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及其工作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及其工作算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车厢等封闭空间内,目前主要的空气处理方案是等离子净化器和空调,其中低温等离子净化器负责清除空气中的TVOC等污染物,空调主要负责对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目前也有提出把等离子净化器与空调进行组合的方案(例如:CN105299744A
‑
一种离子风室内机、离子风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CN108870530B
‑
离子风发生装置及空调室内机,CN107994461B
‑
离子风发生装置及空调室内机),这些方案主要的是把等离子风放在空调的出风口处。因为我们所在生存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尘粒子与花粉等离子,等离子把这些带电的离子快速凝聚成颗粒,增加的他们的大小,容易被过滤器除去,减少呼吸中的细菌,以此达到消菌杀毒的目的,而这一原理就会带来灰尘积累的问题,因为如果把等离子风放在空调的出风口内,假设出风口没有加装过滤网,那么就会把灰尘往空间内传播;如果是在出风口加装过滤网,那么就会产生堵塞,降低空调控制温度的能力。所以,以上的方案是面向空气环境不是严重、或者容易维护清洁的情况。目前日常工作中,车厢中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和空调的维护方案是在车厢整体固定维护时间内,进行统一的维护,有的是甚至是固定时间报废。
[0003]另外,在设计等离子净化器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尽量压缩3个极性的距离,从而达到占用空间最小的目的,甚至会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其特征在于,该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由三极性变距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与空调结合而成,且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其中,室外部分为空调的室外机,而室内部分由室内风机组、三极性低温变距等离子发生器和传感器三部分组成,在使用时,该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存在两种使用状态,具体包括初始状态和打开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三极性变距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占据空间最小;当处于打开状态时,三极性变距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净化效果最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性变距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空气净化外板、空气净化内板、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第三电极板、电机滑台组A、电机滑台组B、滑轨组、限位器组、电压发生器、控制器、抽风扇、风速传感器和蓝牙接收器,外壳的外侧安装警示灯;工作时,蓝牙接收器接受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而控制器接受蓝牙接收器输送的数据和风速传感器的采集的数据,并自主分析操作,而后控制电压发生器、抽风扇、警示灯、电机滑台组A和电机滑台组B进行各自的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性变距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还包括用于人工操作的无线遥控器,用于向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由4个滑轨组成,且为聚乙烯材料制成,前述4个滑轨横向贯穿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第三电极板的四个角;电机滑台组A和电机滑台组B都是各4个电机,安装在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对应四个角上,通过运动带动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在滑轨上运动,从而调节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第三电极板之间的距离。限位器组用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每次运动过程中防止误差积累,防止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运动超出预设范围,并提供滑轨磨损的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有甲醛检测仪、雾霾气体粉尘传感器和CO2传感器,它们被安装在车厢内,用于检测车厢内空气质量。6.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
‑
5任一所述的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的工作算法,其特征在于,该算法包括空气流通分析算法、电机运动分析算法和测控算法。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的工作算法,其特征在于,空气流通分析算法包括如下分析过程:步骤1如果FS1<70%*FMS1,说明出风口堵住,或者送风扇故障,进行停机、报警“出风口被堵或者送风扇故障”;如果不是,进入步骤2;步骤2如果90%**FMS2=<FMS2FS2<100%*FMS2,说明未安装空气净化外板、空气净化内板。进行停机、报警“未安装空气净化板”;如果不是,进入步骤3;步骤3如果30%**FMS2=<FMS2FS2<90%*FMS2,说明工作正常,进入步骤4;步骤4如果FMS2FS2<30%*FMS2,说明空气净化外板、空气净化内板已经沉淀了很多灰尘,影响了三极性变距低温等离子发生器部分内部的空气流通,进行停机、报警“请清洗空
气净化外板、空气净化内板”。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距离的低温等离子净化空调的工作算法,其特征在于,电机运动分析算法包括如下分析过程:步骤1.(数据采集期),假设t时刻,即第t次从状态A运行到状态B的过程中,第一电极板4个磨损偏差值为Pc(1,1,t)、Pc(1,2,t)、Pc(1,3,t)、Pc(1,4,t),第二电极板4个磨损偏差值Pc(2,1,t)、Pc(2,2,t)、Pc(2,3,t)、Pc(2,4,t)。它们的原有对应的Pa理论值应该是Path(1)和Path(2)。此刻计算Pc(1,1,t)、Pc(1,2,t)、Pc(1,3,t)、Pc(1,4,t)中最大的值PC1max=max{Pc(1,1,t)、Pc(1,2,t)、Pc(1,3,t)、Pc(1,4,t)},以及Pc(2,1,t)、Pc(2,2,t)、Pc(2,3,t)、Pc(2,4,t)中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欣,胡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威尔萨芙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