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91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表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器本体和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桌体、桌腿、滑轮、限位部和防落石部;所述桌体下方对称固定有所述桌腿;每条所述桌腿上均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桌腿外侧竖直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洞;所述桌腿底部连接有所述滑轮;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板、滑块、破土锥和卡合件;所述限位板套设在两所述桌腿上,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所述滑块;所述限位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破土锥;所述限位板上弹性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洞配合的所述卡合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装置,移动较为不变,且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检测探头的防护板无法调整器高度,造成操作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造成操作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造成操作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表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测量设备
,具体涉及为一种地表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监视隧道轴线一定范围内产生的沉降,或为掌握隧道周边围岩的松弛范围而在地表进行的施工管理测量;沉降是地下工程围岩位移波及地面因素造成的破坏现象,对其量测可为判定地下工程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提供重要依据,也是保证浅埋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随隧道埋深变浅而增大;
[0003]在中国技术CN212133641 U提出“一种隧道施工用地表沉降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测量装置都未设置相应的防落石装置,在隧道过程中进行测量时,隧道顶部落石掉落容易砸到设备,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掉落的碎石容易滚落至接触器底部,影响检测数据;在该装置中,为防止底部碎石进入检测区域,固定有一个圆环柱,虽然该装置具备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是不能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调整圆环柱所在位置,同时该检测设备体积较大,在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表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地表测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装置,移动较为不变,且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检测探头的防护板无法调整器高度,造成操作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表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器本体和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桌体、桌腿、滑轮、限位部和防落石部;
[0008]所述桌体下方对称固定有所述桌腿;每条所述桌腿上均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桌腿外侧竖直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洞;所述桌腿底部连接有所述滑轮;
[0009]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板、滑块、破土锥和卡合件;所述限位板套设在两所述桌腿上,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所述滑块;所述限位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破土锥;所述限位板上弹性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洞配合的所述卡合件;
[0010]所述防落石部包括壳体、架体、导向板和缓冲件;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桌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测量器本体,所述测量器本体的测量端贯穿所述壳体和所述桌体并延伸至所述桌体下端;所述壳体两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架体,所述架体上端固定有三角形的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壳体上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所述缓冲件。
[0011]优选的,所述卡合件包括T型把手、板体、凸块和推动弹簧;所述T型把手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并连接有所述板体;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有缠绕于所述T型把手外周的所述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的末端固定在所述板体上,所述板体面向所述限位孔洞一面设有与其配合的所述凸块。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部还包括防撞件;所述防撞件包括防撞板和防撞弹簧;所述限位板正面与背面均固定有若干所述防撞弹簧;所述防撞弹簧的末端固定有所述防撞板。
[0013]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两个活动连杆和弹簧减震器;两所述活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导向板上;且两所述活动连杆之间设有所述弹簧减震器。
[0014]优选的,所述防落石部还包括柱体、限位块和限位弹簧;所述桌体上端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柱体,每个所述柱体上均设有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方且在所述柱体外周缠绕有所述限位弹簧;所述架体的外侧设有延伸块,所述限位弹簧的上端固定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柱体上的所述延伸块。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架体为n形体,所述架体的内侧固定有所述滑动块。
[0016]优选的,两所述限位孔洞之间距离与所述滑槽长度相同。
[0017]优选的,所述测量器本体包括测量柱、刻度表和接触器;所述测量柱表面设有所述刻度表,所述测量柱下端设有所述接触器。
[0018]优选的,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壳体上端均开设有弧形槽体。
[0019]优选的,所述桌体和所述壳体上均开设有供所述测量器本体贯穿的圆形孔洞。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较好的防落石功能,在隧道内部进行测量时,通过缓冲件、柱体、限位块和限位弹簧,能够有效提高导向板的抗撞击能力和导流能力,落石撞击到导向板后会自动从导向板上向下滚落,从而起到保护测量器本体的效果;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可升降的限位板,可以增强其实用性,通过在桌腿正面与背面开设滑槽,方便限位板在桌腿上上下滑动,而在桌腿侧面开设两个限位孔洞,方便与限位板上的卡合件配合,来调整限位板的位置高度,当位于第一限位孔洞时,限位板下端的破土锥远离地面,工作人员可通过滑轮,推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携性;而当限位板位置位于第二限位孔洞时,限位板下端与地面接触,破土锥插入地面,起到限制滑轮移动的效果,同时由于限位板具备一定高度,当碎石落入地面并发生滚动后,可以有效阻值落石进入检测区域,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正面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图1中限位部限位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桌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限位部与桌腿配合示意图。
[0027]图中:1、测量器本体;2、防护组件;3、桌体;31、桌腿;311、滑槽;312、限位孔洞;32、滑轮;4、限位部;41、限位板;411、滑块;412、破土锥;42、卡合件;421、T型把手;422、板体;4221、凸块;423、推动弹簧;43、防撞件;431、防撞板;432、防撞弹簧;5、防落石部;51、壳体;511、架体;512、导向板;52、缓冲件;521、活动连杆;522、弹簧减震器;53、柱体;531、限位块;532、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表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器本体1和防护组件2;防护组件2包括桌体3、桌腿31、滑轮32、限位部4和防落石部5。
[0030]桌体3下方对称固定有桌腿31;每条桌腿31上均开设有两条滑槽311,桌腿31外侧竖直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洞312;桌腿31底部连接有滑轮32。
[0031]限位部4包括限位板41、滑块411、破土锥412和卡合件42;限位板41套设在两桌腿31上,限位板41内侧固定有与滑槽311配合的滑块411;限位板41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破土锥412;限位板41上弹性连接有与限位孔洞312配合的卡合件42。
[0032]防落石部5包括壳体51、架体511、导向板512和缓冲件52;壳体51固定在桌体3上,壳体5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器本体和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桌体、桌腿、滑轮、限位部和防落石部;所述桌体下方对称固定有所述桌腿;每条所述桌腿上均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桌腿外侧竖直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洞;所述桌腿底部连接有所述滑轮;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板、滑块、破土锥和卡合件;所述限位板套设在两所述桌腿上,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所述滑块;所述限位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破土锥;所述限位板上弹性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洞配合的所述卡合件;所述防落石部包括壳体、架体、导向板和缓冲件;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桌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测量器本体,所述测量器本体的测量端贯穿所述壳体和所述桌体并延伸至所述桌体下端;所述壳体两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架体,所述架体上端固定有三角形的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壳体上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所述缓冲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T型把手、板体、凸块和推动弹簧;所述T型把手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并连接有所述板体;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有缠绕于所述T型把手外周的所述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的末端固定在所述板体上,所述板体面向所述限位孔洞一面设有与其配合的所述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防撞件;所述防撞件包括防撞板和防撞弹簧;所述限位板正面与背面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达王星营欧阳涵胡伟王勇杰周耿达王清泉王留刚蔡子维周立王晗黄凡闫付晓刘超欧阳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隧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