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70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包括内板上段、内板下段以及侧围轮罩,内板下段位于内板上段的下方,侧围轮罩位于内板下段的下方,且内板上段、内板下段以及侧围轮罩为一体式结构;侧围轮罩包括罩体和封板,封板设置在罩体的端部且伸出至罩体的外侧;其结构可靠,通过将内板上段、内板下段以及侧围轮罩形成一体式结构,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局部搭接而造成结构不高的问题,同时避免分缝搭接结构对车身弯扭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了制作时需使用的模具套数,有利于控制制作成本;此外,通过支撑柱结构的设计配合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车身弯扭刚度,提升了外板的抗凹能力和碰撞性能,并通过增加封板,有利于提高车身侧碰能力。侧碰能力。侧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汽车的外观、配置等,车辆结构性能也越来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0003]现有汽车侧围C柱内板总成结构为分体式结构组成,部分制件局部结构不利成型,模具成本费用高,不利于车身成本控制,各部分之间具有缝隙,且局部搭接可能存在结构强度不足的风险,地板轮罩与后围搭接部分需增加翻边,需单独增加一套翻边模具,增加车身成本,此外,C柱侧围外板部分抗凹强度不足,C柱内板不能有效支撑外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包括内板上段、内板下段以及侧围轮罩,内板下段位于内板上段的下方,侧围轮罩位于内板下段的下方,且内板上段、内板下段以及侧围轮罩为一体式结构;
[0006]侧围轮罩包括罩体和封板,封板设置在罩体的端部且伸出至罩体的外侧。
[0007]进一步地,封板包括前封板和后封板,前封板连接在侧围轮罩的罩体上并与汽车的门槛加强板连接。
[0008]进一步地,前封板上开设有漏液孔。
[0009]进一步地,内板上段、内板下段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
[0010]进一步地,前封板与汽车的门槛加强板焊接。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其结构可靠,通过将内板上段、内板下段以及侧围轮罩形成一体式结构,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局部搭接而造成结构不高的问题,同时避免分缝搭接结构对车身弯扭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了制作时需使用的模具套数,有利于控制制作成本;此外,通过支撑柱结构的设计配合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车身弯扭刚度,提升了外板的抗凹能力和碰撞性能,并且通过增加封板,有利于提高车身侧碰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1中所示附图标记分为:1

内板上段,2

内板下段,3

侧围轮罩,30

罩体,31

封板,310

前封板,311

后封板,10

第一支撑柱,11

第二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包括内板上段1、内板下段2以及侧围轮罩3,内板下段2位于内板上段1的下方,侧围轮罩3位于内板下段2的下方,且内板上段1、内板下段2以及侧围轮罩3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局部搭接而造成结构不高的问题,同时避免分缝搭接结构对车身弯扭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了制作时需使用的模具套数,有利于控制制作成本。
[0016]侧围轮罩3包括罩体30和封板31,封板31设置在罩体30的端部且伸出至罩体30的外侧。通过增加封板31,有利于提高车身侧碰能力。
[0017]封板31包括前封板310和后封板311,前封板310连接在侧围轮罩3的罩体30上并与汽车的门槛加强板连接。前封板310料厚可以根据CAE分析结构进行单独补强,与门槛加强板焊接,利于车身侧碰及弯扭性能提升,且前封板310上开设有漏液孔,且前封板310开漏液孔比一体式侧围轮罩3开孔漏液能整体降低模具成本,同时不会影响车身精度。
[0018]内板上段1、内板下段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0和第二支撑柱11。通过第一支撑柱10和第二支撑柱11有效的提高了外板的抗凹能力,有助于提高汽车侧围C柱结构的强度。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其结构可靠,通过将内板上段1、内板下段2以及侧围轮罩3形成一体式结构,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局部搭接而造成结构不高的问题,同时避免分缝搭接结构对车身弯扭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了制作时需使用的模具套数,有利于控制制作成本;此外,通过支撑柱结构的设计配合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车身弯扭刚度,提升了外板的抗凹能力和碰撞性能,并且通过增加封板31,有利于提高车身侧碰能力。
[002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上段(1)、内板下段(2)以及侧围轮罩(3),所述内板下段(2)位于所述内板上段(1)的下方,所述侧围轮罩(3)位于所述内板下段(2)的下方,且所述内板上段(1)、内板下段(2)以及侧围轮罩(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侧围轮罩(3)包括罩体(30)和封板(31),所述封板(31)设置在所述罩体(30)的端部且伸出至所述罩体(30)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C柱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31)包括前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昊俣邹文森伍太松刘伟罗春福张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