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冷蝶阀,包括阀体、主阀板和阀杆,所述阀体上设有冷却腔;所述主阀板位于阀体内,所述主阀板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阀杆与主阀板固定连接,所述阀杆为中空结构,所述阀杆上设有与主阀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口,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流入口,所述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流出口;所述阀体上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一流入口与外部循环冷却系统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流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流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出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循环冷却系统的进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蝶阀,解决了如何实现对阀杆、阀板和阀体的同时降温以提升阀门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寿命的问题。以提升阀门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寿命的问题。以提升阀门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蝶阀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蝶阀。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厂、发电厂、钢铁厂等常常需要输送高温废气,普通调节阀、切断阀无法满足高温场合的使用条件,由于高温废气有一定的压力,而且温度有时会突然增高,则会直接导致阀杆及阀板等部件变形,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目前,经检索,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10423747U,专利名称为一种高温水冷蝶阀,其主要是通过水冷的方式实现对阀杆的降温,具体的,打开阀杆3上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6,启动水箱7,此时水会源源不断的由进水口2进入阀杆3,由于阀杆3为中空,冷却水会与高温阀杆3进行热交换,在水流过程中,阀杆3温度降低,水温度变高,高温水流会从出水口6流出,进入水箱7冷却,进行再循环流动,这样就可以起到降低阀杆3温度的作用。
[0003]虽然上述现有技术给出了能够对阀杆进行降温的设计,但是在高温输气管道上使用阀门还需要考虑到对阀板及阀体整体的降温,否则,即便是采用了对阀杆进行降温的设计,但是由于阀板及阀体受高温影响变形则也会导致阀门无法继续使用,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实现对阀杆、阀板和阀体的同时降温以提升阀门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蝶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冷蝶阀,包括阀体、主阀板和阀杆,所述阀体上设有冷却腔;
[0007]所述主阀板位于阀体内,所述主阀板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阀杆与主阀板固定连接,所述阀杆为中空结构,所述阀杆上设有与主阀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口,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流入口,所述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流出口;
[0008]所述阀体上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一流入口与外部循环冷却系统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流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流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出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循环冷却系统的进口连通。
[0009]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阀杆为中空结构且阀杆与主阀板的内部连通,使用时,外部循环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通过管道自第一流入口流入阀杆内部,此过程,冷却液进入到阀杆内实现对阀杆一端的冷却,阀杆上设有与主阀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口,冷却液会通过连通口进入主阀板内部,实现了对主阀板的冷却;由于阀杆与主阀板的内部连通,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流出口,当第一流出口处于畅通的情况下,冷却液会从主阀板内部经连通口流入到阀杆的另一端,对阀杆的另一端进行冷却,之后,冷却液从第一流出口流出并通过管道经第二流入口进入到冷却腔,从而实现对阀体的冷却,最后冷却液经第二流出口回流至外部循
环冷却系统内,如此往复循环则能够实现对阀门的持续性的降温。本技术方案,采用一条冷却路径能够同时实现对阀杆、主阀板和阀体的冷却,达到一体式双循环的冷却效果,极大的保证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使得阀体在极高温度下也能正常使用。
[0010]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主阀板和阀体的冷却效果,采用先后实现对主阀板和阀体的冷却设计,所述阀杆包括上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固定设置在主阀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均为中空结构且二者均设有与主阀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口。
[0011]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冷却液的从下阀杆进入主阀板内部,达到对主阀板更好的冷却效果,所述第一流入口设置在下阀杆位于阀体外侧的一端,所述第一流出口设置在上阀杆位于阀体外侧的一端。
[0012]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实现对阀体的冷却,同时为了保证冷却保温效果,所述阀体包括阀体外壳和保温筒,所述保温筒设置在阀体外壳的外侧,所述冷却腔形成在保温筒与阀体外壳之间。
[0013]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冷却腔的成型并保持保温筒与阀体外壳二者结构的稳定性,所述保温筒与阀体外壳之间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支撑固定件。
[001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实现管道与阀体上对应接口的连接,所述阀体上设有与第二流入口连接的第二流入接头和与第二流出口连接的第二流出接头,所述第二流入接头和第二流出接头均与冷却腔连通。
[0015]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对阀体的冷却,当冷却液从第二流入接头进入到冷却腔内时,为了使得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的液位较高,从而增大冷却面积,进而实现对阀体更好的冷却效果,所述第二流入接头和第二流出接头分别对称设置在阀体的两侧距离上阀杆较近的位置。具体的,第二流入接头和第二流出接头分别对称设置在保温筒的两侧距离上阀杆较近的位置,用于冷却液的流进流出冷却腔。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阀板的内侧周向设有筋板。筋板在增加主阀板强度的同时,还延长了冷却液的流通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主阀板的冷却降温效果。
[0017]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上阀杆和下阀杆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提升结构稳定性,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焊接固定在主阀板的上下端。
[0018]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冷却液更好的流入流出主阀板的内部,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均延伸至主阀板的内侧并与主阀板内部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阀杆为中空结构且阀杆与主阀板的内部连通,使用时,外部循环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通过管道自第一流入口流入阀杆内部,此过程,冷却液进入到阀杆内实现对阀杆一端的冷却,阀杆上设有与主阀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口,冷却液会通过连通口进入主阀板内部,实现了对主阀板的冷却;由于阀杆与主阀板的内部连通,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流出口,当第一流出口处于畅通的情况下,冷却液会从主阀板内部经连通口流入到阀杆的另一端,对阀杆的另一端进行冷却,之后,冷却液从第一流出口流出并通过管道经第二流入口进入到冷却腔,从而实现对阀体的冷却,最后冷却液经第二流出口回流至外部循环冷却系统内,如此往复循环则能够实现对阀门的持续性的降温。本技术方案,采用一条冷却路径能够同时实现对阀杆、主阀板和阀体的冷却,达到一体式双循环的冷却效果,极大的保证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使得阀体在极高温度下也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剖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剖视图。
[0022]图中:阀体1;阀体外壳1.1;保温筒1.2;主阀板2;冷却腔3;连通口4;第一流入口5;第一流出口6;第二流入口7;第二流出口8;上阀杆9;下阀杆10;第一流入接头11;第一流出接头12;支撑固定件13;第二流入接头14;第二流出接头15;筋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蝶阀,包括阀体1、主阀板2和阀杆,阀体1上设有冷却腔3;
[0025]主阀板2位于阀体1内,主阀板2为中空腔体结构,阀杆与主阀板2固定连接,阀杆为中空结构,阀杆上设有与主阀板2内部连通的连通口4,阀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流入口5,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流出口6;
[0026]阀体1上设有与冷却腔3连通的第二流入口7和第二流出口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主阀板和阀杆,所述阀体上设有冷却腔;所述主阀板位于阀体内,所述主阀板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阀杆与主阀板固定连接,所述阀杆为中空结构,所述阀杆上设有与主阀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口,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流入口,所述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流出口;所述阀体上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一流入口与外部循环冷却系统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流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流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出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循环冷却系统的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上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固定设置在主阀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均为中空结构且二者均设有与主阀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入口设置在下阀杆位于阀体外侧的一端,所述第一流出口设置在上阀杆位于阀体外侧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兵,陶强,彭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南坪自动化仪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