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能微弧火花焊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业得到了很大的突破。焊接机器人夹具是由机械代替人力进行工作的夹具,不仅可以起到节约人力消耗,而且还可提高焊接精度。
[0003]在高能微弧火花焊接中,往往是电极夹持机构在机器人控制下根据程序规定轨迹运动,同时电极与基体之间在高能微弧火花电源输出的脉冲电压下放电融化电极和基体表面,从而在基体表面获得一层包含电极和基体成分的再冶金层。从而实现高能微弧火花焊接。
[0004]而在高能微弧火花焊接过程中,现有的焊接夹具只能是在高能微弧火花焊接完工件的顶面之后,需要将工件从机器人的焊接夹具中拆下,然后通过人力或借助其他设备将工件翻转,使工件的底面朝上,再将工件安装固定在机器人的焊接夹具中,才能再继续焊接工件的底面;这样造成工序操作复杂,需要将工件反复拆装,尤其是在工件翻转之后,需要重新对工件进行定位,以保证后续的焊接精度,这样造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高能微弧火花焊接过程中,焊接机器人只能先对工件顶面进行焊接,而后再人工拆卸并将工件的底面翻转朝上进行二次安装焊接,造成工序操作复杂且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包括:
[0007]基座;
[0008]第一夹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300);第一夹持臂(100),设置在所述基座(300)上;第一转动盘(110),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100)的一端处;第一驱动机构(120),与所述第一转动盘(1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盘(110)相对所述第一夹持臂(100)转动;第二夹持臂(200),设置在所述基座(300)上,所述第二夹持臂(200)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00)铰接;第二转动盘(210),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一端处,所述第二转动盘(210)与所述第一转动盘(1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转动盘(210)适于相对所述第二夹持臂(200)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盘(210)和所述第一转动盘(110)用于夹持焊接工件;以及夹持驱动机构(400),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持臂(10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一端靠近或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还包括凸轮传动机构;所述夹持驱动机构(400)包括:夹持驱动机构本体(410)和伸缩杆(420),所述伸缩杆(420)插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本体(410)中,所述夹持驱动机构本体(410)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420)伸缩,所述夹持驱动机构本体(410)设置在所述基座(300)上;所述凸轮传动机构与所述伸缩杆(420)传动连接,所述凸轮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00)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00)连接,所述凸轮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伸缩杆(420)的伸缩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夹持臂(100)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夹持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510),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100)的另一端处;第二凸起结构(520),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另一端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520)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510)相对设置,所述伸缩杆(420)的伸缩端为锥体结构,所述伸缩杆(420)的伸缩端置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520)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510)之间;第一固定座(530),固定在所述基座(300)上;第二固定座(540),固定在所述基座(300)上,所述第一夹持臂(10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530)和所述第二固定座(540)之间;第一弹簧(550),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530)和所述第一夹持臂(100)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弹簧(550)用于将所述第一夹持臂(100)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另一端推顶;以及第二弹簧(560),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540)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弹簧(560)用于将所述第二夹持臂(200)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夹持臂(100)的另一端推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能微弧火花焊接的夹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00)包括第一上臂(131)、第一下臂(132)、第一前背板(133)和第一后背板(134),所述第一上臂(131)和所述第一下臂(13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上臂(131)和所述第一下臂
(132)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前背板(13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背板(133)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盘(110)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背板(133)内侧,所述第一上臂(131)和所述第一下臂(13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后背板(13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50)分别与所述第一后背板(134)和所述第一固定座(530)连接,所述第一凸起结构(510)同时与所述第一上臂(131)和所述第一下臂(1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200)包括第二上臂(221)、第二下臂(222)、第二前背板(223)和第二后背板(224),所述第二上臂(221)和所述第二下臂(222)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臂(221)和所述第二下臂(222)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前背板(223)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210)设置在所述第二前背板(223)内侧,所述第二上臂(221)和所述第二下臂(22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后背板(224)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60)分别与所述第二后背板(224)和所述第二固定座(540)连接,所述第二凸起结构(520)同时与所述第二上臂(221)和所述第二下臂(2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上臂(131)中央开设有第一长条形通孔(135),所述第一长条形通孔(135)沿着所述第一上臂(13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臂(221)插入所述第一长条形通孔(135),所述第二下臂(222)中央开设有第二长条形通孔(225),所述第二长条形通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