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866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焦炉煤气净化脱硫贫液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包括放散管上连接设置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所述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有多个挡板,所有挡板之间形成蛇形尾气通道,最上层的挡板上方的筒体上连接设置有冲洗水管,最下层的挡板下方的筒体与放散管相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设置有排空管,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退液管与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上段顶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内挡板的冷凝方式能够回收其中大部分的脱硫液水雾,挡板交错设置,延长了尾气流通的路径,延长了冷凝时间,增加了脱硫液水雾冷凝的可能性。增加了脱硫液水雾冷凝的可能性。增加了脱硫液水雾冷凝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


[0001]本技术涉及焦炉煤气净化脱硫贫液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大型焦化厂中,煤气净化可采用以碳酸钠为碱源的H.P.F湿法氧化法脱硫工艺。采用PDS(双核酞菁钴六磺酸盐)和对苯二酚作为脱硫催化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脱硫溶液的碱性将气体中的H2S吸收,以PDS和对苯二酚作为载氧体,利用空气中的氧使化合硫氧化为单质硫,再以空气气泡将单质硫从脱硫液中浮选出来,从而达到脱硫目的。煤气净化脱硫工段大多数碱法的脱硫贫液再生槽放散都是直接排空,而脱硫贫液再生槽温度控制在30

33℃,放散排空时会带出大量的脱硫液水雾,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员健康,而且带出的脱硫液水雾会对周围设备造成严重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脱硫再生贫液槽放散带液污染环境、危害人员健康、腐蚀设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再生贫液槽。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包括再生贫液槽本体,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上段顶部设有喷射器,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上段一侧设有泡沫溢流口,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上段另外一侧设有液位调节器,所述液位调节器通过管路与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下段相连通,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下段上部连接设置有放散管,所述放散管上连接设置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所述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有多个挡板,所有挡板之间形成蛇形尾气通道,最上层的挡板上方的筒体上连接设置有冲洗水管,最下层的挡板下方的筒体与放散管相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设置有排空管,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退液管与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上段顶部相连通。
[0005]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底部呈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漏斗形结构,所述退液管与筒体的连接处位于漏斗形结构的最底端。
[000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000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散管上设置有止逆阀。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器通过富液泵与富液槽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的下段通过贫液泵与贫液槽相连接。
[0010]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在脱硫贫液再生槽的放散管一端安装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放散气进入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脱硫液水雾经挡板捕集冷凝为脱硫液,气体与脱硫液水雾分离,脱硫液靠自重聚到尾气捕集分离回
收器底部,再经退液管返回再生贫液槽本体中,气体靠自压从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顶部的排空管排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克服了现有再生贫液槽放散带液的问题,也解决了放散出的脱硫液雾滴污染环境、危害人员健康、腐蚀设备的问题。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内挡板的冷凝方式能够回收其中大部分的脱硫液水雾,挡板交错设置,延长了尾气流通的路径,延长了冷凝时间,增加了脱硫液水雾冷凝的可能性。在操作上只需通过冲洗水管定期对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用水冲洗即可,无需增加人员操作监控,避免因挡板上附着大量脱硫液水雾导致冷凝效果降低。本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操作简便,改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再生贫液槽本体,2

喷射器,3

泡沫溢流口,4

液位调节器,5

放散管,501

止逆阀,6

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601

筒体,602

挡板,7

冲洗水管,701

第一阀门,8

排空管,9

富液泵,10

贫液泵,11

退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再生贫液槽本体1,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顶部设有喷射器2,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一侧设有泡沫溢流口3,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另外一侧设有液位调节器4,所述液位调节器4通过管路与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下段相连通,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下段上部连接设置有放散管5;所述放散管5上连接设置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6,所述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6包括筒体601,所述筒体601内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有多个挡板602,所有挡板602之间形成蛇形尾气通道,最上层的挡板602上方的筒体601上连接设置有冲洗水管7,最下层的挡板602下方的筒体601与放散管5相连接,所述筒体601的顶部连接设置有排空管8,所述筒体601的底部通过退液管4与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顶部相连通。
[0018]具体的,所述喷射器2通过富液泵9与富液槽相连接。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下段
通过贫液泵10与贫液槽相连接。
[0019]具体使用时,富液泵9加压脱硫液通过喷射器2进入再生贫液槽本体1上段,喷射器2内通过脱硫液的流速将空气吸入再生贫液槽本体1上段内部,再生贫液槽本体1内脱硫液与空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再生贫液槽本体1内的大量硫泡浮于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扩大部分,通过泡沫溢流口3流入硫泡沫槽去往硫膏压滤间;再生贫液槽本体1上段下部的贫液通过液位调节器4进入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下段,随后贫液通过贫液泵10循环使用。
[0020]脱硫贫液再生槽1的放散管5一端安装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放散气进入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6,脱硫液水雾经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系统的脱硫贫液再生槽,包括再生贫液槽本体(1),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顶部设有喷射器(2),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一侧设有泡沫溢流口(3),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上段另外一侧设有液位调节器(4),所述液位调节器(4)通过管路与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下段相连通,所述再生贫液槽本体(1)的下段上部连接设置有放散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管(5)上连接设置有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6),所述尾气捕集分离回收器(6)包括筒体(601),所述筒体(601)内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有多个挡板(602),所有挡板(602)之间形成蛇形尾气通道,最上层的挡板(602)上方的筒体(601)上连接设置有冲洗水管(7),最下层的挡板(602)下方的筒体(601)与放散管(5)相连接,所述筒体(601)的顶部连接设置有排空管(8),所述筒体(601)的底部通过退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任红星吴蕾刘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灵石县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