网热喷涂的输送机构,在运输时需要将丝网剪开成一块块的矩形工件后在放置在运输机构上进行运输操作。目前常用的丝网运输方式存在以下几点缺点:在进行丝网运输时需要把把丝网剪开成一块块的矩形工件,然后在固定在工装上,固定完成在送到运输机构上进行运输操作,后续在进行喷涂操作,该操作的装夹十分麻烦而且费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装夹工件上,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当丝网厚度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时,会导致工装夹具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进行调节,在运输大尺寸丝网工件时,会把采用大型的工装夹具架,采用大型的工装夹具架会有影响运输机构的整体强度和运输时的稳定,也不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底架内表面相连接,每块所述安装板上部均设置有支撑辊,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承托组件,所述底架一端设置有主动轮组件,底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组件,所述主动轮组件通过链条与从动轮组件相连接,所述从动轮组件一侧设置有夹具组件。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块、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夹块一端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夹块通过卡接板与链条相连接,所述夹块另一端卡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隔板,所第一隔板两侧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夹槽,所述夹槽两侧设置有调节件。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件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置在第一隔板的一侧,所述铰接座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一侧连接上压板的一端。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链轮,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底架一端,所述第一支架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一侧设有第一顶紧套,所述第一顶紧套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链轴,第一顶紧套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链条相互卡接,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另一侧设有驱动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底架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架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顶部设置有检测器,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链轴,所述第二链轴靠近的
第二轴承座的一侧套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链条相互卡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链轮外部设置有链条保护罩。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两端与底架内表面相连。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能将工件之间放置到夹具组件上的夹槽内进行夹紧操作,能减少装夹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后续通过调节件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互铰接,能带动第一隔板两侧的上夹板向内折叠,从而两侧的上压板进行贴合压紧金属丝网,通过贴合压紧能适用不同工件厚度变化,无需调节在调节工装架夹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B处调节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主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从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所示:底架1、安装板2、支撑辊3、承托组件4、主动轮组件5、第一支架51、第一链轮52、第一轴承座53、第一顶紧套54、第一链轴55、从动轮组件6、第二支架61、第二链轮62、第二轴承座63、检测器64、第二链轴65、夹具组件7、夹块71、上夹板72、下夹板73、卡接板74、第一隔板75、第二隔板76、链条8、调节件9、铰接座91、第一连接板92、第二连接板93、驱动器10、链条保护罩11、横向杆12、支撑架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2]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包括底架1,底架1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两侧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安装板2与底架1内表面相连接,每块安装板2上部均设置有支撑辊3,设置支撑辊3能提升丝网的在运输时的稳定性,空腔内部设置有承托组件4,能防止丝网在喷涂时出现下坠的情况,底架1一端设置有主动轮组件5,底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组件6,主动轮组件5通过链条8与从动轮组件6相连接,从动轮组件6一侧设置有夹具组件7。
[0023]如附图1、3和4所示,夹具组件7包括夹块71、上夹板72和下夹板73,夹块71一端设置有卡接板74,夹块71通过卡接板74与链条8相连接,夹块71另一端卡接有下夹板73,下夹板73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隔板75,所第一隔板75两侧设置有上夹板72,上夹板7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隔板76,第一隔板75与第二隔板76之间形成夹槽,夹槽两侧设置有调节件9,调
节件9包括铰接座91,铰接座91设置在第一隔板75的一侧,铰接座91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92和第二连接板93,第一连接板92和第二连接板93铰接,第一连接板92和第二连接板93一侧连接上夹板72的一端,能使第一连接板92和第二连接板93相互铰接,能带动第一隔板75两侧的上夹板72向内折叠,从而两侧的上压板72进行贴合压紧金属丝网,通过贴合压紧能适用不同工件厚度变化,无需调节在调节工装架夹具。
[0024]如附图1、2、5和6所示,主动轮组件5包括第一支架51和第一链轮52,第一支架51设置在底架1一端,第一支架51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53,第一轴承座53的一侧设有第一顶紧套54,第一顶紧套54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链轴55,第一顶紧套54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链轮52,第一链轮52与链条8相互卡接,第一轴承座53的另一侧设有驱动器10;从动轮组件6包括第二支架61和第二链轮62,第二支架61设置在底架1另一端,第二支架61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二轴承座63,第二轴承座63的顶部设置有检测器64,所述第二轴承座6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底架(1)内表面相连接,每块所述安装板(2)上部均设置有支撑辊(3),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承托组件(4),所述底架(1)一端设置有主动轮组件(5),底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组件(6),所述主动轮组件(5)通过链条(8)与从动轮组件(6)相连接,所述从动轮组件(6)一侧设置有夹具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7)包括夹块(71)、上夹板(72)和下夹板(73),所述夹块(71)一端设置有卡接板(74),所述夹块(71)通过卡接板(74)与链条(8)相连接,所述夹块(71)另一端卡接有下夹板(73),所述下夹板(73)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隔板(75),所第一隔板(75)两侧设置有上夹板(72),所述上夹板(7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隔板(76),所述第一隔板(75)与第二隔板(76)之间形成夹槽,所述夹槽两侧设置有调节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网拖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9)包括铰接座(91),所述铰接座(91)设置在第一隔板(75)的一侧,所述铰接座(91)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92)和第二连接板(93),所述第一连接板(92)和第二连接板(93)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92)和第二连接板(93)一侧连接上夹板(7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郑成添区汉初刘剑辉梁伟坚杨献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先进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