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591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鞋底生产发泡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组成:热塑性弹性体80份;透明氧化锌3份;硬脂酸锌2.8份;硫化促进剂0.8份;氨基改性聚硅氧烷4份;发泡剂2份;防粘剂8份;防老剂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分子链十分柔顺这一特点,分子件的作用力和粘度都比碳氢化合物弱很多,以此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力小,成膜能力强,低表面能,低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只有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鞋底生产发泡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鞋底为了保证其耐磨程度,会通过耐磨剂这一发泡材料进行发泡成型,以此制成鞋底。
[0003]现有的鞋底通过耐磨剂制成,虽然具有一定的耐磨效果,但是在穿着的过程中,由于现有市场上的耐磨剂并没有对鞋底疏水性提供帮助,导致制成的鞋底的疏水性较差,导致鞋底会很容易被地面的污水污染,使得鞋底容易肮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赋予鞋底疏水性的耐磨剂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组成:
[0006]热塑性弹性体80份;
[0007]透明氧化锌3份;
[0008]硬脂酸锌2.8份;
[0009]硫化促进剂0.8份;
[0010]氨基改性聚硅氧烷4份;
[0011]发泡剂2份;
[0012]防粘剂8份;
[0013]防老剂1份。
[0014]作为优选,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0015]作为优选,所述防粘剂为碳酸钙。
[0016]作为优选,所述防老剂为抗臭氧剂。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热塑性弹性体80份;透明氧化锌3份;硬脂酸锌2.8份;硫化促进剂0.8份;氨基改性聚硅氧烷4份;偶氮二异丁腈2份;抗臭氧剂1份。
[0019]S2:将热塑性弹性体、透明氧化锌搅拌混合后静置2min

3min获得预混料;
[0020]S3:将S2制成的初步混合物与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搅拌,期间加热至50摄氏度进行搅拌混合后获得初步合成物;
[0021]S4:将S3获得的初步合成物与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以及抗臭氧剂进行搅拌制得成品。
[0022]作为优选,步骤S2中,热塑性弹性体、透明氧化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搅拌机的螺杆转速为50

70rpm。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分子链十分柔顺,分子件的作用力和粘度都比碳氢化合物弱很多,以此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力小,成膜能力强,低表面能,低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只有20

21mN/m,容易成膜、容易扩散流动;同时具有疏水、抗水性、脱模性、润滑性、抗擦伤性,因此本申请的耐磨制成的鞋底的表面会具有一层防护膜,该防护膜可以赋予鞋底抗水性功能,同时易脱模,便于生产。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其一,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分子链十分柔顺,分子件的作用力和粘度都比碳氢化合物弱很多,以此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力小,成膜能力强,低表面能,低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只有20

21mN/m,容易成膜、容易扩散流动;同时具有疏水、抗水性、脱模性、润滑性、抗擦伤性,因此本申请的耐磨制成的鞋底的表面会具有一层防护膜,该防护膜可以赋予鞋底抗水性功能,同时易脱模,便于生产;
[0026]其二,抗臭氧剂会在制品表面形成一层氧化保护膜,以阻止臭氧继续向内层渗透,起到防老化作用,同时在搅拌过程中会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与初步合成物进行均匀的混合,以此最大程度的发挥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组成:
[0029]热塑性弹性体80份;
[0030]透明氧化锌3份;
[0031]硬脂酸锌2.8份;
[0032]硫化促进剂0.8份;
[0033]氨基改性聚硅氧烷4份;
[0034]偶氮二异丁腈2份;
[0035]碳酸钙8份;
[0036]抗臭氧剂1份。
[0037]其中因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分子链十分柔顺,分子件的作用力和粘度都比碳氢化合物弱很多,以此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力小,成膜能力强,低表面能,低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只有20

21mN/m,容易成膜、容易扩散流动;同时具有疏水、抗水性、脱模性、润滑性、抗擦伤性,因此本申请的耐磨制成的鞋底的表面会具有一层防护膜,该防护膜可以赋予鞋底抗水性功能,同时易脱模,便于生产;同时偶氮二异丁腈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
醚、甲苯、甲醇等多种有机溶剂,主要用作橡胶、塑料等发泡剂。
[0038]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热塑性弹性体80份;透明氧化锌3份;硬脂酸锌2.8份;硫化促进剂0.8份;氨基改性聚硅氧烷4份;偶氮二异丁腈2份;抗臭氧剂1份。
[0040]S2:将热塑性弹性体、透明氧化锌搅拌混合后静置2min

3min获得预混料;
[0041]S3:将S2制成的初步混合物与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搅拌,期间加热至50摄氏度进行搅拌混合后获得初步合成物;
[0042]S4:将S3获得的初步合成物与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以及抗臭氧剂进行搅拌,搅拌机的螺杆转速为50

70rpm制得成品。
[0043]S5:在步骤S4完成之后,在成品的表面包裹上碳酸钙。
[0044]在步骤S4中抗臭氧剂会在制品表面形成一层氧化保护膜,以阻止臭氧继续向内层渗透,起到防老化作用,同时在搅拌过程中会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与初步合成物进行均匀的混合,以此最大程度的发挥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作用。
[0045]其中,螺杆的转速决定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与初步合成物的混合程度,若转速大于70rpm,会导致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成膜效率降低,若转速小于50rpm,会导致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与初步合成物的混合程度降低,导致产品的疏水性降低。
[004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组成:热塑性弹性体80份;透明氧化锌3份;硬脂酸锌2.8份;硫化促进剂0.8份;氨基改性聚硅氧烷4份;发泡剂2份;防粘剂8份;防老剂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剂为碳酸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抗臭氧剂。5.一种鞋底用的耐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热塑性弹性体80份;透明氧化锌3份;硬脂酸锌2.8份;硫化促进剂0.8份;氨基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衷热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专佳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