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挡土墙本体,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挡土墙本体,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均匀开凿有两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开凿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第二插槽内,所述固定机构位于第一挡土墙本体的内腔与第一挡土墙本体相配合。土墙本体的内腔与第一挡土墙本体相配合。土墙本体的内腔与第一挡土墙本体相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
[0001]本技术涉及挡土墙
,具体是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挡土墙在生产时高度时固定的,在进行安装时需要根据山体高度使用对应高度的挡土墙,由于挡土墙体积较大,在运输和安装时较为不便,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所述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挡土墙本体,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挡土墙本体,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均匀开凿有两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开凿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第二插槽内,所述固定机构位于第一挡土墙本体的内腔且与第一挡土墙本体相配合。
[0005]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插槽,两组所述第三插槽均匀开凿在第一挡土墙本体和第二挡土墙本体的前侧,所述第三插槽与第一插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块前侧开凿有通孔且与第三插槽相对齐,所述第三插槽内腔设置有螺母,所述第三插槽和通孔内设置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与螺母相螺接。
[0006]优选的,所述基座设置在第一挡土墙本体的底部,所述基座的顶部均匀开凿有两组安装孔。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定位块,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开凿有第五插槽,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开凿有第四插槽,所述第三定位块和第四插槽相对应,所述第四定位块和第五插槽相对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的前侧通过螺栓均匀设置有两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前侧均匀焊接有两组防撞栏。
[0009]优选的,所述基座、第一挡土墙本体和第四定位块为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第三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为一体成型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实用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通过安装孔将基座安装在地面上,通过第一定位块插入第一插槽内,第二定位块插入第二插槽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二挡土墙相叠
加,并且通过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以将第二挡土墙安装在第一挡土墙上,将第四定位块插入第五插槽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一挡土墙本体相连接,第三定位块插入第四插槽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二挡土墙本体相连接,以此可以自由的堆叠装置的高度,而且安装较为便捷;
[0012]通过内六角螺栓插入第三插槽和通孔与螺母相螺接,将第二挡土墙本体固定在第一挡土墙本体上,并且可以将多组第二挡土墙相互固定在一起,以此可以增加整个装置的坚固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的正面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的右侧剖视图。
[0016]图中:1、第一挡土墙本体;11、内六角螺栓;12、螺母;13、第一插槽;14、第二插槽;15、第三插槽;2、第二挡土墙本体;21、第一定位块;22、第二定位块;3、基座;31、安装孔;4、第三定位块;41、第四定位块;5、第四插槽;51、第五插槽;6、连接板;61、防撞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
3,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包括基座3,基座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机构和固定机构,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挡土墙本体1,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挡土墙本体2,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顶部均匀开凿有两组第一插槽13,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顶部开凿有第二插槽14,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底部均匀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块21,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块22,第一定位块21滑动设置在第一插槽13内,第二定位块22滑动设置在第二插槽14内,通过第一定位块21插入第一插槽13内,第二定位块22插入第二插槽14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二挡土墙2相叠加,并且通过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可以将第二挡土墙2安装在第一挡土墙1上,固定机构位于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内腔且与第一挡土墙本体1相配合,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插槽15,两组第三插槽15均匀开凿在第一挡土墙本体1和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前侧,第三插槽15与第一插槽13相连通,第一定位块21前侧开凿有通孔且与第三插槽15相对齐,第三插槽15内腔固定设置有螺母12,第三插槽15和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内六角螺栓11,内六角螺栓11与螺母12相螺接,通过内六角螺栓11和螺母12,将第二挡土墙本体2固定在第一挡土墙本体1上,并且可以将多组第二挡土墙2相互固定在一起,基座3固定设置在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底部,基座3的顶部均匀开凿有两组安装孔31,通过安装孔31将基座3安装在地面上,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第四定位块41,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定位块4,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顶部开凿有第五插槽51,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顶部开凿有第四插槽5,第三定位块4和第四插槽5相对应,第四定位块41和第五插槽
51相对应,将第四定位块41插入第五插槽51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一挡土墙本体1相连接,第三定位块4插入第四插槽5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二挡土墙本体2相连接,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前侧通过螺栓均匀固定设置有两组连接板6,两组连接板6的前侧均匀焊接有两组防撞栏61,通过防撞栏61保护第一挡土墙本体1,基座3、第一挡土墙本体1和第四定位块41为一体成型的,第二挡土墙本体2、第三定位块4、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为一体成型的。
[0019]工作原理:通过安装孔31将基座3安装在地面上,通过第一定位块21插入第一插槽13内,第二定位块22插入第二插槽14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二挡土墙2相叠加,并且通过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可以将第二挡土墙2安装在第一挡土墙1上,通过内六角螺栓11插入第三插槽和通孔与螺母12相螺接,将第二挡土墙本体2固定在第一挡土墙本体1上,并且可以将多组第二挡土墙2相互固定在一起,将第四定位块41插入第五插槽51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一挡土墙本体1相连接,第三定位块4插入第四插槽5内,可以实现多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包括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挡土墙本体(1),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挡土墙本体(2),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顶部均匀开凿有两组第一插槽(13),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顶部和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顶部开凿有第二插槽(14),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块(21),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块(22),所述第一定位块(21)设置在第一插槽(13)内,所述第二定位块(22)设置在第二插槽(14)内,所述固定机构位于第一挡土墙本体(1)的内腔且与第一挡土墙本体(1)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灾害边坡治理用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插槽(15),两组所述第三插槽(15)均匀开凿在第一挡土墙本体(1)和第二挡土墙本体(2)的前侧,所述第三插槽(15)与第一插槽(13)相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块(21)前侧开凿有通孔且与第三插槽(15)相对齐,所述第三插槽(15)内腔设置有螺母(12),所述第三插槽(15)和通孔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