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549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构建配电网合环操作约束条件;获取并将历史运行数据输入至配电网模型;获取并记录配电网模型满足合环操作约束条件的合环节点以及该节点对应及关联的历史运行数据信息;获取并将实时运行数据与周期性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匹配的目标合环节点作为实时运行数据对应的合环节点,根据分析趋势进行合环操作倒计时提醒。该发明专利技术将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通过配电网模型和合环操作约束条件获取到合环操作节点,将配电网实时运行趋势与合环节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配电网实时的下一个合环操作节点时间并进行倒计时提醒,从而辅助合环操作,避免仅依赖人工经验判断。仅依赖人工经验判断。仅依赖人工经验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系统带电合环就是指两个变电站的低压母线各带一段配电线路,而线路之间通过连络开关联络。正常时,联络开关断开,两个站的母线分别带各自的配电线路;当其中某一个站所带配电线路的出线开关需要检修或有其他突发事件时,先合上联络开关,再断开该站出线开关,通过另一个站的低压母线带上两段配电线路负荷的总过程。
[0003]配电网在进行合环操作时,因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相角差、配电线路复杂的运行参数、主网运行方式调整不可预知性等原因,可能使环路中产生过大环流,引起配电线路过流保护误动,进而导致供电事故。目前技术分析手段十分有限,进行带电合环操作时,只能依靠以往的经验来判断是否进行合环,这样不仅容易出现判断偏差,而且对可能出现的合环电流缺少量化的分析,没有系统的理论计算方案和评估标准,实际操作的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
[0005]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构建配电网合环操作约束条件;获取配电网的周期性历史运行数据并将历史运行数据输入至配电网模型中进行模拟运行;获取并记录配电网模型中运行的满足合环操作约束条件的合环节点以及该节点对应及关联的历史运行数据信息;获取配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将实时运行数据与周期性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匹配的周期性历史数据对应的目标合环节点作为实时运行数据对应的合环节点,根据分析趋势进行合环操作倒计时提醒。
[0006]基于上述,基于SVG公共图形标准,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根据实际配电网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
[0007]基于上述,所述配电网合环操作约束条件包括相序约束条件、相位约束条件、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约束条件、相角差约束条件和线路负荷大小约束条件。
[0008]基于上述,相序约束条件为要求相序一致;相位约束条件为相位差小于5度;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约束条件为电压差在10%以内;相角差约束条件为相角差小于5度;线路负荷大小约束条件为合环两侧负荷之和小于两侧开关之一的额定负荷。
[0009]基于上述,获取合环节点以及该节点对应及关联的历史运行数据信息后,对合环节点的合环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并将小于预设风险等级的合环节点设为目标合环节点。
[0010]基于上述,将目标合环节点及其对应的历史运行数据,以及该目标合环节点对应的历史运行数据在先一定时间内的历史运行数据,共同作为该目标合环节点对应的匹配分
析数据组。
[0011]基于上述,获取配电网的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对该时间段内的实时运行数据的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后,匹配和关联最接近的匹配分析数据组。
[0012]基于上述,将匹配分析数据组对应的合环节点作为实时运行数据对应的合环节点,根据实时运行数据的运行趋势计算当前实时运行数据距离运行至合环节点时的时间,并对合环操作进行倒计时提醒。
[0013]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将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通过配电网模型和合环操作约束条件获取到合环操作节点,将配电网实时运行趋势与合环节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配电网实时的下一个合环操作节点时间并进行倒计时提醒,从而辅助合环操作,避免仅依赖人工经验判断,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的合环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构建配电网合环操作约束条件;获取配电网的周期性历史运行数据并将历史运行数据输入至配电网模型中进行模拟运行;获取并记录配电网模型中运行的满足合环操作约束条件的合环节点以及该节点对应及关联的历史运行数据信息;获取配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将实时运行数据与周期性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匹配的周期性历史数据对应的目标合环节点作为实时运行数据对应的合环节点,根据分析趋势进行合环操作倒计时提醒。
[0017]具体的,根据实际配电网中的线路、开关量器件、电力设备和用电器等,一一映射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配电网模型采用现有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技术,配电网模型可视化一方面是指模拟现实情况,形象直观的将配电网网架以软件界面形式展示出来,并且能够实时的展示配电网的各种运行情况,另一方面与针对配电网的有关计算分析功能相结合,使计算结果图文并茂,易于分析合直观展示。配电网模型件为配电网中的线路、开关量器件、电力设备和用电器等的模型。在模型件上运行对应的参数,如电压、电流、电压变化、电流变化、性能变化、波动和相应时间变化等。采用SVG图形标准,方便与不同的系统和对象进行交互式使用,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任意缩放图像显示,不破坏清晰度;文字独立于图像,文字可编辑和可搜寻。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基于跨平台业界标准,完全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在异构分布环境下为不同机器上的应用提供了互操作性,并无缝地集成了多种对象系统;另一方面,组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插拔性,可以大大加快软件开发的速度,降低软件开发和再开发的成本,提供了系统良好的可伸缩性,使系统轻易地组合与拆分其功能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每个功能模块都具有独立的
结构,可大大方便软件的开发和调试,同时,还可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0018]所述配电网合环操作约束条件包括相序约束条件、相位约束条件、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约束条件、相角差约束条件和线路负荷大小约束条件。相序约束条件为要求相序一致;相序、相位不一致将会导致在合环转电时发生相间短路,从而引发电网事故。相位约束条件为相位差小于5度;在实际的配电网络运行过程中,相位差在5度以内合环即无问题。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约束条件为电压差在10%以内;当两条馈线并联运行时,正常情况下,只要合环点两侧的电压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合环时产生的环流就不会很大。相角差约束条件为相角差小于5度。线路负荷大小约束条件为合环两侧负荷之和小于两侧开关之一的额定负荷。线路负荷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潮流的变化。为减少合环转供电期间引起潮流较大的变化,应避免在负荷高峰期进行10kV合环转供电操作。另外,如果合环转电的两条线路的负载率不宜过高。否则,线路的负荷值加之合环时的环流值一旦超过线路负载率将会造成对线路的损坏或者造成线路跳闸,用户停电,电网受影响。
[0019]建立配电网运行数据的数据信息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构建配电网合环操作约束条件;获取配电网的周期性历史运行数据并将历史运行数据输入至配电网模型中进行模拟运行;获取并记录配电网模型中运行的满足合环操作约束条件的合环节点以及该节点对应及关联的历史运行数据信息;获取配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将实时运行数据与周期性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匹配的周期性历史数据对应的目标合环节点作为实时运行数据对应的合环节点,根据分析趋势进行合环操作倒计时提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VG公共图形标准,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根据实际配电网构建可视化的配电网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合环操作约束条件包括相序约束条件、相位约束条件、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约束条件、相角差约束条件和线路负荷大小约束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不停电合环操作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序约束条件为要求相序一致;相位约束条件为相位差小于5度;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约束条件为电压差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钟文温辉杨利森马晓军杨春阳刘立晓李勇白爱东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