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及TDDI显示面板,包括步骤:获取显示面板的栅极扫描线信息;根据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确定驱动时序表;利用驱动时序表对栅极扫描线进行扫描;从栅极扫描线排列相逆的两个方向对栅极扫描线交叉扫描;还公开了一种TDDI显示面板。通过从栅极线排列的两个方向选取栅极线的驱动时序,通过依次交叉排序形成驱动时序表,实现了对栅极扫描线在两个方向上的交替扫描,使得在某个时刻的触控阶段落在公共电极VCOM块上的栅极线数量至少减少一半,有效地减轻了TDDI显示面板的显示横纹。显示面板的显示横纹。显示面板的显示横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及TDDI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及TDDI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触摸显示的发展初始阶段,触摸显示面板是由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贴合而成,以实现触摸显示。需要单独制备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成本高,厚度较大,且生产效率低。
[0003]随着触摸显示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兼做触控检测的触摸感测电极,通过分时驱动,分时序的进行触摸控制与显示控制,可以同时实现触摸与显示功能。这样,将触摸感测电极直接集成在显示面板内,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面板厚度。
[0004]TDDI类显示面板将显示和触控分时驱动,可以增强触控和显示集成于一体的效果,但是该驱动方式经常会出现显示横纹,影响显示效果。
[0005]产生横纹的原因在于:现有栅极驱动方法是单向扫描驱动,即只能选择从上往下扫描驱动,或者选择从下往上扫描驱动的其中一种,导致在某个时刻VCOM块上面的栅极驱动线对该VCOM块的耦合作用非常大,从而引起显示横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现有TDDI类显示面板将显示和触控分时驱动的单向扫描驱动方法,耦合作用影响大,导致显示横纹现象的出现。
[0007]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及TDDI显示面板,通过从栅极线排列的两个方向选取栅极线的驱动时序,通过依次交叉排序形成驱动时序表,实现了对栅极扫描线在两个方向上的交替扫描,使得在某个时刻的触控阶段落在公共电极VCOM块上的栅极线数量至少减少一半,有效地减轻了TDDI显示面板的显示横纹。
[0008]第一方面,一种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包括:
[0009]步骤100、获取显示面板的栅极扫描线信息;
[0010]步骤200、根据所述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确定驱动时序表;
[0011]步骤300、利用所述驱动时序表对栅极扫描线进行扫描;
[0012]其中,所述步骤300包括:
[0013]步骤310、从所述栅极扫描线排列相逆的两个方向对栅极扫描线交叉扫描。
[0014]结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栅极驱动扫描方法,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00包括:
[0015]步骤210、分别以栅极扫描线排列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选取扫描线驱动时序;
[0016]步骤220、分别将选取的扫描线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以获取驱动时序表;
[0017]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逆。
[0018]结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
骤220包括:
[0019]步骤221、从第一方向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20]步骤222、从第二方向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21]步骤223、将选取的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一驱动时序;
[0022]步骤224、将所述第一驱动时序作为驱动时序表扫描所述栅极扫描线。
[0023]结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20还包括:
[0024]步骤225、从第一方向以奇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25]步骤226、从第二方向以奇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26]步骤227、将选取的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二驱动时序;
[0027]步骤228、将所述第二驱动时序作为驱动时序表扫描所述栅极扫描线。
[0028]结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20还包括:
[0029]步骤201、从第一方向以偶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30]步骤202、从第二方向以偶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31]步骤203、将选取的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三驱动时序;
[0032]步骤204、将所述第三驱动时序作为驱动时序表扫描所述栅极扫描线。
[0033]结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20还包括:
[0034]步骤205、分别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奇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35]步骤206、将首次选取的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四驱动时序;
[0036]步骤207、再次分别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顺序选取剩余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
[0037]步骤208、将选取的剩余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五驱动时序;
[0038]步骤209、将依次所述第四驱动时序、第五驱动时序作为驱动时序表扫描栅极扫描线。
[0039]第二方面,一种TDDI显示面板,采用第一方面的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对栅极线进行扫描,包括:
[0040]栅极扫描线;
[0041]公共电极VCOM块;
[0042]控制电路;
[0043]栅极扫描线依次平行排列在所述公共电极VCOM块上;
[0044]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栅极扫描线、公共电极VCOM块连接;
[0045]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利用所述驱动时序表从相逆两方向对栅极扫描线进行交叉扫描。
[0046]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的TDDI显示面板,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时序表通过:
[0047]分别以栅极扫描线排列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顺序选取扫描线驱动时序并依次交叉排序获取;
[0048]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逆。
[0049]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的TDDI显示面板,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时序表通过:
[0050]分别以栅极扫描线排列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奇数顺序选取扫描线驱动时序并依次交叉排序获取;
[005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逆。
[0052]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的TDDI显示面板,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时序表通过:
[0053]分别以栅极扫描线排列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偶数顺序选取扫描线驱动时序并依次交叉排序获取;
[005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逆。
[0055]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及显示面板,通过从栅极线排列的两个方向选取栅极线的驱动时序,通过依次交叉排序形成驱动时序表,实现了对栅极扫描线在两个方向上的交替扫描,使得在某个时刻的触控阶段落在公共电极VCOM块上的栅极线数量至少减少一半,有效地减轻了TDDI显示面板的显示横纹。
附图说明
[005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00、获取显示面板的栅极扫描线信息;步骤200、根据所述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确定驱动时序表;步骤300、利用所述驱动时序表对栅极扫描线进行扫描;其中,所述步骤300包括:步骤310、从所述栅极扫描线排列相逆的两个方向对栅极扫描线交叉扫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0包括:步骤210、分别以栅极扫描线排列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选取扫描线驱动时序;步骤220、分别将选取的扫描线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以获取驱动时序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0包括:步骤221、从第一方向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步骤222、从第二方向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步骤223、将选取的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一驱动时序;步骤224、将所述第一驱动时序作为驱动时序表扫描所述栅极扫描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0还包括:步骤225、从第一方向以奇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步骤226、从第二方向以奇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步骤227、将选取的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二驱动时序;步骤228、将所述第二驱动时序作为驱动时序表扫描所述栅极扫描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极驱动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0还包括:步骤201、从第一方向以偶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步骤202、从第二方向以偶数顺序选取栅极扫描线的驱动时序;步骤203、将选取的扫描线的驱动时序依次交叉排序,获取第三驱动时序;步骤204、将所述第三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琪,付浩,王新志,张松岩,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