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49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包括支撑板、吹气机构和进气管,其特征是:吹气机构包括中空的吹气管,吹气管固定在支撑板上,吹气管的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地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与吹气管的内部连通,进气管的一端与吹气管的内部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热风机,吹气管前端顶部的出气孔用于朝转移轮吹气,吹气管前端底部的出气孔用于朝硅胶压轮吹气。该装置将热风分流为两组气流,可以减少流向硅胶压轮的风量,且两股气流偏离转移轮与硅胶压轮的中间部位,两股气流对流动的第一袋体材料和第二袋体材料进行提前加热,配合袋体材料的阻隔作用,使得热气流不会直接和集中吹向转移轮与硅胶压轮,避免硅胶压轮因高温损坏。避免硅胶压轮因高温损坏。避免硅胶压轮因高温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生产和生活中,包装袋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包装袋制袋时需要将两种袋体材料加热挤压成型为一体。
[0003]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将第一袋体材料30绕过转移轮28,并使第一袋体材料30穿过转移轮28与硅胶压轮29之间的缝隙,同时第二袋体材料31直接出穿过转移轮28与硅胶压轮29之间的缝隙,并在转移轮28与硅胶压轮29的进料侧装设吹气管4,吹气管4连接热风机。生产时,吹气管4向转移轮28与硅胶压轮29的中间部位吹热风,从而将第一袋体材料30和第二袋体材料31加热;与此同时电机带动转移轮28转动,转移轮28和硅胶压轮29挤压并牵引第一袋体材料30和第二袋体材料31同步前进,从而实现对两种袋体材料的加热加压热塑成型。
[0004]由于吹气管4直接对着转移轮28与硅胶压轮29的中间部位,出气孔离硅胶压轮29比较近,且吹出的热风通常高达几百度,几百度的热风集中近距离作用于硅胶压轮29,容易使硅胶压轮29因高温而损坏,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可以有效保护硅胶压轮,避免硅胶压轮因高温损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包括支撑板、吹气机构和进气管,所述吹气机构包括中空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吹气管的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地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吹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吹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热风机,所述吹气管前端顶部的出气孔用于朝转移轮吹气,所述吹气管前端底部的出气孔用于朝硅胶压轮吹气。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吹气管的后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吹气管的后端与驱动电机的壳体连接固定,所述吹气管内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杆并在活动杆的后方设置有丝杆,所述活动杆的后端连接有螺纹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同轴连接,所述丝杆旋入螺纹套内并于螺纹套螺纹配合,在吹气管的前端并位于顶部和底部出气孔之间对称地固定有两组弹性片,所述两组弹性片呈“八”字形结构,所述弹性片的前端与出气孔的前边缘衔接,所述弹性片的后端位于活动杆的前方,所述两组弹性片的后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活动杆的前端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弹性片的后端接触。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吹气管为方形管结构,所述活动杆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杆的高度小于吹气管内部的高度,所述活动杆的左右两侧面与吹气管的左右内壁接触,且活
动杆能在吹气管内前后移动,所述活动杆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吹气管的内底壁和内底壁之间留有空间,从而在活动杆的上方和下方形成两条风道,即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与吹气管前端顶部的出气孔连通,所述下风道与吹气管前端底部的出气孔连通,所述活动杆的杆体上设置有镂空结构,使得上风道与下风道相通。
[0010]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测速机构、控制器和电动推杆,所述测速机构包括检测轮、角度编码器、夹紧轮和摆臂,所述角度编码器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检测轮与角度编码器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夹紧轮与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摆臂与支撑板的连接处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驱使压紧轮靠近检测轮,所述检测轮与压紧轮之间用于供第二袋体材料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通过铰接座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壳体后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杆体前端与吹气管铰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推杆,所述角度编码器与控制器连接。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上还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与控制器连接。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吹气管的前端插装有中空的堵头,所述堵头的前端设置有隔板,从而将堵头的前端封闭,所述出气孔设置在堵头的侧壁上,所述弹性片与隔板连接固定。
[0013]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活动套、牵引线和拉绳,所述堵头的前端先前延伸出套接部,所述活动套滑动套设于套接部的外部,所述隔板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推拉柱,所述推拉柱与通孔过盈配合,所述推拉柱的前端伸入延伸部内,所述推拉柱的后端伸入隔板后方,所述延伸部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活动套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凹陷部,所述牵引线穿过过线孔,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推拉柱的前端连接固定,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与活动套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牵引线与活动套的连接处位于过线孔的前方,所述延伸部的前端与活动套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紧延伸部的前表面和活动套的前内壁,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挤压块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推拉柱的后端连接,所述拉绳的长度大于弹性片的活动距离,所述推拉柱与通孔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吹气管内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靠近螺纹套的前端,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活动杆上,所述密封环与吹气管连接固定,所述活动杆可以相对于密封环滑动,所述吹气管的后端部套接有隔热的连接套筒,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与连接套筒连接固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装置将热风分流为两组气流,可以减少流向硅胶压轮的风量,且两股气流偏离转移轮与硅胶压轮的中间部位,两股气流对流动的第一袋体材料和第二袋体材料进行提前加热,配合袋体材料的阻隔作用,使得热气流不会直接和集中吹向转移轮与硅胶压轮,避免硅胶压轮因高温损坏,有效保护硅胶压轮,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的风枪吹气出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风枪吹气出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吹气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20]图5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0021]图6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
[0022]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2、驱动电机;3、铰接座;4、吹气管;5、进气管;6、流量调节阀;7、活动杆;8、风道;9、挤压块; 10、堵头;11、出气孔;12、弹性片;13、镂空结构;14、导向块; 15、密封环;16、螺纹套;17、丝杆;18、连接套筒;19、电动推杆; 20、杆体;21、活动套;22、通孔;23、推拉柱;24、凹陷部;25、过线孔;26、牵引线;27、弹簧;28、转移轮;29、硅胶压轮;30、第一袋体材料;31、第二袋体材料;32、连接架;33、角度编码器; 34、检测轮;35、夹紧轮;36、摆臂;37、扭簧;38、拉绳;39、限位阶;4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2和图5,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包括支撑板1、吹气机构和进气管5。
[0025]其中吹气机构包括中空的吹气管4,吹气管4固定在支撑板1上,吹气管4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包括支撑板、吹气机构和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吹气机构包括中空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吹气管的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地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吹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吹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热风机,所述吹气管前端顶部的出气孔用于朝转移轮吹气,所述吹气管前端底部的出气孔用于朝硅胶压轮吹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吹气管的后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吹气管的后端与驱动电机的壳体连接固定,所述吹气管内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杆并在活动杆的后方设置有丝杆,所述活动杆的后端连接有螺纹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同轴连接,所述丝杆旋入螺纹套内并于螺纹套螺纹配合,在吹气管的前端并位于顶部和底部出气孔之间对称地固定有两组弹性片,所述两组弹性片呈“八”字形结构,所述弹性片的前端与出气孔的前边缘衔接,所述弹性片的后端位于活动杆的前方,所述两组弹性片的后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活动杆的前端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弹性片的后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吹气管为方形管结构,所述活动杆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杆的高度小于吹气管内部的高度,所述活动杆的左右两侧面与吹气管的左右内壁接触,且活动杆能在吹气管内前后移动,所述活动杆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吹气管的内底壁和内底壁之间留有空间,从而在活动杆的上方和下方形成两条风道,即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与吹气管前端顶部的出气孔连通,所述下风道与吹气管前端底部的出气孔连通,所述活动杆的杆体上设置有镂空结构,使得上风道与下风道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枪吹气出口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测速机构、控制器和电动推杆,所述测速机构包括检测轮、角度编码器、夹紧轮和摆臂,所述角度编码器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检测轮与角度编码器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夹紧轮与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明谢建光蔡晓烽柯柏群郑锦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集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