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包括上桩体和多段下桩体,上桩体为管桩,上桩体侧壁带有侧面孔,侧面孔处覆盖有滤布,所述下桩体为实心桩体,所述上桩体套接桩靴构成浅层桩,所述上桩体与多段下桩体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形成深层桩,所述上桩体依据测定的淤泥质土层深度设定长度,所述浅层桩和深层桩上部的上桩体构成透水管,所述浅层桩底部带有封闭下口的桩靴。该桩基构造能够兼顾地基浅层和深层的加固,并能够采用一种桩型匹配到浅层桩和深层桩,且因土体富含水区域普遍在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深层桩和浅层桩都在浅层段具备排水能力,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实度和承载力。实度和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软弱土地基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软弱土地基中包括深层桩和浅层桩,两者交替分布,桩基施工前需要抽排水分,传统方法普遍采用吹填技术,但吹填技术适合于面积大、水量大的区域,对于水量和面积并不大的施工区域则工期会太长、成本太高。如果能够采用桩基施工和抽排能够适当同步,且材料能够局部共用的构造和方法将能够大大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该组合桩基能够同时用于排除地基水和地基加固,打设桩基时更加稳定,且能够缩短工期,持续具备地基水分排除能力。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包括上桩体和多段下桩体,上桩体为管桩,上桩体侧壁带有侧面孔,所述下桩体为实心桩体,所述上桩体套接桩靴构成浅层桩,所述上桩体与多段下桩体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形成深层桩,所述上桩体依据测定的淤泥质土层深度设定长度,所述下桩体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浅层桩和深层桩上部的上桩体构成透水管,所述浅层桩底部带有封闭下口的桩靴。
[0005]优选的,所述浅层桩和深层桩的上桩体内插入有钢筋笼,并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填充。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处于相邻桩体连接端上的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下法兰盘外侧面呈圆锥面,圆锥面向下逐渐向内收拢,下法兰盘的上侧带有螺纹孔,所述上法兰盘对应所述螺纹孔带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进入螺纹孔实现锁紧。
[0007]优选的,所述深层桩的下桩体中浇筑有至少两根下热交换管,下热交换管固定于钢筋笼上并与构成下桩体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深层桩的上桩体中带有上热交换管,上热交换管与下热交换管对接构成热交换循环管的地下部分,并与建筑物的地上部分连接形成保持建筑物内部环境温度的热交换系统。
[0008]优选的,所述侧面孔处覆盖有滤布。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该桩基构造能够兼顾地基浅层和深层的加固,并能够采用一种桩型匹配到浅层桩和深层桩,有利于施工的便利性,且因土体富含水区域普遍在浅层,本技术采用的深层桩和浅层桩都在浅层段具备排水能力,在桩基打设后能够立即进行排水,而且排水系统可以随着后期工程持续进行,因此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持续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本年技术中桩基和排水系统共用了部分材料,如浅层桩和深层桩上部的管道,从而又可降低成本。
[0011]2.下桩体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打设时有利于保持稳定性。
[0012]3.本技术中,在排水工作阶段性完成后,将透水混凝土灌注填充到上桩体中,并采用带有抽水口的封帽封闭上桩体上端口,抽水管道与所述封帽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因透水混凝土本身具有透水性,当建筑物下方的土体水分聚集时启动抽排装置排水,水分可以从透水混凝土向上排除,从而持续具备地基水分排除能力,有利于避免建筑物地下室空间的渗漏水,且能够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至建筑物施工完成初期持续对地下水的水分进行排除控制,可有效避免周围土体中水分的中长期聚集,持续提高土体密实度。
[0013]4.本技术的深层桩构造中布设了热交换管,深层桩的上桩体中的抽水管道与封帽的上端口密封连接,上热交换管外侧壁与上热交换管出口密封配合,且热交换管与钢筋笼固定,既可以在前期不影响排水,又可以在后期填充透水混凝土后,钢筋笼和热交换管共同起到骨架强化作用,施工完成后也可以实现地热能的交换以平衡建筑物的环境温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的结构示意图,改图中为未浇筑上桩体并且正在抽排水的状态。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的结构示意图,改图中为已浇筑上桩体并且已封闭上桩体上端的状态,并处于随时待排水状态。
[0016]图3为图1中的深层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的连接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的结构示意图,改图中为未浇筑上桩体并且正在抽排水的状态。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的结构示意图,改图中为已浇筑上桩体并且已封闭上桩体上端的状态,并处于随时待排水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1]参照图1
‑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包括上桩体1和多段下桩体2,上桩体1为管桩,上桩体1侧壁带有侧面孔3,侧面孔3处覆盖有滤布4,所述下桩体2为实心桩体,所述上桩体1套接桩靴构成浅层桩5,所述上桩体1与多段下桩体2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形成深层桩6,所述下桩体2侧壁上开设有多到导向槽18,参照图3
‑
4所示,连接机构包括分处于相邻桩体连接端上的上法兰盘7和下法兰盘8,下法兰盘8外侧面呈圆锥面9,圆锥面9向下逐渐向内收拢,下法兰盘的上侧带有螺纹孔,所述上法兰盘7对应所述螺纹孔带有通孔,螺栓10穿过通孔进入螺纹孔实现锁紧,本技术的桩体连接机构的摩擦力更小、结构简单牢固、连接更加快速,除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传统桩体连接机构。所述上桩体1依据测定的淤泥质土层深度设定长度,所述浅层桩5和深层桩6上部的上桩体1构成透水管,所述浅层桩5底部带有封闭下口的桩靴。所述浅层桩5和深层桩6的上桩体1内插入有钢筋笼11,并采用透水混凝土12浇筑填充。
[0022]参照图1
‑
2所示,上述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将浅层桩5打设入土体中,将所述深层桩6的下桩体2打设入土体中,如果持力层深度较大可以将多段下桩体2对接打入土体;
[0024]2)将深层桩6的上桩体1与下桩体2对接并继续打设入土体中;
[0025]3)将抽水管13插入浅层桩5和深层桩6的上桩体1中,抽水管13与上方的抽水管道连接,抽水管道与抽排装置连接;
[0026]4)启动抽排装置排除淤泥质土中的部分水分;
[0027]5)抽出抽水管13,将透水混凝土12灌注填充到上桩体1中,并采用带有抽水口14的封帽15封闭上桩体1上端口,所述抽水管13与所述封帽15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当建筑物下方的土体水分聚集时启动抽排装置排水。
[0028]参照图5
‑
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增加了深层桩6中的热交换管及其带来的施工方法的改变,具体如下:所述深层桩6的下桩体2中浇筑有至少两根下热交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其特征是:包括上桩体和多段下桩体,上桩体为管桩,上桩体侧壁带有侧面孔,所述下桩体为实心桩体,所述上桩体套接桩靴构成浅层桩,所述上桩体与多段下桩体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形成深层桩,所述上桩体依据测定的淤泥质土层深度设定长度,所述下桩体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浅层桩和深层桩上部的上桩体构成透水管,所述浅层桩底部带有封闭下口的桩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其特征是:所述浅层桩和深层桩的上桩体内插入有钢筋笼,并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填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向型浅层及深层大径深组合桩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处于相邻桩体连接端上的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下法兰盘外侧面呈圆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成雷,朱心宇,陈传识,徐旭东,黄学海,池超凡,叶毛静,张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