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61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属于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双层套管、NTC芯片、聚酰亚胺管、芯片导线、铜镀铆接块和硅胶线;所述双层套管套接在两根硅胶线上,NTC芯片、聚酰亚胺管、芯片导线和铜镀铆接块均置于双层套管内部,所述NTC芯片正极通过芯片导线与铜镀铆接块连接,铜镀铆接块与硅胶线连接,所述NTC芯片负极通过芯片导线与铜镀铆接块连接,铜镀铆接块与硅胶线连接,所述聚酰亚胺管套接在上侧芯片导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不易损坏,损耗较低的优点。损耗较低的优点。损耗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温度测量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乘用车作为现如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家用车,其行驶里程越来越长,驾驶时间也越来越长,使得驱动电机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温度急剧升高,导致驱动电机损坏或产生机械故障,影响新能源乘用车的使用,现有技术中(CN205620044U)电动平衡车的电机测温装置只能用于检测电动平衡车电机内部温度,且结构复杂,并没有公开如何通过监测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温度,控制驱动电机开闭来保护驱动电机。因此,提出一种实时检测驱动电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因此,如何提供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不易损坏,损耗较低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包括:双层套管、NTC芯片、聚酰亚胺管、芯片导线、铜镀铆接块和硅胶线;所述双层套管套接在两根硅胶线上,NTC芯片、聚酰亚胺管、芯片导线和铜镀铆接块均置于双层套管内部,所述NTC芯片正极通过芯片导线与铜镀铆接块连接,铜镀铆接块与硅胶线连接,所述NTC芯片负极通过芯片导线与铜镀铆接块连接,铜镀铆接块与硅胶线连接,所述聚酰亚胺管套接在上侧芯片导线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双层套管内管直径为Φ2.5

3.5mm,外管直径为Φ3.8

4.8mm,材质为透明,耐高温250℃,用于保护NTC芯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聚酰亚胺管外径为Φ0.35

0.45mm,内径为Φ0.05

0.07mm,耐高温250℃,用于保护芯片导线。
[0009]进一步地,所述铜镀铆接块用于连接芯片导线和硅胶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只需安装在驱动电机旁,实时反馈电机温度,耐高温250℃,使用玻璃封装的NTC热敏电阻反应速度快,使用铁氟龙导线和双层铁氟龙热编套管,具备耐高压和绝缘防水能力,不易损坏,损耗较低。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图中:
[0015]1‑
双层套管;2

NTC芯片;3

聚酰亚胺管;4

芯片导线;5

铜镀铆接块;6

硅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附图1,本技术提供了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包括:双层套管1、NTC芯片2、聚酰亚胺管3、芯片导线4、铜镀铆接块5和硅胶线6;双层套管1套接在两根硅胶线6上,NTC芯片2、聚酰亚胺管3、芯片导线4和铜镀铆接块5均置于双层套管1内部,NTC芯片2正极通过芯片导线4与铜镀铆接块5连接,铜镀铆接块5与硅胶线6连接,所述NTC芯片2负极通过芯片导线4与铜镀铆接块5连接,铜镀铆接块5与硅胶线6连接,聚酰亚胺管3套接在上侧芯片导线4上。双层套管1内管直径为Φ2.5

3.5mm,外管直径为Φ3.8

4.8mm,材质为透明,耐高温250℃,用于保护NTC芯片。聚酰亚胺管3外径为Φ0.35

0.45mm,内径为Φ0.05

0.07mm,耐高温250℃,用于保护芯片导线4,根据不同功率的电机设置不同直径的双层套管1和聚酰亚胺管3可有效降低成本。铜镀铆接块5用于连接芯片导线4和硅胶线6。
[0018]将本技术装置安装在驱动电机旁,通过NTC芯片2探测驱动电机温度,反应速度快,当驱动电机温度达到160℃时,通过芯片导线4和硅胶线6传递信息到车辆控制模块,提醒驾驶员驱动电机温度过高,当驱动电机温度达到180℃时通过芯片导线4和硅胶线6传递信息到车辆控制模块,强行停止驱动电机工作,保护驱动电机;同时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水、绝缘,耐高温的双层套管1来保护NTC芯片2,通过设置聚酰亚胺管3来保护芯片导线4防止其短路,产生故障,影响使用,并且本技术耐高温超过250℃,远高于设计温度180℃,使得本技术装置更加耐用,损耗极低。
[0019]本说明书中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2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
[0021]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套管(1)、NTC芯片(2)、聚酰亚胺管(3)、芯片导线(4)、铜镀铆接块(5)和硅胶线(6);所述双层套管(1)套接在两根硅胶线(6)上,NTC芯片(2)、聚酰亚胺管(3)、芯片导线(4)和铜镀铆接块(5)均置于双层套管(1)内部,所述NTC芯片(2)正极通过芯片导线(4)与铜镀铆接块(5)连接,铜镀铆接块(5)与硅胶线(6)连接,所述NTC芯片(2)负极通过芯片导线(4)与铜镀铆接块(5)连接,铜镀铆接块(5)与硅胶线(6)连接,所述聚酰亚胺管(3)套接在上侧芯片导线(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TC热敏电阻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霖蒋璐莲蒋朝伦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金龙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