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28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下料冲坯,利用锯床对钢棒进行切割下料,通过机械传输设备将下料件传输至高频感应加热炉,控制炉温为1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球体加工
,具体是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球体的加工制造一般可用于球阀阀体以及轴承,其中轴承中的球体加工精度要求高。
[0003]在加工轴承中的球体时,需要经过切坯、冲压、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以及抛光,才能使得钢棒坯料加工制造为球体,其中最重要的是精加工阶段,需要重复性的对预加工后的球体进行打磨,使之表面残留金属毛刺被打磨干净,随后经过抛光产生光泽和增加球体的精度。
[0004]在现有加工球体的过程中,精加工阶段一般采用磨盘对球体进行打磨,传统的磨盘一般只能通过多次打磨来实现球体的磨削效果,使之精度提高,而在磨削过程中,由于磨盘之间相对处于封闭状态,因此打磨后产生的打磨余料会残留于磨盘中,导致后续进入磨盘中的球体与打磨余料产生摩擦,进而导致打磨过度,使得生产的球体尺寸有细微的误差,不利于高精度球体的加工及生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
[0006]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下料冲坯,利用锯床对钢棒进行切割下料,通过机械传输设备将下料件传输至高频感应加热炉,控制炉温为1000℃

1200℃,加热结束的下料件采用冲压头配合模具进行冲压,使之预成型为球状;
[0008]步骤S2:粗加工,冲压后形成的球状物料,中部及两侧仍有冲压余料,利用转盘引导球状物料,使之移动至磨盘中进行粗磨,经过磨盘的球状物料,表面冲压余料得以消磨,得到表面呈磨砂质感的球体;
[0009]步骤S3:热处理,对粗加工后得到的球体进行渗碳淬火,将球体加热至750℃

900℃,再进行强渗碳,渗碳步骤后,再进行油淬,随后引导至冷却盘中进行冷却清洗,清洗后的洁净球体再经机械传输设备传输至转盘中;
[0010]步骤S4:精加工,利用转盘将洁净球体引导至精细磨盘中,经精细磨盘磨削后的洁净球体重新引导至转盘中,重复多次磨削,刀模得到精细球体;
[0011]步骤S5:抛光,使用抛光集合抛光机,对精细球体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得到高精度球体。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渗碳具体步骤为:将球体加热至750℃

900℃,保持碳势为0.8

1.2,进行强渗碳,维持2

2.5h;随后进行扩散,将球体加热至850℃

1000℃,碳势控制在0.5

0.8,持续1.4

2h;再进行淬火,渗碳扩散后,将温度冷却至700℃

800℃,碳势控制为
0.5

0.8,保温0.5

1.5h后,将球体置入50℃

120℃的油液中淬火冷却;冷却后除油,经过清洗去除球体表面油渍,清洗液温度控制为50℃

60℃;最后回火,温度控制为160℃

220℃,回火时间为2

3.5h。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精细磨盘包括活动磨盘与固定磨盘;所述活动磨盘经外接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固定磨盘与所述活动磨盘贴合;所述固定磨盘底部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固定磨盘与活动磨盘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滚珠槽;所述固定磨盘内开设有风腔;所述进气管连通风腔;所述滚珠槽上开设有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连通风腔。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磨盘对应于进气管的一侧固接有进料盘以及出料盘;所述进料盘水平布置,且所述出料盘斜向布置;所述进料盘远离于固定磨盘的一端固接有引导盘;所述出料盘远离于固定盘的一端固接在引导盘中;所述引导盘与所述固定盘交叉布置。
[0015]优选的,所述引导盘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所述引导盘上固接有挡板;所述引导盘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且所述挡板靠近于连接端布置。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磨盘内靠近于出料盘的一端开设有集料腔;所述固定磨盘表面靠近于出料盘的一端开设有集料口;所述集料口连通集料腔。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磨盘中部开设有契合槽,且所述契合槽靠近于活动磨盘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上转动连接有卡爪;所述契合槽内卡接有集料框,且所述卡爪卡接在集料框的外侧表面;所述卡爪表面低于固定磨盘表面;所述契合槽侧壁上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连通契合槽与集料腔。
[0018]优选的,所述活动槽侧壁上固接有转轴,且所述卡爪套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一侧卡接在卡爪侧壁上,且所述扭簧另一侧卡接在契合槽侧壁上。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磨盘内开设风腔,利用进气管向风腔内鼓入空气,由于通气孔斜向布置,且连通滚珠槽与风腔,因此在气流充满风腔后,会通过通气孔进入滚珠槽内,由于打磨过程中,配合油液的润滑,固定磨盘与活动磨盘之间的滚珠槽相对封闭,因此球体打磨后产生的打磨余料会在斜向布置的通气孔作用下,移动在滚珠槽内,并随着滚珠槽排出活动磨盘。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磨盘靠近于出料盘的一端内部设置集料腔,当风腔内部充满气体后,气流会通过通气孔流通在滚球槽中,并带动打磨余料移动在滚球槽中,直至将打磨余料带动至靠近于出料盘一端的集料口处,使之掉落在集料口内,掉落在集料腔内的打磨余料,由于集料腔与风腔并不直接连通,因此在重力作用下,打磨余料会通过下料管掉落在固定磨盘的中部,实现对打磨余料的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立体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立体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立体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剖视图;
[0030]图中:1、活动磨盘;21、固定磨盘;211、进气管;212、契合槽;213、滚珠槽;214、活动槽;215、卡爪;216、通气孔;217、集料口;218、扭簧;22、进料盘;23、出料盘;24、引导盘;25、活动板;26、挡板;27、风腔;28、集料腔;281、下料管;29、集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下料冲坯,利用锯床对钢棒进行切割下料,通过机械传输设备将下料件传输至高频感应加热炉,控制炉温为1000℃

1200℃,加热结束的下料件采用冲压头配合模具进行冲压,使之预成型为球状;步骤S2:粗加工,冲压后形成的球状物料,中部及两侧仍有冲压余料,利用转盘引导球状物料,使之移动至磨盘中进行粗磨,经过磨盘的球状物料,表面冲压余料得以消磨,得到表面呈磨砂质感的球体;步骤S3:热处理,对粗加工后得到的球体进行渗碳淬火,将球体加热至750℃

900℃,再进行强渗碳,渗碳步骤后,再进行油淬,随后引导至冷却盘中进行冷却清洗,清洗后的洁净球体再经机械传输设备传输至转盘中;步骤S4:精加工,利用转盘将洁净球体引导至精细磨盘中,经精细磨盘磨削后的洁净球体重新引导至转盘中,重复多次磨削,刀模得到精细球体;步骤S5:抛光,使用抛光集合抛光机,对精细球体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得到高精度球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渗碳具体步骤为:将球体加热至750℃

900℃,保持碳势为0.8

1.2,进行强渗碳,维持2

2.5h;随后进行扩散,将球体加热至850℃

1000℃,碳势控制在0.5

0.8,持续1.4

2h;再进行淬火,渗碳扩散后,将温度冷却至700℃

800℃,碳势控制为0.5

0.8,保温0.5

1.5h后,将球体置入50℃

120℃的油液中淬火冷却;冷却后除油,经过清洗去除球体表面油渍,清洗液温度控制为50℃

60℃;最后回火,温度控制为160℃

220℃,回火时间为2

3.5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球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精细磨盘包括活动磨盘(1)与固定磨盘(21);所述活动磨盘(1)经外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圣赖燕利胡志凡魏联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荣威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