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63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设置手持机,在所述手持机上连接设置信号传输用的光纤传输件,光纤传输件端部设置转接盘,所述的转接盘上安装至少一个分支探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组合装药结构安装不等数量的分支探头,减少了内窥镜在组合装药推进剂内部的操作次数及步骤,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组合装药推进剂的损伤概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推进剂
,涉及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推进剂研制过程和试验中,不论是螺压工艺、粒铸工艺或浇铸工艺在药柱内表面都可能出现微小裂纹、划伤、凹陷,或者是未塑化好等缺陷,这些缺陷在常规X射线检测中不易被发现,但它严重影响推进剂的燃烧性能,使得工作曲线异常,甚至发生爆炸。
[0003]从技术手段来看,内表面性能检测靠工业内窥镜完成。目前,国内外主要用于工业管道、设备内腔、密闭容器的检查。国内推进剂行业也只用于定性检测。通过检测内表面性能,衡量推进剂质量,可以预估其燃烧性能,同时向设计和研制者传递有关测量数据,以便解决在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内表面性能的质量问题。
[0004]但是单一探头的内窥镜在检测多星孔发动机组合装药时,会有较长的操作时间及操作步骤,需要对每一个星孔齿依次伸入检测,在这种操作过程中,由于探头的操作完全依靠手工,可能会划伤推进剂的内表面,从而影响组合装药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使用多探头内窥光学成像检测技术对推进剂装药内表面性能进行检测,减少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与操作时间,降低对组合装药推进剂造成损伤的概率,发现影响推进剂装药内表面性能的各种缺陷,并对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推进剂装药的研制过程中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从而提供了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7]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设置手持机,在所述手持机上连接设置信号传输用的光纤传输件,光纤传输件端部设置转接盘,所述的转接盘上安装至少一个分支探头。
[0008]可选的,所述的转接盘为埋设多个光纤转接口的圆盘构件。
[0009]可选的,至少围绕周向,在所述的转接盘上均匀设置多个光纤转接口。
[0010]可选的,还在所述转接盘的中心位置设置光纤转接口。
[0011]可选的,所述的分支探头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光纤转接头、分支光纤、摄像头和物镜转接头。
[0012]可选的,所述的光纤转接头为ST光纤接口。
[0013]可选的,所述的光纤传输件由对应所述转接盘的多个光纤组成;所述光纤的外层为钨丝编织层,内部包裹光纤体;光纤传输件一端与所述的手持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转接盘相连。
[0014]可选的,所述的转接盘为圆柱状腔体结构,材质为钛合金,转接盘内埋设多个光纤
转接口,所述的光纤转接口为FC光纤接口;所述的转接盘采用FC协议,将分支探头捕获的图像数据经由光纤传输件传输。
[0015]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方法,所述的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任一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根据组合装药推进剂的药型结构,安装不等数量的分支探头;
[0017]步骤二:在组合装药推进剂的星孔上方拍照,观测星孔口部的损伤情况;
[0018]步骤三:将安装好的分支探头及转接盘从装药星孔的中心伸入,向内慢慢推进,在手持机显示屏上观察探伤情况,对图像进行标注;
[0019]步骤四:对组合装药推进剂的星孔底部进行拍照,观测星孔底部的损伤情况;常规检测中发现缺陷,需要近距离观测时,将远焦镜头换位近焦镜头;将拍摄的图片存储在手持机内并导出。
[0020]可选的,对获得的图像进行结果判定,步骤如下:
[0021](1)将拍摄的图像以JPG格式导入图像分析软件中,所述图片为黑白图片,拥有灰度分布;
[0022](2)图像分析软件自动识别图片的灰度值,判断推进剂缺陷类型,包括裂纹、凹坑、凸起、划痕以及异物和污物;
[0023]所述裂纹缺陷为宽度大于1mm的长条状缺陷,缺陷中心线与缺陷边缘60%的像素点灰度相差20以上;
[0024]所述凹坑缺陷为直径大于1mm的类圆形缺陷,缺陷中60%的像素点比缺陷边缘灰度高30以上;
[0025]所述凸起缺陷为直径大于1mm的类圆形缺陷,缺陷中60%的像素点比缺陷边缘灰度小30以上;
[0026]所述划痕缺陷为宽度小于1mm的长条状缺陷,缺陷中心线与缺陷边缘60%的像素点灰度相差20以上;
[0027]所述异物缺陷为面积大于2mm2的不规则缺陷,缺陷中60%的像素点与缺陷边缘灰度高30以上;
[0028]所述污物缺陷为面积大于2mm2的不规则缺陷,缺陷中60%的像素点与缺陷边缘灰度小30以上;
[0029](3)软件将识别出的结果导出,由人工进行二次筛选;当内表面检测出有裂纹缺陷时,此发药柱剔除;当内表面检测出有凹坑、凸起以及划痕时,可根据具体产品的技术文件要求,统计各类缺陷的数量,并测量采集的缺陷图像尺寸,进行结果综合评定;当内表面检出异物或污物时,首先确定是否可清理,若可清理干净,无需判定为缺陷,若无法清理,根据具体产品的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结果评定。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31]专利技术了一种多探头内表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检测之前根据组合装药推进剂的药型调整探头的结构与数量,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对组合装药推进剂所有星孔齿的检测,大大减少了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与操作时间,降低了对组合装药推进剂造成损伤的概率,提高了组合装药推进剂的质量稳定性和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图1中的转接盘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图1中的分支探头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所述组合装药推进剂星孔结构图,图a为实施例1,图b为实施例2;
[0036]图5是采用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产生的推进剂表面划痕图;
[0037]图6是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裂纹缺陷图;
[0038]图7是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凹坑缺陷图;
[0039]图8是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凸起缺陷图;
[0040]图9是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异物缺陷图;
[0041]图10是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污物缺陷图;
[0042]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是:1

手持机、2

光纤传输件、3

转接盘、31

光纤转接口、4

分支探头、41

光纤转接头、42

分支光纤、43

摄像头、44

物镜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4]结合图1

3,本专利技术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设置手持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手持机(1),在所述手持机(1)上连接设置信号传输用的光纤传输件(2),光纤传输件(2)端部设置转接盘(3),所述的转接盘(3)上安装至少一个分支探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盘(3)为埋设多个光纤转接口(31)的圆盘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围绕周向,在所述的转接盘(3)上均匀设置多个光纤转接口(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转接盘(31)的中心位置设置光纤转接口(3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支探头(4)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光纤转接头(41)、分支光纤(42)、摄像头(43)和物镜转接头(4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转接头(41)为ST光纤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传输件(2)由对应所述转接盘(3)的多个光纤组成;所述光纤的外层为钨丝编织层,内部包裹光纤体;光纤传输件(2)一端与所述的手持机(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转接盘(3)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盘(3)为圆柱状腔体结构,材质为钛合金,转接盘(3)内埋设多个光纤转接口(31),所述的光纤转接口(31)为FC光纤接口;所述的转接盘(3)采用FC协议,将分支探头(4)捕获的图像数据经由光纤传输件(2)传输。9.一种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

8任一所述的固体推进剂组合装药内表面检测装置实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宏薛祺张崇民李宏岩付小龙齐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