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健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61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包括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插孔,所述固定孔开设在第一下壳体的上表面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通过插杆与插孔的初步的连接,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的初步连接,在通过第一插块与第二插槽的配合,实现让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连接的更加紧密,在通过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的配合达到了第一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安装,通过以上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方便安装与拆卸的效果,当对电机进行维护或者更换的时候方便将防护壳拆卸。候方便将防护壳拆卸。候方便将防护壳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壳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水下用防护壳顾名思义是电机在水下工作时候使用到的防护壳,防护壳使用范围很广如;电柜防护壳、水表防护壳等,本装置是一种电机防护壳,现有的电机防护壳大都是一体式,当电机需要更换或者维修的时候对防护壳不方便拆卸;在对水下电机的防水的时候通过只是通过密封条来对电机进行防水,这样的防水效果不够好,可能会出现渗水的情况导致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包括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插孔,所述插孔设置在第一上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上壳体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一下壳体的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一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二磁条固定连接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第一上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开设在第一下壳体的上表面内部。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6]所述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丝。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第一下壳体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下壳体,所述第二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开设在第二上壳体的内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第一下壳体与第二下壳体的空隙处设置有吸水海绵。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电机本体。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前板,所述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孔。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连接孔设置在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的一侧。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前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内部滑动连接在电机本体的输出端。
[00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通过插杆与插孔的初步的连接,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的初步连接,在通过第一插块与第二插槽的配合,实现让第一下壳体与第一上壳体连接的更加紧密,在通过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的配合达到了第一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安装,通过以上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方便安装与拆卸的效果,当对电机进行维护或者更换的时候方便将防护壳拆卸。
[0021]2、本技术中,通过连接块、螺丝与螺纹孔的配合,达到了让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连接的更加紧密,这样的是设计达到了对内部的电机防水的效果,在通过吸水海绵的设置达到了对电机进一步的防水,在通过第二上壳体与第二下壳体的内侧设置的密封条的设计,实现了对电机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的主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的爆炸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的第一上壳体与第二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第一下壳体;101、插杆;102、第一插块;103、固定孔;104、第一磁条;2、第一上壳体;201、插孔;202、第一插槽;203、固定杆;204、放置槽;205、第二磁条;3、连接块;301、螺丝;302、螺纹孔;4、吸水海绵;5、第二上壳体;501、第二插槽;6、第二下壳体;601、第二插块;7、电机本体;8、前板;801、连接杆;802、连接孔;803、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包括第一下壳体1,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01,插杆10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插孔201,插孔201设置在第一上壳体2的内部,通过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下壳体1与第一上壳体2方便安装,第一上壳体2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202,第一插槽2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插块102,第一插块1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一侧,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条104,第一磁条10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磁条205,以上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下壳体1与第一上壳体2初步的安装,第二磁条205固定连接在放置槽204的内部,第一上壳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3,固定杆20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孔103,固定孔103开设在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内部,通过以上的设计是为了在更换电机本体7的时候
方便安装与拆卸防护壳。
[0029]第一下壳体1与第一上壳体2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302,螺纹孔3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丝301,通过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将内部的电机本体进一步防水效果,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下壳体6,第二下壳体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插块601,第二插块60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槽501,第二插槽501开设在第二上壳体5的内部,第一下壳体1与第二下壳体6的空隙处设置有吸水海绵4,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对内部的电机进一步的保护,第二下壳体6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电机本体7,第一下壳体1与第一上壳体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前板8,前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01,连接杆80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孔802,连接孔802设置在第一上壳体2与第一下壳体1的一侧,前板8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穿孔803,穿孔803的内部滑动连接在电机本体7的输出端,通过的设计达到了对电机本体7的三次防水与保护的效果。
[0030]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达到本水下电机防护壳的时候,在对防护壳进行安装的时候,实现将第一下壳体1的插杆101滑入插孔201内,在通过第一插块102插入第一上壳体2设置的第一插槽202的内部,这样的设计达到了初步对第一上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包括第一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01),所述插杆(10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插孔(201),所述插孔(201)设置在第一上壳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上壳体(2)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202),所述第一插槽(2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插块(102),所述第一插块(1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条(104),所述第一磁条(10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磁条(205),所述第二磁条(205)固定连接在放置槽(204)的内部,所述第一上壳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3),所述固定杆(20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孔(103),所述固定孔(103)开设在第一下壳体(1)的上表面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壳体(1)与第一上壳体(2)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302),所述螺纹孔(3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丝(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水下用防护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健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