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80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IM应用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包括:主服务器;共享模块;联网模块;读写模块;若干子服务器;若干身份验证模块;其中:主服务器与共享模块相互连接;共享模块与联网模块相互连接;联网模块与读写模块相互连接;子服务器均与读写模块相互连接;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均与子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身份验证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短信验证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服务器、共享模块、联网模块、读写模块、若干子服务器、身份验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短信验证模块,使其具有平台共享、便于共享、双用模式、信息防盗功能。信息防盗功能。信息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IM应用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综合体。
[0003]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0004]现有技术中的CIM应用平台通常只存在单个服务器,所以目前的CIM应用平台大多只是单机使用模式,而单机使用模式则会出现不便于共享数据的情况,而在多人协同办公时,则需要通过传输文件或拷贝的方式实现共享数据,使用起来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CIM应用平台通常只存在单个服务器,所以目前的CIM应用平台大多只是单机使用模式,而单机使用模式则会出现不便于共享数据的情况,而在多人协同办公时,则需要通过传输文件或拷贝的方式实现共享数据,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设计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包括:
[0008]主服务器;
[0009]共享模块;
[0010]联网模块;
[0011]读写模块;
[0012]若干子服务器;
[0013]若干身份验证模块;
[0014]其中:
[0015]所述主服务器与共享模块相互连接;
[0016]所述共享模块与联网模块相互连接;
[0017]所述联网模块与读写模块相互连接;
[0018]所述子服务器均与读写模块相互连接;
[0019]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均与子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
[0021]人脸识别模块;
[0022]指纹验证模块;
[0023]短信验证模块。
[0024]优选的,所述主服务器包括:
[0025]第一CIM系统;
[0026]CIM数据库;
[0027]主处理器。
[0028]优选的,所述第一CIM系统包括:
[0029]第一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0030]第一基础设施信息模型系统;
[0031]第一地理信息模型系统。
[0032]优选的,所述子服务器包括:
[0033]第二CIM系统;
[0034]子处理器。
[0035]优选的,所述第二CIM系统包括:
[0036]第二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0037]第二基础设施信息模型系统;
[0038]第二地理信息模型系统。
[0039]优选的,所述读写模块:
[0040]可用于读取子服务器的数据信息;
[0041]可用于将数据信息写入子服务器;
[0042]可用于与所述联网模块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0043]优选的,所述联网模块用于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
[0044]优选的,所述共享模块:
[0045]用于归纳各个子服务器发出的数据信息;
[0046]用于向各个子服务器分配数据信息。
[004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有益效果在于:
[0048](1)、通过设置主服务器、共享模块、联网模块、读写模块、若干子服务器,使其具有平台共享、便于共享功能,便于多人之间协同办公,无需通过进行文件传输和拷贝的方式进行共享,可直接在平台内进行数据共享,便于使用。
[0049](2)、通过设置子服务器、身份验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短信验证模块,使其具有双用模式、信息防盗功能,可进行单机办公或多人协同办公。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身份验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主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子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55]参照图1

4,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包括:
[0056]主服务器;
[0057]主服务器包括:
[0058]第一CIM系统、CIM数据库、主处理器;
[0059]第一CIM系统包括:
[0060]第一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0061]第一基础设施信息模型系统;
[0062]第一地理信息模型系统;
[0063]共享模块;
[0064]共享模块可用于归纳各个子服务器发出的数据信息;
[0065]共享模块可用于向各个子服务器分配数据信息;
[0066]联网模块,联网模块用于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
[0067]读写模块;
[0068]读写模块可用于读取子服务器的数据信息;
[0069]读写模块可用于将数据信息写入子服务器;
[0070]读写模块可用于与联网模块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0071]若干子服务器;
[0072]子服务器包括:
[0073]第二CIM系统、子处理器;
[0074]第二CIM系统包括:
[0075]第二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0076]第二基础设施信息模型系统;
[0077]第二地理信息模型系统;
[0078]若干身份验证模块;
[0079]身份验证模块包括:
[0080]人脸识别模块;
[0081]指纹验证模块;
[0082]短信验证模块。
[0083]其中:
[0084]主服务器与共享模块相互连接;
[0085]共享模块与联网模块相互连接;
[0086]联网模块与读写模块相互连接;
[0087]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服务器;共享模块;联网模块;读写模块;若干子服务器;若干身份验证模块;其中:所述主服务器与共享模块相互连接;所述共享模块与联网模块相互连接;所述联网模块与读写模块相互连接;所述子服务器均与读写模块相互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均与子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短信验证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服务器包括:第一CIM系统;CIM数据库;主处理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IOT技术的建筑CIM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IM系统包括:第一建筑信息模型系统;第一基础设施信息模型系统;第一地理信息模型系统。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立冯伟时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