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及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80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及其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返修刀头设置有刀头固定孔;所述返修刀头包括刀头前端和刀头本体;所述刀头前端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的前端,所述刀头前端为锥形;所述刀头本体上设置有刀头缓冲结构和至少一个刀头刀齿结构,所述刀头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和所述刀头前端的连接处,所述刀头缓冲结构与所述刀头刀齿结构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铜管返修的合格率,提高了返修效率;增加了刀头固定的稳定性,使刀头与刀杆受力一致,有效保证了对铜管的一次性切割,提升返修质量,有效避免了刀头刀齿切伤翅片翻边孔造成的质量异常。头刀齿切伤翅片翻边孔造成的质量异常。头刀齿切伤翅片翻边孔造成的质量异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及其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管切割
,特别是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及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冷热交换器是空调里面的重要部件,通过吸热、散热的热量交换从而实现制热制冷的效果;空调冷热交换器是由翅片、U型铜管、钣金件三部分组成,在生产过程中U管在挤压、磕碰等外力因素造成U管扁伤,不符合空调器外观质量检验要求,甚至出现铜管泄漏的质量隐患;为了减少U管扁伤造成的成本浪费,需要用返修工具对有问题的铜管进行抽管返修,首先通过返修刀头从铜管内部进行切割形成条状的铜片,然后通过导杆将条状铜片从喇叭口端向U管端拉出,这样铜管内部产生活动的间隙,因此返修的铜管可以从翅片中取出,最后在翅片中补充新的铜管,通过人工胀管完成返修的过程。
[0003]然而传统的返修刀头因结构设计缺陷,刀头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差,导致刀头与刀杆受力不一致,在返修过程中容易产生返修报废。另外刀齿的数量相对较少,刀齿与铜管内壁的配合间隙较大,在返修过程中铜管内壁不能有效的切割,同时存在刀齿切到翅片翻边孔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返修合格率及返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及其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其中,所述返修刀头设置有刀头固定孔;所述返修刀头包括刀头前端和刀头本体;所述刀头前端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的前端,所述刀头前端为锥形;所述刀头本体上设置有刀头缓冲结构和至少一个刀头刀齿结构,所述刀头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和所述刀头前端的连接处,所述刀头缓冲结构与所述刀头刀齿结构平行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缓冲结构包括缓冲连接部和垂直设置在所述缓冲连接部两端的缓冲齿;所述缓冲连接部为平面,所述缓冲齿靠近所述刀头前端的一侧具有倾斜坡度。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坡度为30
°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刀齿结构包括刀齿连接部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刀齿连接部两端的刀头刀齿,所述刀齿连接部为平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缓冲结构和所述刀头刀齿结构之间的距离为4mm,相邻的所述刀头刀齿结构之间的距离为4mm。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本体为圆柱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刀齿结构的数量为三个。
[0013]一种返修刀头的固定装置,应用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其中,还包括刀头固定杆、导杆和空气锤;所述刀头固定杆与所述返修刀头连接,所述刀头固定杆与所述导杆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空气锤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增加了铜管返修的合格率,提高了返修效率;增加了刀头固定的稳定性,使刀头与刀杆受力一致,有效保证了对铜管的一次性切割,提升返修质量,有效避免了刀头刀齿切伤翅片翻边孔造成的质量异常。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返修刀头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返修刀头结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1、返修刀头;2、刀头固定杆;3、导杆;4、空气锤;11、刀头固定孔;12、刀头前端;13、刀头本体;14、刀头缓冲结构;15、刀头刀齿结构;141、缓冲连接部;142、缓冲齿;151、刀齿连接部;152、刀头刀齿;41、气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1

2所示的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其中,所述返修刀头1设置有刀头固定孔11;所述返修刀头1包括刀头前端12和刀头本体13;所述刀头前端12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13的前端,所述刀头前端12为锥形;所述刀头本体13上设置有刀头缓冲结构14和至少一个刀头刀齿结构15,所述刀头缓冲结构14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13和所述刀头前端12的连接处,所述刀头缓冲结构14与所述刀头刀齿结构15平行设置。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刀头固定孔11来固定所述返修刀头1,通过将刀头前端12设置为锥形,来方便整个返修刀头1能够顺畅地进入通过内部,通过刀头本体13上的刀头缓冲结构14来进一步方便的返修刀头1进入铜管内部,有效避免刀头与铜管干涉造成管口打却的问题;通过至少一个刀头刀齿结构15来对铜管进行切割。
[0025]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返修刀头1是长方体状结构,刀头固定采用插槽式,这种结构刀头受力较大,刀头与刀头固定杆2受力不均,导致刀头固定不牢固,刀头容易出现倾斜,影响返修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刀头固定孔11采用圆孔结构,与刀头固定杆2在同一直线上,受力方向一致性好,使得返修过程中运行更加的稳定。
[0026]下面继续对本实施例中的刀头缓冲结构14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所述刀头缓冲结构14包括缓冲连接部141和垂直设置在所述缓冲连接部141两端的缓冲齿142;所述缓冲连接部141为平面,所述缓冲齿142靠近所述刀头前端12的一侧具有倾斜坡度。两端垂直设置的缓冲齿142设置倾斜坡度能够有效帮助刀头进入铜管内部,有效避免刀头与铜管干涉造成管口打却,同时缓冲齿142也起到切割铜管的作用。
[0027]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倾斜坡度设置为30
°
。在本实施例中,
刀头的前端设计刀头缓冲齿142,通过重复多次的三维模拟验证,得到缓冲齿142的倾斜坡度采用30
°
的坡度最能够与铜管内壁有效地衔接,通过缓冲齿142的缓冲过度,避免了刀齿与铜管的干涉,更方便返修。
[0028]下面继续对本实施例中的刀头刀齿结构15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所述刀头刀齿结构15包括刀齿连接部151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刀齿连接部151两端的刀头刀齿152,所述刀齿连接部151为平面。通过两端的刀头刀齿152对铜管进行切割。
[0029]进一步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所述刀头缓冲结构14和所述刀头刀齿结构15之间的距离为4mm,相邻的所述刀头刀齿结构15之间的距离为4mm。此设置会使得切割后产生的条状铜片的直径为4mm,更易将铜片从铜管内部剥离,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仅限于将距离设置为4mm,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刀齿的距离进行更改以获得所需的直径的铜片。
[0030]进一步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所述刀头本体13为圆柱形。铜管内部是圆形结构,为了使返修刀头1与铜管内部紧密的配合,同时增加刀头运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返修刀头设置有刀头固定孔;所述返修刀头包括刀头前端和刀头本体;所述刀头前端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的前端,所述刀头前端为锥形;所述刀头本体上设置有刀头缓冲结构和至少一个刀头刀齿结构,所述刀头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刀头本体和所述刀头前端的连接处,所述刀头缓冲结构与所述刀头刀齿结构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缓冲结构包括缓冲连接部和垂直设置在所述缓冲连接部两端的缓冲齿;所述缓冲连接部为平面,所述缓冲齿靠近所述刀头前端的一侧具有倾斜坡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坡度为3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热交换器的返修刀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余鹏涛屈帅锋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