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801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5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组件、导光板、限位件、第一吸附件和第二吸附件。其中,背板具有底板和侧板;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发光元件,灯板设置于侧板,发光元件设置于灯板上;导光板设置于底板,导光板的侧面包括入光面,入光面与发光元件相对设置,用于接收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限位件设置于导光板与侧板之间,且与导光板相抵接,用于对导光板进行限位,防止导光板挤压发光元件;第一吸附件设置于导光板对应限位件的区域,第二吸附件设置于限位件靠近导光板的一侧,且吸附与第一吸附件。该背光模组能够减小导光板入光面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且能够保持距离不变,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背光效率。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背光效率。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背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光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由于人们对显示器的轻薄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当代社会的显示器朝着轻薄化的方向不断优化和发展,因此,相比于直下式背光,侧入式背光的显示器更加轻薄,侧入式背光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0003]现有技术中,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发光组件设计在导光板的侧面且与导光板入光面相对设置。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设置在灯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越近,则背光显示效果越好。但实际过程中,发光元件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往往设计较大,这是因为背光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得模组内部温度升高,导光板靠近发光元件的一侧由于受热而易膨胀,如果距离过小,则发光元件可能与膨胀的挡光板接触甚至受到挤压,从而造成灯珠的损坏。
[0004]因此,如何在不造成发光元件损坏的前提小缩小发光元件出光面和导光板入光面的距离,从而达到更好的背光显示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发光元件被导光板挤压导致发光元件与导光板入光面之间的距离设计过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0007]背板,具有底板和侧板;
[0008]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发光元件,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灯板上;
[0009]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包括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
[0010]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侧板之间;
[0011]其中,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导光板相抵接,用于对导光板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导光板挤压所述发光元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吸附件和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对应所述限位件的区域,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吸附于所述第一吸附件。
[0012]其中,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为0.15

0.3mm。
[0013]其中,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且沿所述灯板的延伸方向设置至少两个所述限位件。
[0014]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且朝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底板;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
发光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侧板;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对应于所述限位件的区域,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
[0015]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发光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灯板之间,且所述固定部靠近底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部,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0016]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透明材质。
[0017]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且朝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且沿所述底板朝靠近所述灯板的方向延伸至灯板;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对应于所述灯板的区域;所述灯板对应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部分作为限位件,所述磁吸部设置于所述灯板对应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区域。
[0018]其中,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导光组件的一侧与侧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19]所述第一吸附件包括磁性材料,所述第二吸附件包括金属材料;或,
[0020]所述第一吸附件包括磁性材料,所述限位件包括金属材料,所述限位件靠近导光板的一侧的部分作为第二吸附件;或,
[0021]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均包括磁性材料,且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的磁性相反。
[0022]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和光学膜片,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00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0024]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0025]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0026]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组件、导光板和限位件;发光组件设置于背板的侧板上,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设置于灯板上的发光元件;导光板的侧面包括入光面,入光面与发光元件相对设置,用于接收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限位件设置于导光板与侧板之间,且与导光板相抵接,从而在导光板因受热而膨胀时,限位件对导光板具有支撑作用,从而对导光板进行限位,防止导光板的膨胀造成导光板入光面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避免发光元件受到导光板挤压而被损坏;进一步地,该背光模组通过在导光板对应限位件的区域设置第一吸附件,在限位件靠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吸附件,并使第二吸附件吸附于第一吸附件,从而在导光板收缩时,由于第一吸附件与第二吸附件之间的吸附作用,从而避免导光板因收缩而远离发光元件,在此前提下,可将发光元件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设置的尽可能的小,从而提升该背光模组的背光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实施例提供的去除光学膜片后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
背光模组;11

导光板;111

本体;112

第一延伸部;113

第二延伸部;12

发光组件;121

灯板;122

发光元件;13

限位件;131

限位部;132

固定部;14

背板;141

第一侧板;142

第二侧板;143

底板;151

第一吸附件;152

第二吸附件;1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具有底板和侧板;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发光元件,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灯板上;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包括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侧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导光板相抵接,用于对导光板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导光板挤压所述发光元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吸附件和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对应所述限位件的区域,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吸附于所述第一吸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为0.15

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且沿所述灯板的延伸方向设置至少两个所述限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且朝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底板;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侧板;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对应于所述限位件的区域,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发光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界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