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俊芸专利>正文

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7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由左、右手把1、1′、弹簧2、销轴3构成,左、右手把1、1′的前端通过销轴3固定为一体,在左、右手把1、1′之间设弹簧2,在左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推齿4,在右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剪切齿5,在推齿4两侧均设夹持板6,剪切齿5的两边均为刀刃5a、5b,在前切齿5的中部设向上的凸楞5c,在剪切齿5的上面还通过销轴3和螺帽10固定上压板7。该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容易将缝合线卡入剪刀内,方便快速操作,并同时将断线头夹持住,便于提出,另外,还能拆卸,便于彻底消毒。(*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缝合线拆线剪刀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
技术介绍
目前在拆手术缝合线时大都使用金属拆线剪,这种拆线剪由左、右手把及其相连为一体的剪刀头构成,中间通过销轴固定为一体,在与左手把相连接的剪刀头端部设弧形刀刃,弧形刀刃的背部较厚。这种拆线剪使用方便、可靠,但在使用中也有以下不足一是由于弧形刀刃的背部太厚,使手术缝合线提的较长,病人感到疼痛;二是在剪断线扣的同时不能将线头同时夹持住,需要手提住线头,操作不太方便;三是弧形刀刃不能适应多种粗细不同的手术线,使拆线位置不固定;四是在对拆线剪消毒时,其连接部位不容易消毒,容易引起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刃部较薄、可降低提线高度、减轻病人疼痛、能在剪断线的同时将断线头夹持住、并且可拆开消毒的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由左、右手把、弹簧、销轴构成,左、右手把的前端通过销轴固定为一体,在左、右手把之间设弹簧,其特征在于在左手把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推齿,在右手把的前端固定连接上剪切齿,在推齿两侧均设夹持板,剪切齿的两边均为刀刃,在前切齿的中部设向上的凸楞,凸楞的形状以卡入夹持板的夹持槽内时能密切配合为宜,这样剪切齿在左、右摆动时均可实现将线剪断,剪断线后,上侧的线头可立即让剪切齿的凸楞挤压在夹持板的夹持槽内,使上端的断头不易脱落,在剪切齿的上面还通过销轴和螺帽固定上压板,使剪切齿贴紧推齿的上平面摆动。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推齿可设二个“V”形齿口,以适应快速的将不同粗细的手术缝合线卡入齿口内,推齿的厚度为1-2mm,其剪切刃设在上侧面边沿上,一是卡入手术缝合线时比较安全,二是只要缝合线离开皮肤即可卡入齿口内,避免了手术线提的过高而引起患者的疼痛;所述的剪切齿只设一个,其横断面为等腰三角形,高度为2-3mm。使用本技术时,将推头推向手术缝合线,握动手把或松开手把均可实现剪断手术缝合线,并将断线头同时夹持住,提起推头则带出缝合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拆线剪相比,容易将缝合线卡入剪刀内,方便快速操作,并同时将断线头夹持住,便于提出,另外,还能拆卸,便于彻底消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A-A断面剖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制作本技术。该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由左、右手把1、1′、弹簧2、销轴3构成,左、右手把1、1′的前端通过销轴3固定为一体,在左、右手把1、1′之间设弹簧2,在左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推齿4,在右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剪切齿5,在推齿4两侧均设夹持板6,剪切齿5的两边均为刀刃5a、5b,在前切齿5的中部设向上的凸楞5c,凸楞5c的形状以卡入夹持板6的夹持槽9内时能密切配合为宜,这样剪切齿5在左、右摆动时均可实现将线剪断,剪断线后,线头可立即让剪切齿5的凸楞5c挤压在夹持板6的夹持槽9内,使断头不易脱落,在剪切齿5的上面还通过销轴3和螺帽10固定上压板7。所述的推齿4可设二个“V”形齿口8,推齿4的厚度为1-2mm,其剪切刃11在上侧面边沿上,一是卡入手术缝合线时比较安全,二是只要缝合线离开皮肤即可卡入齿口内,避免了手术线提的过高而引起患者的疼痛;所述的剪切齿5只设一个,其横断面为等腰三角形,高度为2-3mm。权利要求1.一种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由左、右手把(1、1′)、弹簧(2)、销轴(3)构成,左、右手把(1、1′)的前端通过销轴(3)固定为一体,在左、右手把(1、1′)之间设弹簧(2),其特征在于在左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推齿(4),在右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剪切齿(5),在推齿(4)两侧均设夹持板(6),剪切齿(5)的两边均为刀刃(5a、5b),在前切齿(5)的中部设向上的凸楞(5c),在剪切齿(5)的上面还通过销轴(3)和螺帽(10)固定上压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齿(4)可设二个“V”形齿口(8),推齿(4)的厚度为1-2mm,其剪切刃(11)设在上侧面边沿上;所述的剪切齿(5)只设一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由左、右手把1、1′、弹簧2、销轴3构成,左、右手把1、1′的前端通过销轴3固定为一体,在左、右手把1、1′之间设弹簧2,在左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推齿4,在右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剪切齿5,在推齿4两侧均设夹持板6,剪切齿5的两边均为刀刃5a、5b,在前切齿5的中部设向上的凸楞5c,在剪切齿5的上面还通过销轴3和螺帽10固定上压板7。该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容易将缝合线卡入剪刀内,方便快速操作,并同时将断线头夹持住,便于提出,另外,还能拆卸,便于彻底消毒。文档编号A61B17/32GK2843352SQ20052012478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杨俊芸, 杨爱芸, 边冬霞, 张兰芹 申请人:杨俊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头式手术缝合线拆线剪,由左、右手把(1、1′)、弹簧(2)、销轴(3)构成,左、右手把(1、1′)的前端通过销轴(3)固定为一体,在左、右手把(1、1′)之间设弹簧(2),其特征在于在左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推齿(4),在右手把(1′)的前端固定连接上剪切齿(5),在推齿(4)两侧均设夹持板(6),剪切齿(5)的两边均为刀刃(5a、5b),在前切齿(5)的中部设向上的凸楞(5c),在剪切齿(5)的上面还通过销轴(3)和螺帽(10)固定上压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芸杨爱芸边冬霞张兰芹
申请(专利权)人:杨俊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