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591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及方法,涉及农业移栽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移栽机构、秧箱、鼠笼、浮板和视宽器;发动机经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到移栽机构和鼠笼,移栽机构包括非圆行星齿轮系和两个移栽臂,可按特定轨迹和姿态完成取秧、运秧和栽插等动作;鼠笼和秧箱共同完成送秧作业;浮板固接在移栽机的前下方,用于平整地面和限制栽插深度;视宽器通过销轴与机架固接,用于辅助控制移栽行距。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圆齿轮系移栽机构可减小振动,适用于水稻钵体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乘坐式移栽机难以栽插的田边、丘陵梯田等特殊地形,同时克服了在乘坐式移栽机移栽作业之后还需人工补苗的缺点。的缺点。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到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钵体苗移栽是将带独立营养土基质的秧苗移栽到大田中,钵体苗移栽不伤秧、分蘖早,省种、节水、节肥。水稻钵苗移栽不仅具有增产、增收的优点,还能实现超级稻的机械化移栽和扩大精品粮的种植面积。水稻钵苗移栽机械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但乘坐式移栽机在田边或丘陵梯田等地块难以进行移栽作业,仍需要人工插秧补苗,因此导致移栽作业效率低下,劳动成本增加等问题。
[0003]传统水稻补苗插秧机多采用连杆式分插机构,仅适用于毯壮苗机插秧,无法进行钵体苗移栽,由于连杆机构动载荷较大,从而在作业时振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及方法,能够实现田边补苗、梯田移栽等作业。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6]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包括移栽机构、机架和地轮架;所述地轮架下方安装有地轮,地轮架上方有扶手,且地轮架安装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秧箱、鼠笼和移栽机构;其中,移栽机构下方设置有浮板;所述秧箱上的秧苗经鼠笼传递到移栽机构处,经移栽机构移栽到田地。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移栽机构为单自由度开链构型,包括非圆行星齿轮系、行星架、移栽臂Ⅰ和移栽臂Ⅱ;所述行星架为主动构件。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非圆行星齿轮系包括非圆太阳轮、非圆中间轮Ⅰ、非圆中间轮Ⅱ、非圆行星轮Ⅰ和非圆行星轮Ⅱ;非圆中间轮Ⅰ分别与非圆太阳轮和非圆行星轮Ⅰ啮合,非圆中间轮Ⅱ分别与非圆太阳轮和非圆行星轮Ⅱ啮合;且非圆中间轮Ⅰ和非圆行星轮Ⅰ的啮合方式与非圆中间轮Ⅱ和非圆行星轮Ⅱ的啮合方式完全相同,并相对太阳轮以180
°
方位安装,移栽臂Ⅰ与非圆行星轮Ⅰ固接,移栽臂Ⅱ与非圆行星轮Ⅱ固接;所述行星架将动力传递给非圆行星轮Ⅰ和非圆行星轮Ⅱ,非圆行星轮Ⅰ的变速转动与行星架的等速转动复合而成移栽臂Ⅰ的移栽轨迹和姿态,同时,非圆行星轮Ⅱ的变速转动与行星架的等速转动复合而成移栽臂Ⅱ的移栽轨迹和姿态。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非圆中间轮Ⅰ和非圆中间轮Ⅱ齿轮参数完全相同;所述非圆行星轮Ⅰ和非圆行星轮Ⅱ齿轮参数完全相同。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移栽臂采用夹片式结构,模仿人工水稻钵体苗移栽时的手指夹取动作,且两个移栽臂随非圆行星轮以相同姿态安装。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鼠笼包括定位片、鼠笼钢丝、挡板和鼠笼传动轴;两个相同挡板按一定距离套装在鼠笼传动轴上,数个定位片在两个挡板之间按相同间距套装在鼠笼传动
轴上,数根鼠笼钢丝周向均匀安装在鼠笼传动轴外围,并与挡板固接。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视宽器通过销轴与机架连接。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将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鼠笼和移栽机构;所述传动系统有两个动力输出端,一端通过链传动驱动鼠笼运转,另一端驱动移栽机构的运动。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地轮架上置有储秧盘。
[0015]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整浮板相对地面的角度,以满足栽插深度的要求;根据设定的行距,调整机架两侧的两根视宽器的间距以满足设定的行距;启动发动机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鼠笼和移栽机构;秧苗经移栽机构中的移栽臂将秧苗移栽到田地。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1.传统水稻补苗插秧机无法实现钵体苗移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采用回转式轮系结构,可实现水稻钵体苗的补苗和移栽。
[0018]2.传统水稻补苗插秧机采用连杆式分插机构,动载荷引起较大的振动,从而劳动强度较大,本专利技术采用非圆齿轮系移栽机构,传动平稳,振动小,劳动强度小。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适用于乘坐式移栽机难以栽插的田边盲区、丘陵梯田等特殊地形,克服了在乘坐式移栽机移栽作业之后还需人工补苗的缺点。
[002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拥有轻巧、简便等小型机械的优点,同时采用非圆齿轮系移栽机构可减小振动,降低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乘坐式移栽机难以移栽的田边、山地、丘陵和梯田等特殊地形。
[002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工作人员可通过视宽器来辅助控制移栽行距,从而提高移栽质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涉及到的移栽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中涉及到的移栽机构结构简图;
[0026]图5为图1中涉及到的非圆行星轮系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1中涉及到的秧箱和鼠笼的装配轴测示意图;
[0028]图7为图1中涉及到的秧箱和鼠笼的装备侧视示意图;
[0029]图8为图6或者图7中涉及到的鼠笼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
发动机;2

秧箱;3

鼠笼;4

浮板;5

移栽机构;6

视宽器;7

机架;8

传动系统;9

地轮;10

地轮架;11

储秧盘;12

扶手;51

非圆行星齿轮系;52

行星架;53

移栽臂Ⅰ;53
’‑
移栽臂Ⅱ;510

非圆太阳轮;511

非圆中间轮Ⅰ;511
’‑
非圆中间轮Ⅱ;512

非圆行星轮Ⅰ;512
’‑
非圆行星轮Ⅱ;31

定位片;32

鼠笼钢丝;33

挡板;34

鼠笼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栽机构(5)、机架(7)和地轮架(10);所述地轮架(10)下方安装有地轮(9),地轮架(10)上方有扶手(12),且地轮架(10)安装在机架(7)的一侧,所述机架(7)上还设置有秧箱(2)、鼠笼(3)和移栽机构(5);其中,移栽机构(5)下方设置有浮板(4);所述秧箱(2)上的秧苗经鼠笼(3)传递到移栽机构(5)处,经移栽机构(5)移栽到田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5)为单自由度开链构型,包括非圆行星齿轮系(51)、行星架(52)、移栽臂Ⅰ(53)和移栽臂Ⅱ(53

);所述行星架(52)为主动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行水稻钵体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行星齿轮系(51)包括非圆太阳轮(510)、非圆中间轮Ⅰ(511)、非圆中间轮Ⅱ(511

)、非圆行星轮Ⅰ(512)和非圆行星轮Ⅱ(512

);非圆中间轮Ⅰ(511)分别与非圆太阳轮(510)和非圆行星轮Ⅰ(512)啮合,非圆中间轮Ⅱ(511

)分别与非圆太阳轮(510)和非圆行星轮Ⅱ(512

)啮合;且非圆中间轮Ⅰ(511)和非圆行星轮Ⅰ(512)的啮合方式与非圆中间轮Ⅱ(511

)和非圆行星轮Ⅱ(512

)的啮合方式完全相同,并相对太阳轮(510)以180
°
方位安装,移栽臂Ⅰ(53)与非圆行星轮Ⅰ(512)固接,移栽臂Ⅱ(53

)与非圆行星轮Ⅱ(512

)固接;所述行星架(52)将动力传递给非圆行星轮Ⅰ(512)和非圆行星轮Ⅱ(512

),非圆行星轮Ⅰ(512)的变速转动与行星架(52)的等速转动复合而成移栽臂Ⅰ(53)的移栽轨迹和姿态,同时,非圆行星轮Ⅱ(512

)的变速转动与行星架(52)的等速转动复合而成移栽臂Ⅱ(5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脉乐杨佳佳徐廷波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