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7598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粉液双室袋用盖膜由外至内由聚酯薄膜层、铝箔层、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组成,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由以下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35%~65%,纳米碳酸钙15%~25%,纳米二氧化硅10%~15%,纳米二氧化钛5%~10%,固体石蜡3%~5%,硅烷偶联剂1%~5%和马来酸酐1%~5%。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酯薄膜、铝箔、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用粘合剂复合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能同时满足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强度达到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粉液双室袋的专用名称为即配型粉液双腔输液软袋,是在普通塑料输液袋的基础上,采用特殊技术将其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封闭腔室,两室中分别封装不同的药物,在使用前通过挤压使两个腔室之间的弱封口带(10

30mm)打开,实现注射用溶剂与药物粉剂的混合,从而完成配药。粉液双室袋是一种新型的医药包装袋,其主要优点为:

药品配比在出厂前根据临床需要设定,整个配药过程在密闭包装容器中进行,能够有效避免药物损耗,实现精准配药;

药物混合过程完全封闭,杜绝了污染的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节约包装材料和存储空间、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急症处置、抢险救灾、野外与探险救护等,是输液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0003]为使药物混配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视性,粉液双室袋袋体材料通常采用透明的共挤包装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很多粉剂类药物需要防潮、防氧气渗透和遮光,因而通常在粉剂腔室袋外面通过热封覆盖一层不透光的铝塑复合盖膜,以确保药物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配药前将铝塑复合盖膜从粉液双室袋表面揭开,可实现可视化配药和使用。
[0004]然而,在同体(同一模具)、同温、同时快速封焊完成封装的粉液双室袋注射液产品制作工艺中,目前市场上铝塑复合盖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满足铝塑复合盖膜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强度达到4

12N/15mm时,如果铝塑复合盖膜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温度太高,会导致两个腔室之间的焊条焊封过于牢固,在挤压时打不开;如果铝塑复合盖膜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温度太低,则又会导致两个腔室之间的焊条焊封不牢固,致使粉液双室袋在储存和运输中就会自动打开,造成产品报废;

在满足粉液双室袋两个腔室之间的焊条焊封牢度处于最优范围时,如果铝塑复合盖膜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强度超过12N/15mm时,铝塑复合盖膜就不能从粉液双室袋表面揭开,使用时就看不到药粉的质量状况;如果铝塑复合盖膜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强度小于4N/15mm时,铝塑复合盖膜就很容易从粉液双室袋表面揭开,甚至自动脱落,导致药粉失去了保护而变质。既要满足铝塑复合盖膜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强度达到4

12N/15mm范围又要同时满足粉液双室袋两个腔室之间的焊条焊封牢度处于最优范围(5

9N/15mm),根据实践,目前市场上的现有铝塑复合盖膜是做不到的。
[0005]因此,研究和开发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铝塑复合盖膜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140℃

170℃热封范围内能够同时满足与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强度达到4

12N/15mm以及粉液双室袋两腔
室之间的焊条焊封牢度处于最优范围5

9N/15mm两种条件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粉液双室袋用盖膜,所述盖膜由外表层、中间层和内表层组成,所述外表层为聚酯薄膜层,所述中间层为铝箔层,所述内表层为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
[0009]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0010]低密度聚乙烯35%~65%,
[0011]纳米碳酸钙15%~25%,
[0012]纳米二氧化硅10%~15%,
[0013]纳米二氧化钛5%~10%,
[0014]固体石蜡3%~5%,
[0015]硅烷偶联剂1%~5%,和
[0016]马来酸酐1%~5%。
[0017]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优选的,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0018]低密度聚乙烯40%~60%,
[0019]纳米碳酸钙15%~20%,
[0020]纳米二氧化硅10%~12%,
[0021]纳米二氧化钛6%~9%,
[0022]固体石蜡4%~5%,
[0023]硅烷偶联剂2%~3%,和
[0024]马来酸酐2%~3%;
[0025]各原料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0026]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优选的,所述聚酯薄膜层的厚度为5μm~20μ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5μm~20μm,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10μm~90μm。
[0027]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优选的,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g/cm3~0.93g/cm3。
[0028]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优选的,所述聚酯薄膜层的聚酯包括PET7、PET8、PET10、PET12和PET15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KH550、KH560和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按照所述原料及配比制备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0031](2)将聚酯薄膜和铝箔采用粘合剂进行复合,得到聚酯薄膜/铝箔复合膜,然后将复合膜的铝箔面与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采用粘合剂进行复合,经熟化后,得到粉液双室袋用盖膜。
[0032]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步骤(1)中,制备方法包括挤出

吹塑

拉伸法、挤出

压延

拉伸法或流延法。
[0033]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熟化的时间为20h
~48h。
[0034]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粘合剂。
[0035]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或者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在药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
[0036]本专利技术中,在应用时,内表层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作为热封层。
[0037]本专利技术中,聚酯薄膜、铝箔为市售食品、药品包装用聚酯薄膜和铝箔。
[0038]本专利技术中,低密度聚乙烯为流延级低密度聚乙烯或吹塑级低密度聚乙烯。
[003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0040]在同体(同一模具)、同温、同时快速封焊完成封装的粉液双室袋注射液产品制作工艺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原料的筛选和组合设计来调控在140℃

170℃热封范围内粉液双室袋用盖膜跟粉液双室袋表面的热封强度与粉液双室袋两腔室之间的焊条焊封牢度之间的平衡,本专利技术的内表层(热封层)原料采用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膜由外表层、中间层和内表层组成,所述外表层为聚酯薄膜层,所述中间层为铝箔层,所述内表层为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35%~65%,纳米碳酸钙15%~25%,纳米二氧化硅10%~15%,纳米二氧化钛5%~10%,固体石蜡3%~5%,硅烷偶联剂1%~5%,和马来酸酐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40%~60%,纳米碳酸钙15%~20%,纳米二氧化硅10%~12%,纳米二氧化钛6%~9%,固体石蜡4%~5%,硅烷偶联剂2%~3%,和马来酸酐2%~3%;各原料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层的厚度为5μm~20μ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5μm~20μm,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10μm~9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g/cm3~0.93g/cm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液双室袋用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层的聚酯包括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袁志庆黄永发阳康丽滕敏陈建谭湘其湛红日曾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怡永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