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单元、驱动单元和转动单元,安装单元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架,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一侧;驱动单元安装在固定板上,包括驱动组件、主轴和控制组件,驱动组件与主轴连接,控制组件安装在主轴上;转动单元安装在安装架之间,包括扇叶和转轴,转轴穿过扇叶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扇叶在驱动单元作用下可以绕着转轴进行转动,与固定板之间形成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通过调节扇叶的偏转角度来调节通风量,对煤矿井下进行通风和排出有害气体,在不对扇叶进行任何操作时,所有扇叶处于竖直状态,此时,通风量最小接近于0,即对煤矿井下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大量烟尘进入人工通道。防止大量烟尘进入人工通道。防止大量烟尘进入人工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综采
,特别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矿井生产过程中会掘进大量的井巷,在挖掘巷道时,为了给工作人员供应足够的氧气和稀释掘进工作面的瓦斯,必须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通风,在挖掘巷道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灰尘,现有的煤矿井下通风装置直接通过防尘网将灰尘拦截下来,由于这些防尘网需要定期进行清理,来保持通风设备的通畅运行,如此降低工人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其包括安装单元、驱动单元和转动单元,安装单元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架,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一侧;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包括驱动组件、主轴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主轴上;转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之间,包括扇叶和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扇叶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扇叶在所述驱动单元作用下可以绕着所述转轴进行转动,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夹角。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凹槽支撑在所述安装架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两端还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底座、转动环、螺栓和螺母,所述转动环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连接座,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板顶部,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连接座连接在所述电机和所述主轴之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手轮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依次穿过所述手轮和所述固定座,所述手轮位于所述主轴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单元设置多个。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多
个。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扇叶的中间厚度大于边缘厚度。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该装置通过调节扇叶的偏转角度来调节通风量,对煤矿井下进行通风和排出有害气体;在不对扇叶进行任何操作时,所有扇叶处于竖直状态,此时,通风量最小接近于0,即对煤矿井下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大量烟尘进入人工通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不对扇叶进行任何操作时的结构图。
[0015]图2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扇叶进行调节的结构图。
[0016]图3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正视图。
[0017]图4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转动组件的结构图。
[0018]图5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0019]图6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安装架的局部结构图。
[0020]图7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的底座的结构图。
[0021]图中:100、安装单元,101、固定板,102、安装架,102a、凹槽,102b、第二通孔,200、驱动单元,201、驱动组件,201a、电机,201b、连接座,201c、手轮,201d、固定座,202、主轴,203、控制组件,203a、支撑架,203b、支撑柱,203c、第一齿轮,203d、第二齿轮,300、转动单元,301、扇叶,302、转轴,303、转动组件,303a、底座,303a
‑
1、第一通孔,303b、转动环,303c、螺栓,303d、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单元100、驱动单元200和转动单元300。
[0024]安装单元100,包括固定板101和安装架102,固定板101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02一侧;用于支撑驱动单元200和转动单元300。
[0025]驱动单元200,安装在固定板101上,包括驱动组件201、主轴202和控制组件203,驱动组件201与主轴202连接,控制组件203安装在主轴202上;利用驱动组件201带动主轴202进行转动,利用控制组件203将主轴202的转动力转换成转轴302的驱动力,使得扇叶301可以进行旋转。
[0026]转动单元300,安装在安装架102之间,包括扇叶301和转轴302,转轴302穿过扇叶301与安装架102可拆卸连接,扇叶301在驱动单元200作用下可以绕着转轴302进行转动,与固定板101之间形成夹角。
[0027]在使用时,通过启动驱动组件201,带动主轴202进行转动,利用控制组件203将主轴202的转动力转换成转轴302的驱动力,使得扇叶301可以绕着转轴302进行转动,并与固定板101之间形成夹角,进而实现通风量的调节,并对煤矿井下进行通风和排出有害气体;
在不对扇叶进行任何操作时,所有扇叶处于竖直状态,此时,通风量最小接近于0,即对煤矿井下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大量烟尘进入人工通道。
[0028]实施例2参照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基于第一个实施例。
[0029]具体的,控制组件203包括支撑架203a、支撑柱203b、第一齿轮203c和第二齿轮203d,支撑架203a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1上,支撑柱203b一端与支撑架203a连接,一端与安装架102连接,第一齿轮203c与主轴202连接,第二齿轮203d与转轴302连接,第一齿轮203c和第二齿轮203d啮合传动;利用驱动组件201带动主轴202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203c与主轴202连接,第一齿轮203c随着主轴202的转动而转动,与第一齿轮203c啮合的第二齿轮203d随之转动,进而带动转轴302进行转动,最终实现扇叶301绕着转轴302进行转动。
[0030]进一步的,安装架102上设置有凹槽102a,转轴302通过凹槽102a支撑在安装架10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单元(100),包括固定板(101)和安装架(102),所述固定板(10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02)一侧;驱动单元(200),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01)上,包括驱动组件(201)、主轴(202)和控制组件(203),所述驱动组件(201)与所述主轴(202)连接,所述控制组件(203)安装在所述主轴(202)上;转动单元(300),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02)之间,包括扇叶(301)和转轴(302),所述转轴(302)穿过所述扇叶(301)与所述安装架(102)可拆卸连接,所述扇叶(301)在所述驱动单元(200)作用下可以绕着所述转轴(302)进行转动,与所述固定板(101)之间形成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03)包括支撑架(203a)、支撑柱(203b)、第一齿轮(203c)和第二齿轮(203d),所述支撑架(203a)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01)上,所述支撑柱(203b)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03a)连接,一端与所述安装架(10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03c)与所述主轴(202)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03d)与所述转轴(30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03c)和所述第二齿轮(203d)啮合传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2)上设置有凹槽(102a),所述转轴(302)通过所述凹槽(102a)支撑在所述安装架(102)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2)两端还设置有转动组件(303),所述转动组件(303)与所述安装架(102)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逍遥,王恒亮,张智星,杨旭,陈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伊萨智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