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834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水溶性聚合物、水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利用模压成型技术将所述混合物压制为薄片;(2)将所述薄片放置于微针模具带有凹槽的表面上,利用热压技术,在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口服和注射给药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口服方式只适合部分稳定且能被消化系统吸收的药物,而注射则容易导致被试者疼痛以及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微针给药是一种新型的透皮给药方式,通过微针透过皮肤角质层,可让药物渗透进入皮肤,直接作用于皮肤浅表疾病的病灶部位。微针的长度通常在200

1500μm,能够刺破皮肤角质层而不触及皮下神经,可实现无痛给药,因此微针透皮给药方式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给药方法。
[0003]微针主要包括金属微针、硅微针和聚合物微针等,其中可溶性聚合物微针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微针类型之一。相比其它微针类型,可溶性聚合物微针通常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可溶性聚合物材料来制备,可有效避免硅微针阵列的脆断所带来的残留体内的风险及金属微针过长带来的刺入感。同时可溶性聚合物微针材料生物安全性好,同时又具备聚合物材料良好的可加工性。
[0004]目前,聚合物微针贴片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1)以聚合物水溶液作为初始材料,通过溶液浇铸微针阴模,随后固化脱模的方式制作聚合物微针。然而该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溶剂挥发时间,且溶液浇铸过程中需要真空、加热、加压、离心等手段辅助填充模具等繁琐的操作步骤,难以实现批量化和连续化生产。此外,高粘度溶液通常存在模具填充困难、针尖尺寸差别大等问题,从而导致该方法在工业化生产中受到限制。(2)热塑性聚合物通常采用注塑来制备聚合物微针贴片,然而水溶性聚合物,如透明质酸、明胶、纤维素等生物相容性好的水溶性聚合物,存在热稳定性较差,升温易降解的问题,难以通过注塑的方法制备微针;此外,注塑方法还存在模具复杂,脱模难度大等问题,不易用于工业化大规模制备可溶性微针。(3)水溶性微针可采用拉伸成型法制备,该方法是一种无需模板的一步成型方法。通过拉伸液体状态下的聚合物(粘弹性体),再使用热固化等方法形成微针结构。拉伸成型由于不需要模具,可有效降低微针制造成本,然而也存在针尖锐度小,形貌难以调节等问题。
[0005]针对可溶性聚合物(如透明质酸钠、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葡聚糖等)热稳定性差等特点,传统溶液浇铸法制备聚合物微针贴片存在耗时长、难以连续化、批量化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塑性加工过程中可溶性聚合物无法熔融、易分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贴片的新型、快速成型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克服传统溶液浇铸法制备聚合物微针贴片耗时长、难以连续化、批量化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以及塑性加工过程中水溶性聚合物无法熔融、易分解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1)将水溶性聚合物、水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利用模压成型技术将所述混合物压制为薄片;
[0009](2)将所述薄片放置于微针模具带有凹槽的表面上,利用热压技术,在20

100℃的温度下,将混合物压入微针模具中,然后将混合物及微针模具降温至预设温度,脱模、干燥后得到所述可溶性微针。
[0010]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括透明质酸钠、壳聚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将混合物及微针模具降温至预设温度,为将混合物及微针模具降温至

100℃至25℃;优选地,将混合物及微针模具降温

100℃至零度,优选地,所述热压技术参数为:模压压力为1

10MPa,保压时间为1

10min;所述热压技术采用平板硫化仪、模压机或热压机。
[0011]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

80%。
[0012]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功能性活性组分;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的加入质量为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与水的总质量的20%

80%。
[0013]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荷荷巴提取物10%~30%、薰衣草提取物3%~5%、芦荟提取物15%~25%、奇异果提取物5%~10%、白芷提取物2%~5%、绿豆提取物5%~10%、尿素10%~15%、神经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其中,所述辅助添加剂包括甘油、维生素E、抗坏血酸、尿囊素、曲酸、水杨酸、角鲨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人参提取物10%~30%、积雪草提取物15%~25%、海藻提取物3%~5%、甘草提取物5%~10%、白蒺藜提取物2%~5%、绿茶提取物5%~10%、胶原蛋白10%~15%、阿胶5%~10%、辅助添加剂10%~25%。辅助添加剂包括甘油、维生素E、抗坏血酸、尿囊素、曲酸、水杨酸、角鲨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熊果叶提取物10%~30%、珍珠粉15%~25%、甘草提取物3%~5%、当归提取物2%~5%、白芨提取物5%~10%、薏苡仁提取物5%~10%、柠檬提取物10%~15%、烟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辅助添加剂包括甘油、维生素E、抗坏血酸、尿囊素、曲酸、水杨酸、角鲨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抗银屑病系统药物10%~80%、甘草提取物5%~30%、芦荟提取物5%~30%、保湿添加剂10%~30%;其中,所述抗银屑病系统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酸类、硫唑嘌呤、羟基脲、来氟米特、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抗肿瘤坏死因子

α、双面神激酶抑制剂、IL12/23抗体、IL17A抗体、IL23p19抗体中的至少一种;保湿添加剂包括甘油、维生素E、尿素、神经酰胺、氨基酸、水解胶原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促进毛发生长的系统药物以及生物相容性增溶物质;其中,所述促进毛发生长的系统药物包括米诺地尔、SM04554、CB

03

01、曲安奈德、倍他米松、丙戊酸、非那雄胺、米诺地尔硫酸盐、白介素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相容性增溶物质包括磷脂、脂质体、嘌呤、皂树皂角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胶束、聚山梨酯、聚氧乙烯
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促毛发生长物质的在所述微针生成的微针阵列中的量为1

5000μg/cm2微针阵列;所述生物相容性增溶物质在所述微针生成的微针阵列中的量为0

20mg/cm2微针阵列;
[0018]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水溶性聚合物、水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利用模压成型技术将所述混合物压制为薄片;(2)将所述薄片放置于微针模具带有凹槽的表面上,利用热压技术,在20

100℃的温度下,将混合物压入微针模具中,然后将混合物及微针模具降温至预设温度,脱模、干燥后得到所述可溶性微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括透明质酸钠、壳聚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将混合物及微针模具降温至预设温度,为将混合物及微针模具降温至

100℃至25℃;优选地,所述热压技术参数为:模压压力为1

10MPa,保压时间为1

10min;所述热压技术采用平板硫化仪、模压机或热压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

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功能性活性组分,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的加入质量为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与水的总质量的20%

8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荷荷巴提取物10%~30%、薰衣草提取物3%~5%、芦荟提取物15%~25%、奇异果提取物5%~10%、白芷提取物2%~5%、绿豆提取物5%~10%、尿素10%~15%、神经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其中,所述辅助添加剂包括甘油、维生素E、抗坏血酸、尿囊素、曲酸、水杨酸、角鲨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人参提取物10%~30%、积雪草提取物15%~25%、海藻提取物3%~5%、甘草提取物5%~10%、白蒺藜提取物2%~5%、绿茶提取物5%~10%、胶原蛋白10%~15%、阿胶5%~10%、辅助添加剂10%~25%。辅助添加剂包括甘油、维生素E、抗坏血酸、尿囊素、曲酸、水杨酸、角鲨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活性组分包括:熊果叶提取物10%~30%、珍珠粉15%~25%、甘草提取物3%~5%、当归提取物2%~5%、白芨提取物5%~10%、薏苡仁提取物5%~10%、柠檬提取物10%~15%、烟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辅助添加剂包括甘油、维生素E、抗坏血酸、尿囊素、曲酸、水杨酸、角鲨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涛陈纯贵熊必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