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493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电力系统的信息网发生故障后,获取易损性分析信息;根据易损性分析信息,获取电力系统的易损性评估结果;其中,易损性评估结果包括经济易损线路集合、电力易损线路集合和/或经济易损通信信道集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从电力网、信息网和通信信道这三部分对电力系统建立的模型,将信息网和电力网关联起来,能够真实的反映信息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作用;通过根据易损性分析信息,获取电力系统的易损性评估结果,定义新的易损性评估指标,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电力系统在信息网故障下的易损性,提升电力系统的易损性评估的准确性。的准确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传感器数量和决策单元数量大量增加,信息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电力网与信息网深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当信息网络和电力网络关联融合之后,信息网络中原有的各类安全风险也可能被引入到电力网中并严重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复杂的交互机理会使得电力网由于一次事故而引发严重的连锁故障。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容小觑。
[0003]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电网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研究电力系统的脆弱性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0004]目前研究的针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网络攻击主要有:拒绝服务攻击,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等。根据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中网络攻击的风险研究,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和几种典型网络攻击的模型,分析网络攻击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安全影响,得到电力系统的脆弱程度,从安全防御的角度来研究电力系统的脆弱性。
[0005]现有技术中,针对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电力系统的脆弱性,但是还存在以下缺点:现有分析对信息网和电力网的关联性较差,难以准确反映网络风险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现有分析存在信息网因素考虑不足、脆弱性评估指标条理不清等问题,难以准确反映信息网风险对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坏程度。
[0006]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方法,将信息网和电力网关联起来,准确反映信息网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坏程度,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更好地关联信息网和电力网,准确反映信息网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坏程度。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包括:
[0009]在电力系统的信息网发生故障后,获取易损性分析信息;其中,所述易损性分析信息包括故障控制信息和故障前后电力网信息;所述故障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信息网的控制器接收的采集矩阵信息和/或所述电力系统的电力网的执行器接收的控制矩阵信息;所述采集矩阵信息与所述电力网的模型矩阵和所述电力系统的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相对应;所述控制矩阵信息与所述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和所述信息网的模型矩阵相对应;
[0010]根据所述易损性分析信息,获取所述电力系统的易损性评估结果;其中,所述易损
性评估结果包括经济易损线路集合、电力易损线路集合和/或经济易损通信信道集合。
[0011]可选的,所述采集矩阵信息和所述控制矩阵信息均包括功率矩阵和/或线路结构矩阵。
[0012]可选的,所述采集矩阵信息和所述控制矩阵信息均包括功率矩阵时,所述采集矩阵信息中的功率矩阵所述控制矩阵信息中的功率矩阵其中,i为所述电力网的节点数量,P
r
=P
A
οD
up
οK
up
,P
s
=P
C
οD
down
οK
down
;P
A
为所述电力网的模型矩阵中的功率矩阵,P
A
中的对角元素为节点的注入功率,P
A
中的非对角元素为支路潮流;P
C
为所述信息网的模型矩阵中的功率控制矩阵,P
C
中的对角元素为节点的功率调整量,P
C
中的非对角元素为节点间线路的功率调整量;D
up
和D
down
分别为所述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中的上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和下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D
up
和D
down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节点间线路与所述信息网存在上行数据通信信道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K
up
和K
down
分别为所述通信信道的上行数据通信信道和下行数据通信信道的故障矩阵,K
up
和K
down
中的矩阵元素为∞或1,上行数据通信信道存在故障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
[0013]可选的,所述采集矩阵信息和所述控制矩阵信息均包括线路结构矩阵时,所述采集矩阵信息中的线路结构矩阵所述控制矩阵信息中的线路结构矩
阵其中,i为所述电力网的节点数量,T
r
=T
A
οD
up
οK
up
,T
s
=T
C
οD
down
οK
down
;T
A
为所述电力网的模型矩阵中的线路结构矩阵,T
A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节点间线路连通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T
C
为所述信息网的模型矩阵中的线路结构控制矩阵,T
C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改变节点间线路为连通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D
up
和D
down
分别为所述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中的上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和下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D
up
和D
down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节点间线路与所述信息网存在上行数据通信信道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K
up
和K
down
分别为所述通信信道的上行数据通信信道和下行数据通信信道的故障矩阵,K
up
和K
down
中的矩阵元素为∞或1,上行数据通信信道存在故障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
[0014]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易损性分析信息,获取所述电力系统的易损性评估结果,包括:
[0015]根据所述故障前后电力网信息,确定故障损坏程度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损坏程度包括电力损坏程度和/或经济损失程度;
[0016]根据所述故障损坏程度信息和所述故障控制信息,获取所述电力系统的易损性评估结果。
[0017]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故障前后电力网信息,确定故障损坏程度信息,包括:
[0018]利用确定所述电力损坏程度;其中,ω
D
为所述电力损坏程度,V
P
和V

P
分别为所述故障前后电力网信息中故障前和故障后的节点数,E
P
和E

P
分别为所述故障前后电力网信息中故障前和故障后的支路数;
[0019]利用确定所述经济损失程度;其中,ω
C
为所述经济损失程度,P
O
和P

O
分别为所述故障前后电力网信息中所述电力网的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电力系统的信息网发生故障后,获取易损性分析信息;其中,所述易损性分析信息包括故障控制信息和故障前后电力网信息;所述故障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信息网的控制器接收的采集矩阵信息和/或所述电力系统的电力网的执行器接收的控制矩阵信息;所述采集矩阵信息与所述电力网的模型矩阵和所述电力系统的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相对应;所述控制矩阵信息与所述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和所述信息网的模型矩阵相对应;根据所述易损性分析信息,获取所述电力系统的易损性评估结果;其中,所述易损性评估结果包括经济易损线路集合、电力易损线路集合和/或经济易损通信信道集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矩阵信息和所述控制矩阵信息均包括功率矩阵和/或线路结构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矩阵信息和所述控制矩阵信息均包括功率矩阵时,所述采集矩阵信息中的功率矩阵所述控制矩阵信息中的功率矩阵其中,i为所述电力网的节点数量,为所述电力网的节点数量,P
A
为所述电力网的模型矩阵中的功率矩阵,P
A
中的对角元素为节点的注入功率,P
A
中的非对角元素为支路潮流;P
C
为所述信息网的模型矩阵中的功率控制矩阵,P
C
中的对角元素为节点的功率调整量,P
C
中的非对角元素为节点间线路的功率调整量;D
up
和D
down
分别为所述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中的上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和下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D
up
和D
down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节点间线路与所述信息网存在上行数据通信信道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K
up
和K
down
分别为所述通信信道的上行数据通信信道和下行数据通信信道的故障矩阵,K
up
和K
down
中的矩阵元素为∞或1,上行数据通信信道存在故障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的易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矩阵信息和所述控制矩阵信息均包括线路结构矩阵时,所述采集矩阵信息中的线路结构矩阵
所述控制矩阵信息中的线路结构矩阵其中,i为所述电力网的节点数量,i为所述电力网的节点数量,T
A
为所述电力网的模型矩阵中的线路结构矩阵,T
A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节点间线路连通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T
C
为所述信息网的模型矩阵中的线路结构控制矩阵,T
C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改变节点间线路为连通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D
up
和D
down
分别为所述通信信道的模型矩阵中的上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和下行数据通信信道矩阵,D
up
和D
down
中的矩阵元素为0或1,节点间线路与所述信息网存在上行数据通信信道时对应的矩阵元素为1;K
up
和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赛赛任传伦崔军张先国刘晓影乌吉斯古楞王明琛谭震孟祥頔汤霄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