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11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涉及铝管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对铝管前端处理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机架、模具座、拉伸部、驱动部和D型模具,模具座、拉伸部和驱动部均安装在机架上,拉伸部与驱动部传动连接,D型模具固定在模具座上,模具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待加工的铝管前端进行处理的辅助缩形装置;辅助缩形装置包括安装架、压管机构、送管机构和润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辅助缩形装置,可以对待加工的铝管前端进行自动处理,避免人工敲打出现的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对多种直径和不同数量的铝管进行缩形成型,大大提高了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的适用范围。用范围。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管加工
,具体为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空调系统平行流蒸发器上的集流管,为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目的,汽车空调已普及使用高强度铝管和铝型材等新型材料,部分产品结构由D型管并联而成。D型管在成型时需要模具和拉管机进行配合。
[0003]目前,对D型管进行拉伸时,先将成型前的铝管前端穿过模具通孔,拉伸机的驱动部驱使拉伸部沿机架位移,拉动整根铝管穿过模具,使其铝管在模具通孔的挤压力下,拉伸以形成所需要的外径与模具通孔内径同等大小的D型管,但是现有铝管在成型前需要先对其前端进行敲打,将铝管前端外径缩小,再人工拿着铝管将其插进模具通孔内,铝管前端处理时需要操作人员时刻守在模具旁边,并利用锤子进行敲打,人工敲打不仅费力浪费人力资源,而且铝管加工数量较多,也会造成费时效率较低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的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机架、模具座、拉伸部、驱动部和D型模具,所述模具座、拉伸部和驱动部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拉伸部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D型模具固定在所述模具座上,所述模具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待加工的铝管前端进行处理的辅助缩形装置;所述辅助缩形装置包括安装架、压管机构、送管机构和润滑机构,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圆形孔,所述D型模具的中心与圆形孔的圆心位于同一轴上,所述压管机构设有三组,且三组所述压管机构呈环形阵列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送管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模具座的一侧,所述润滑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上方。
[0006]优选的,所述压管机构包括弧形挤压板、螺纹柱、螺纹套、第一轴承座、第一L型板、传动锥齿轮、滑块和滑轨,所述弧形挤压板设在圆形孔内,所述螺纹柱固定在所述弧形挤压板的顶部,所述螺纹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中心孔内,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的内侧,所述螺纹套的外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一L型板固定在所述螺纹柱远离所述弧形挤压板的一端,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L型板远离所述螺纹柱的一端,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模具座的一侧且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三个所述传动锥齿轮一起转动的第一驱动件,通过压管机构可以对伸入安装架内的铝管头部进行缩小处理。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二L型板、第一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一驱动齿轮、
齿套和驱动锥齿盘,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二L型板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底部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远离所述第二L型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架的右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套固定套接在所述驱动锥齿盘的后侧,且与所述安装架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锥齿盘啮合连接,三个所述传动锥齿轮等角度均匀啮合在所述驱动锥齿盘的外侧,通过第一驱动件可以为压管机构的运动提供动力。
[0008]优选的,所述送管机构包括第三L型板、第二电机、第三轴承座、移动座、单向丝杆、第一导向杆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三L型板的顶部一端,所述单向丝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丝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三L型板上,所述移动座螺纹连接在所述单向丝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套接在所述移动座的内部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设在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且用于对待加工的铝管进行夹持固定,通过送管机构可以对铝管进行固定和输送。
[0009]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四L型板、双向丝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四L型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四L型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移动座的两端,两个所述第四L型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对称固定有两个夹持块,且两个所述移动板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向丝杆的两侧,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第四L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L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双向丝杆的中部传动连接,通过夹持组件可以对铝管进行夹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三电机、转轴、第四轴承座、第二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中部外侧,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双向丝杆的中部外侧,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可以为夹持组件提供动力。
[0011]优选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存油筒、固定架、导油管、升降杆、控制组件和分隔板,所述存油筒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导油管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导油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三个所述传动锥齿轮上方,所述升降杆滑动穿插在所述存油筒的内部,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传动连接,所述分隔板固定在所述存油筒的内部,且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存油筒分割成主油腔和副油腔两个部分,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固定有锥形块,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锥形块相适配的通槽,三个所述导油管的另一端与副油腔的内部相连通,通过润滑机构可以在压管时为齿轮提供润滑油,保证齿轮之间稳定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齿条、联动齿轮、联动轴、第五轴承座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在所述升降杆的底端,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啮合在所述联动齿轮的两侧,所述联动轴固定在所述联动齿轮的中心孔内,且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五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第二齿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L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组件可以在螺纹柱运动时为存油筒的打开提
供联动作用。
[0013]优选的,所述存油筒的顶部设有与其内部主油腔相连通的补油管,所述存油筒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通过补油管可以连接外部供油系统对存油筒进行补油。
[0014]优选的,所述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V型槽,且V型槽的内壁固定有橡胶垫,通过V型槽使得铝管夹紧时受力更均匀。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辅助缩形装置,可以对待加工的铝管前端进行自动处理,避免人工敲打出现的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对多种直径和不同数量的铝管进行缩形成型,大大提高了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的适用范围。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送管机构,可以对缩形后的铝管移动,使缩形后的铝管头部能够自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机架(1)、模具座(2)、拉伸部(3)、驱动部(4)和D型模具(5),所述模具座(2)、拉伸部(3)和驱动部(4)均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拉伸部(3)与所述驱动部(4)传动连接,所述D型模具(5)固定在所述模具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待加工的铝管前端进行处理的辅助缩形装置(6);所述辅助缩形装置(6)包括安装架(7)、压管机构(8)、送管机构(9)和润滑机构(10),所述安装架(7)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安装架(7)上开设有圆形孔,所述D型模具(5)的中心与圆形孔的圆心位于同一轴上,所述压管机构(8)设有三组,且三组所述压管机构(8)呈环形阵列安装在所述安装架(7)上,所述送管机构(9)固定在所述安装架(7)远离所述模具座(2)的一侧,所述润滑机构(10)安装在所述安装架(7)的顶部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机构(8)包括弧形挤压板(11)、螺纹柱(12)、螺纹套(13)、第一轴承座(14)、第一L型板(15)、传动锥齿轮(16)、滑块(17)和滑轨(18),所述弧形挤压板(11)设在圆形孔内,所述螺纹柱(12)固定在所述弧形挤压板(11)的顶部,所述螺纹套(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锥齿轮(16)的中心孔内,所述螺纹柱(1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13)的内侧,所述螺纹套(13)的外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座(14)内,所述第一轴承座(1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架(7)的一侧,所述第一L型板(15)固定在所述螺纹柱(12)远离所述弧形挤压板(11)的一端,所述滑块(17)固定在所述第一L型板(15)远离所述螺纹柱(12)的一端,所述滑轨(18)固定在所述安装架(7)远离所述模具座(2)的一侧且与所述滑块(17)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7)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三个所述传动锥齿轮(16)一起转动的第一驱动件(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9)包括第二L型板(20)、第一电机(21)、第二轴承座(22)、第一驱动齿轮(23)、齿套(24)和驱动锥齿盘(25),所述第一电机(21)通过所述第二L型板(20)与所述安装架(7)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座(22)与所述安装架(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22)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架(7)的一侧底部固定,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远离所述第二L型板(20)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7)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架(7)的右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3)固定连接,所述齿套(24)固定套接在所述驱动锥齿盘(25)的后侧,且与所述安装架(7)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3)与所述驱动锥齿盘(25)啮合连接,三个所述传动锥齿轮(16)等角度均匀啮合在所述驱动锥齿盘(25)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型铝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管机构(9)包括第三L型板(26)、第二电机(27)、第三轴承座(28)、移动座(29)、单向丝杆(30)、第一导向杆(31)和夹持组件(32),所述第二电机(27)固定在所述第三L型板(26)的顶部一端,所述单向丝杆(3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丝杆(30)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座(28),所述第三轴承座(28)固定在所述第三L型板(26)上,所述移动座(29)螺纹连接在所述单向丝杆(30)的外侧,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发学周亚田宏刚赵浪赵强进陈进军吴智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途邦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