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34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超薄玻璃,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一凹槽,所述超薄玻璃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本申请通过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中形成凹槽,并将所述超薄玻璃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消除了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和所述超薄玻璃之间产生不稳定性型粘连的条件,并使所述超薄玻璃和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形成组合式一体结构,大大增强了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区域的抗形变能力,能够有效避免超薄玻璃边缘区域产生拉丝现象,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稳定性,保证显示面板具有优良的显示效果。显示效果。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折叠显示装置是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折叠带来了显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其具备独特的弯曲及折叠特性,从而制备成多种形态折叠显示装置,便于出门携带以及存放,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0003]目前,折叠显示装置中普遍采用柔韧性好、光学效果佳的超薄玻璃(Ultra Thin Glass,简称UTG)。目前,包含UTG的折叠显示装置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在折叠显示装置制备过程中,需要将UTG01和显示面板03进行贴合,而为了保证贴合公差,位于UTG下的光学胶02(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OCA)需要设计成相较于UTG01边缘内缩的结构,但由于OCA02材质较软,在贴合过程中,会受压变形,面积外扩,与UTG01产生不稳定型粘连;在贴合完成后,OCA02会发生回弹收缩,在UTG01边缘区域产生拉丝现象,产生膜层剥离和显示亮线等问题,影响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稳定性和显示效果,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超薄玻璃边缘区域存在的拉丝问题。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超薄玻璃,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一凹槽,所述超薄玻璃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0006]可选的,所述凹槽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超薄玻璃和所述底壁的面积相同,所述超薄玻璃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和侧壁相接触。
[0007]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超薄玻璃的厚度。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和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相齐平。
[0009]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超薄玻璃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相齐平。
[0010]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超薄玻璃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胶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超薄玻璃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超薄玻璃的面积相同,并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所述超薄玻璃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部分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相齐平。
[0011]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窗,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保护胶层,设置于所述保护窗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保护膜,设置
于所述第一保护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保护窗的边缘、所述第一保护胶层的边缘、所述第一保护膜的边缘均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相齐平。
[0012]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背板;显示面板本体,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背板的边缘、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边缘和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相齐平。
[0013]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偏光片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支撑层,设置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第二保护胶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第二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其中,所述偏光片的边缘、所述支撑层的边缘、所述第二保护胶层的边缘、所述第二保护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相齐平。
[0014]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提供一承载板,在所述承载板上形成一超薄玻璃;
[0016]在所述超薄玻璃上和所述超薄玻璃的外围涂布形成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具有一凹槽,所述超薄玻璃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7]在所述超薄玻璃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形成一临时保护膜;
[0018]提供一复合功能膜,所述复合功能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光学胶层、保护窗、第一保护胶层和第一保护膜,去除所述承载板,将所述第二光学胶层背离所述第一保护膜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超薄玻璃背离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一侧的表面相贴合;
[0019]提供一显示面板,去除所述临时保护膜,将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所述超薄玻璃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贴合。
[0020]本申请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光学胶层和超薄玻璃,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一凹槽,超薄玻璃容置于凹槽内。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光学胶层中形成凹槽,并将超薄玻璃容置于凹槽内,使第一光学胶层与超薄玻璃之间的缝隙被消除,进而消除了第一光学胶层和超薄玻璃之间产生不稳定性型粘连的条件,能够有效避免超薄玻璃边缘区域产生拉丝现象,大大降低了显示装置中膜层剥离的风险和发生显示亮线问题的几率,保证显示面板具有优良的显示效果;并且,由于超薄玻璃容置于凹槽内,从而能够使超薄玻璃和第一光学胶层形成组合式一体结构,大大增强了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区域的抗形变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和超薄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在承载板上形成超薄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超薄玻璃上和超薄玻璃的外围形成第一光学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在超薄玻璃背离承载板的一侧形成一临时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去除承载板后,将超薄玻璃和复合功能膜相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e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去除临时保护膜后,将第一光学胶层和显示面板相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在承载板上形成超薄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超薄玻璃上和超薄玻璃的外围形成第一光学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在超薄玻璃背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超薄玻璃,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一凹槽,所述超薄玻璃容置于所述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超薄玻璃和所述底壁的面积相同,所述超薄玻璃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和侧壁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超薄玻璃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和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相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超薄玻璃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相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超薄玻璃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胶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超薄玻璃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超薄玻璃的面积相同,并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所述超薄玻璃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部分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边缘相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窗,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保护胶层,设置于所述保护窗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保护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学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