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77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包括流道支撑底座,所述流道支撑底座上端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设置有透射光源上盖板、流道主模块、棱镜固定底板和等腰直角三棱镜,所述等腰直角三棱镜嵌在棱镜固定底板的槽内;所述流道主模块内侧的上下槽内分别嵌有光学上玻片和光学下玻片,所述光学上玻片的上表面覆盖有内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上部设置有流道上端盖,所述光学下玻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流道下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整体外观结构上设计新颖,便于定位安装,实现了流道、反射光源、透射光源、底部支撑座的位置安装合理化,防止在进出油口处的漏油,防止不同粒径和不同磨损类型的磨粒长时间在进出油口处的堆积堵塞。损类型的磨粒长时间在进出油口处的堆积堵塞。损类型的磨粒长时间在进出油口处的堆积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磨粒检测仪的油液通道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器设备的运转过程中,相对运动的零件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摩擦磨损。在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中磨损失效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占机械设备失效故障的80%以上。在机器的磨损过程中会产生磨粒,磨粒承载着机器设备的磨损信息,油液中磨粒的参数变化能够反映机器润滑油的状态及零部件的磨损情况,磨粒的颜色可以判断机器磨损的位置、油液含水量和机器的负荷情况;磨粒大小和数量可以判断机器的磨损程度;磨粒形状和形貌可以判断机器的磨损类型。因此,对在用润滑油的磨粒监测,可以实时了解机器的磨损情况,进而掌握机器的运行状态,预测故障发生的趋势和位置,为机器的视情维修提供依据,以实现机器的有效经济运行。而针对磨粒在线分析设备中的油液流经微通道装置,其合理稳定的结构设计可保证磨粒实时在线图像采集的清晰度和油样流经流体通道的稳态性。目前现有磨粒分析仪的流经油样的通道装置,流道均设计在硅、石英玻璃等材质的内部,但其机械强度不高,长时间后磨粒会对流道内表面损伤,光源设计方面很难实现集成化,且漏油漏气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其方便定位安装,保证油液磨粒群在运动状态下呈现的三维形貌的清晰视频图像的采集,保证流道内无其他杂质的进入,提高视频清晰度,满足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系统硬件和上位机软件对磨粒多特征参数分析的稳定可靠运行。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包括流道支撑底座,所述流道支撑底座上端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设置有透射光源上盖板、流道主模块、棱镜固定底板和等腰直角三棱镜,所述等腰直角三棱镜嵌在棱镜固定底板的槽内;所述流道主模块内侧的上下槽内分别嵌有光学上玻片和光学下玻片,所述光学上玻片的上表面覆盖有内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上部设置有流道上端盖,所述光学下玻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流道下端盖,所述流道上端盖和流道下端盖分别于流道主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流道主模块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流道主模块的内部前后两侧设置有反射光源固定板。
[0005]按上述方案,所述流道上端盖底侧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用于放置反射光源且位于在流道主模块上方,所述流道支撑底座上开设有放置透射光源的透射光源圆形槽,所述流道下端盖开设有用于底部透射光源照入的矩形槽孔。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流道主模块为一体式不锈钢。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光学上玻片和光学下玻片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光学玻片。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反射光源为LED正白光灯。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固定板中间开设有用于观察内部流道的矩形槽。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棱镜固定底板中间开设有对下方流道形成可视区域的矩形槽。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流道上端盖和流道下端盖的中间开设上下贯穿的且与内固定板矩形槽尺寸一致的矩形槽。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反射光源固定板与流道主模块通过螺栓连接。
[0013]实施本技术的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在整体外观结构上设计新颖,便于定位安装,实现了流道、反射光源、透射光源、底部支撑座等结构的位置安装合理化,且各部分模块独立实现相应的功能;
[0015]2、本技术中的光学上玻片和光学下玻片通过有机硅透明胶分别粘和在流道主模块上下槽内,且内固定板和流道下端盖的设计可分别实现对光学上玻片和光学下玻片的顶紧目的,总体上解决了流道周围出现的漏油漏气问题,同时保证了流道内无其他杂质的进入和内部的清洁度;
[0016]3、本技术将反射光源与入射光源集成于装置内部,反射光源垂直照射流道上方,增强了磨粒群表面三维形貌纹理特征清晰呈现的效果,透射光源垂直照射流道下方,可消除磨粒群在流道内部滚动状态下产生的底部阴影,使磨粒的整体轮廓尺寸清晰可见,总体上增强了流道内部的光场强度;
[0017]4、本技术中,流道完全贯穿整个流道主模块,流道两端口直接与拧入流道主模块两侧的快速接头呈水平方向且相通,这样的设计可解决在进出油口处的漏油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针对不同粒径和不同磨损类型的磨粒长时间在进出油口处的堆积堵塞问题,保证油液呈畅通的直线运动状态。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流道主模块俯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流道主模块仰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流道主模块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包括流道支撑底座12,流道支撑底座12上端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设置有透射光源上盖板11、流道主模块8、棱镜固定底板2和等腰直角三棱镜1,等腰直角三棱镜1嵌在棱镜固定底板2的槽内。棱镜固定底板2中间开设有对下方流道形成可视区域的矩形槽。
[0026]流道主模块8为一体式不锈钢,流道主模块8内侧的上下槽内分别嵌有光学上玻片7和光学下玻片9,光学上玻片7和光学下玻片9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光学玻片。光学上玻片7的
上表面覆盖有内固定板5,内固定板5中间开设有用于观察内部流道的矩形槽。内固定板5上部设置有流道上端盖3,光学下玻片9的下表面设置有流道下端盖10,流道上端盖3和流道下端盖10分别于流道主模块8固定连接,流道主模块8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快速接头4,流道主模块8的内部前后两侧设置有反射光源固定板6。反射光源固定板6与流道主模块8通过螺栓连接。流道上端盖3底侧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用于放置反射光源且位于在流道主模块8上方,反射光源为LED正白光灯。流道支撑底座12上开设有放置透射光源的透射光源圆形槽,流道下端盖10开设有用于底部透射光源照入的矩形槽孔。
[0027]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包括流道主模块8,流道主模块8采用一体式设计,采用线切割加工工艺在流道主模块内部加工出一条端口截面为矩形的流道,且流道主模块8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流道主模块8内侧的上下槽内分别嵌有光学上玻片7和光学下玻片9,增大了流道内部的平整光滑度,保证试验油样通过管路顺畅流经流道,避免油液中磨粒群因流道内部的不平而导致堆积和堵塞。光学玻片为石英材质,光学上玻片7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支撑底座,所述流道支撑底座上端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设置有透射光源上盖板、流道主模块、棱镜固定底板和等腰直角三棱镜,所述等腰直角三棱镜嵌在棱镜固定底板的槽内;所述流道主模块内侧的上下槽内分别嵌有光学上玻片和光学下玻片,所述光学上玻片的上表面覆盖有内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上部设置有流道上端盖,所述光学下玻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流道下端盖,所述流道上端盖和流道下端盖分别于流道主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流道主模块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流道主模块的内部前后两侧设置有反射光源固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磨粒视频图像在线分析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端盖底侧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用于放置反射光源且位于在流道主模块上方,所述流道支撑底座上开设有放置透射光源的透射光源圆形槽,所述流道下端盖开设有用于底部透射光源照入的矩形槽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琨刘栩岩闫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