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饲养南美白对虾的稻田改造方法、一种水稻和南美白对虾混合立体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28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饲养南美白对虾的稻田改造方法、一种水稻和南美白对虾混合立体的养殖方法:稻田内施有机肥,使土壤达到有机质含量约29.2g k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饲养南美白对虾的稻田改造方法、一种水稻和南美白对虾混合立体的养殖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9月14日、申请号为201710825035.2、专利技术名称为《在稻田中养南美白对虾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饲养南美白对虾的稻田改造方法、一种水稻和南美白对虾混合立体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现有技术中,在稻田内进行立体的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比如,养泥鳅,养黑鱼,养龙虾,养青虾,还有养螃蟹的,但是上述几种养殖方法,无论哪种方法,稻田的减产是一定的,有些农户为了增加鱼虾的增产,粮食几乎是颗粒无收,经过实验证明,对于立体养殖,特别是在稻田内立体养殖,很多家户不是为了1+1>2,其主要是因为,单独种殖水稻收入太低,另外,也是因为,单独搞水产养殖成本太高,关键是还没有政府补贴拿,有了立体养殖以后,很多农户都在农田内挖沟进行放养水生物,将农田改成改塘,对于立体养殖来说,真正对水稻起到的正面的作用的水生物并不在上述鱼虾种类当中。因此,为了真正适应立体养殖,我们需要一种1+1>2的立体养殖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养殖方法,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水稻与白对虾的立体养殖。
[0005]为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饲养南美白对虾的稻田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1)稻田内施有机肥,所述稻田内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到约29.2
±ꢀ
0.46g kg
‑1,粘粒含量为16%左右;
[0008](2)在稻田的内开挖沟渠,得到虾沟;所述开挖沟渠后使稻田呈日字、田字或口字;所述虾沟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30%左右;所述虾沟的沟深在0.8 米到1米左右;
[0009](3)沟渠引水,对水进行杀菌处理;
[0010](4)在移秧之前,将稻田周边的土地和水域全部进行水除害;
[0011](5)根据苗的发育适时移栽,采用插秧机进行插秧;
[0012](6)在播种时间采用机播方式;所述播种的密度为在20cm*20cm平方内种植4

5棵。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在稻田中养南美白对虾的方法,
[0014]1)稻田内施有机肥,使土壤达到有机质含量约29.2g kg
‑1(
±
0.46),粘粒含量.一般为16%左右,油性也是指具有良好结构等的一个综合肥力较高的土壤性状。
[0015]2)在稻田的内开挖沟渠,使稻田呈日字、田字、口字,使得虾沟面积占水稻总面积
的30%左右;沟深在0.8米到1米左右。
[0016]3)沟渠引水,在水质达标的情况下从外部引水入沟渠中。
[0017]4)在播种时间采用机播方式,密度在20cm*20cm平方内种植4

5棵。
[0018]5)移秧,根据苗的发育适时移栽,采用插秧机进行插秧。
[0019]6)虾种淡化,将南美白对虾进行淡化,淡化后在淡水中养植一段时间,待插秧后一周左右,向稻田内放南美白对虾虾。
[0020]7)稻田管理和水质管理,水质要求达到一般养殖要求的水,且在捕虾之前保证稻田内水深10cm以上;稻田日常不打农药不施肥;只需要定期向稻田不同的位置投放定量的虾饲料。
[0021]8)经过100天的饲养,收获南美白对虾。
[0022]9)进行拷田,收获水稻。
[0023]经过上述方案种植与养殖方法,可以获得水稻亩产800到1000斤,产白对虾约800斤,每斤有基围虾40

50个。这样的产量相当于正常的水稻亩产量,由此,虾的产量也增加了,最为难能可贵的时,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任何虫害,无需对水稻打药,没有打过农药的水稻,颗粒仍饱满。
[0024]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在虾池近排水口处,虾池相对较深。在引水入沟渠之前,先对水体进行杀菌处理,处理时禁用含氯杀菌剂。
[0025]所述的杀菌剂为含碘类杀菌剂,在稻田未放水时,对稻田行除草,除草不仅针对稻田,还包括稻田的周边;水稻移栽前一次性施足肥料,以腐熟长效的有机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视土质优劣而定。
[0026]放养时间宜选择阴天或早晨、傍晚,放养幼虾时水稻至少已经生根;放养后确保幼虾位于常时间活动在稻田里;水位要高于水稻的秧芯。水位高于水稻的秧芯的目的在于,使得水稻的叶芯被幼小的虾爬过,从而防止后期纵卷叶螟发生。待水稻芯长出水以后,已经过了六月初,纵卷叶螟的高发期,从而避免了纵卷叶螟的大规模伤害,另一方面由于被其芯部和大多数叶子被虾爬过,也因此,纵卷叶螟一般不会再在其上产卵。
[0027]投喂的饲料为颗粒饲料;根据虾的生活特性,投喂宜在沟道分散进行,全日投饲量约为总虾重的2~3%,投饲时间可在下午17时,也可早、晚各一次。在排水时要求水流速缓慢,使得稻田内的虾随水进入沟渠内.虾苗每亩水面放养1万到2万尾。
[0028]为了充分让虾活动起来,在是虾投放一个月以后,也是稻田生害虫最多的时间,这时,平均四天一次,在傍晚时间,将稻田里的水排出来;然后在第二天,向稻田内灌水,在傍晚时间向稻田内投入饲料,促使虾爬上稻田,之后的两到三天不投饵,然后在第三天的傍晚缓慢排水;使虾进入沟渠;隔两天,再灌水到稻田,如此循环,直至虾收捕。稻田内的害虫都有一个特点,喜潮,为了让这些害虫全部出来,采用排水引虫的方法,然后再放虾捕食。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害虫对水稻的损害,也使得虾有了活力,生长的更快。
[0029]通过上述方案种植得到的水稻,棵粒饱满,打出来的大米,闪光发亮,煮成米饭后香气扑鼻。捕捞后的虾,个头比一般池塘养殖的虾个头要大,而且吃起来有韧性,口感中带有甜味,含有高蛋白,非常适合小孩子和老人们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要点,下面举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1]本实施例以50亩地例,开挖口字,日字,或是田字型虾沟,虾沟面积占水稻总面积30%左右,宽度10

15米,深0.8米

1.0米,为便于虾的捕捞,在近排水口虾沟适当加深。水稻移栽前一次性施足肥料,以腐熟长效的有机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视土质优劣而定。
[0032]播秧时间在5月15日

5月25日,机播密度在20cm*20cm平方种植四至五棵。水稻种子是浦东弘辉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0033]水质在(NY5051

2001)《无公害食品流水养列水质》进行技术处理,使水体达到肥爽嫩,无菌无害水(全凭经验)。先对水体进行杀菌处理,处理时禁用含氯杀菌剂。所述的杀菌剂为含碘类杀菌剂。
[0034]在6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对虾种进行淡化,视秧苗生长情况,水质,气温而定进苗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饲养南美白对虾的稻田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内施有机肥,所述稻田内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到约29.2
±
0.46g kg
‑1,粘粒含量为16%左右;(2)在稻田的内开挖沟渠,得到虾沟;所述开挖沟渠后使稻田呈日字、田字或口字;所述虾沟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30%左右;所述虾沟的沟深在0.8米到1米左右;(3)沟渠引水,对水进行杀菌处理;(4)在移秧之前,将稻田周边的土地和水域全部进行水除害;(5)根据苗的发育适时移栽,采用插秧机进行插秧;(6)在播种时间采用机播方式;所述播种的密度为在20cm*20cm平方内种植4

5棵。2.一种水稻和南美白对虾混合立体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改造方法得到的稻田养南美白对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内施有机肥,使土壤达到有机质含量约29.2g kg
‑1(
±
0.46),粘粒含量一般为16%左右;(2)在稻田的内开挖沟渠,使稻田呈日字、田字或口字,使得虾沟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30%左右;沟深在0.8米到1米左右;(3)沟渠引水;(4)周边环境的处理,在移秧之前,将稻田周边的土地,水域全部进行水除害,确保水稻的生存环境;(5)移秧,根据苗的发育适时移栽,采用插秧机进行插秧;(6)在播种时间采用机播方式,密度在20cm*20cm平方内种植4

5棵;(7)虾种淡化,将南美白对虾进行淡化,淡化后在淡水中养植一段时间,待插秧后一周左右,向稻田内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8)稻田管理和水质管理,在捕虾之前保证稻田内水深10cm以上;稻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兵渔业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