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组件与动力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452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组件与动力输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合组件包括第一动轮、第二动轮以及过渡轮;所述第二动轮和所述过渡轮上具有相互对应的离合作用部;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接合时,所述第一动轮、第二动轮以及过渡轮通过相互卡接同步转动进行传动,以进行动力传递;在离合时,通过离合作用部的旋转导向以及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实现所述第一动轮与第二动轮的相互远离。从而,可实现动力的定向传递以及动力的单向传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所述的离合组件,可用于门体的自动开闭驱动,并在门体开闭到位后或者遭遇阻碍时,可实现动力传递分离以及自动复位。现动力传递分离以及自动复位。现动力传递分离以及自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组件与动力输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离合组件与动力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具有自动开门功能的家用电器中,如电动抽屉、电冰箱等,其中的门体通常由电机驱动齿条带动进行自动推开或关闭,以实现自动开闭门体。门体的自动开闭控制,通常由相应的按键或按钮、遥控器等实现控制,实现家居智能化,提高人们的生活体验感。
[0003]但是,电机驱动齿条开闭门体的驱动机构中,电机与齿条之间以及齿条与门体之间均为直接作用关系,致使门体在开闭时被直接顶出打开或直接回拉关闭。而由此导致的问题是,门体在开闭过程中,直接顶出或回拉门体在受到异物阻碍时不能停止动作,容易出现撞伤、夹伤等危险情况;并且,当门体受到异物卡紧而无法继续进行开闭动作时,电机仍保持在继续驱动运转状态,进而使电机会出现发热烧坏等情况,严重降低开门机构的使用寿命。此外,电机驱动齿条开闭门体的驱动机构中,驱动机构在紧急断电状态下停止后,由于啮合传动的力矩效应以及电机的反向自锁功能等原因,门体不能被轻易复位,保持在半开状态的门体容易被刮碰,需使用较大力气或借用工具情况下才能使门体进行关闭复位或拉开,但这容易损坏门体及开门驱动机构,进而容易造成整体家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家电的开门驱动机构存在开闭门体存在安全隐患、遇阻时容易烧坏电机,同时在紧急断电状态下难以复位从而使门体和开关门机构均容易受损、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组件。该离合组件可实现动力的导向传递,以进行定向打开或关闭门体的动力的传动。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输出装置,该动力输出装置包含上述的离合组件,可实现动力的定向输出,并可实现驱动件的保护以及遇阻时的自动复位,使用安全性高。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离合组件,包括第一动轮、第二动轮以及过渡轮;所述第二动轮上具有第一离合作用部,所述过渡轮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离合作用部对应的第二离合作用部;且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8]所述第二动轮相对所述过渡轮旋转时,所述第一离合作用部与所述第二离合作用部相互作用并驱使所述第二动轮移动靠近所述第一动轮,进入接合状态;接合时,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及所述过渡轮作用连接,进行同步转动;且接合后,所述第二动轮相对所述过渡轮反向旋转时,所述第二动轮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移动远离所述第一动轮,进入分离状态。
[000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作用部包括离合槽,所述离合槽的第一边和第
二边均具有斜面;所述第二离合作用部包括离合凸台;
[0010]所述离合凸台伸入至所述离合槽内,且所述第二动轮相对所述过渡轮旋转时,所述离合凸台可在所述斜面上滑行移动。
[001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动轮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动轮凸起并贯通所述第一动轮的第一卡接台;所述第一动轮上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卡接台对应;在所述第一卡接台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卡接作用下,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之间实现传动。
[001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离合组件,所述过渡轮安装在箍紧圈上,所述箍紧圈与所述过渡轮之间设置有阻尼件,用于阻止所述过渡轮与所述箍紧圈之间的相对旋转。
[001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离合组件,所述过渡轮上具有第二卡接台,所述第一动轮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接台对应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接合后,所述第二卡接台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所述过渡轮与所述第一动轮之间实现传动。
[001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离合组件,所述第一动轮上具有第三卡接台,所述过渡轮上具有与所述第三卡接台对应的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接合后,所述第三卡接台与所述第三卡接槽卡接,所述过渡轮与所述第一动轮之间实现传动。
[0015]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驱动件、离合组件、传动轮以及外挂齿轮;所述离合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离合组件;
[0016]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动轮驱动连接,可驱使所述第一动轮旋转;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接合时,所述第二动轮与所述传动轮卡接,可带动所述传动轮旋转;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外挂齿轮传动连接,可带动所述外挂齿轮旋转。
[001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挂齿轮装配在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上装配有行星齿轮,所述传动轮上具有太阳轮部;所述太阳轮部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连接。
[001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轮上具有斜齿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蜗杆与所述第一动轮的斜齿部啮合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动轮旋转。
[001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传动轮外接有运动方向检测单元;所述运动方向检测单元包括检测齿轮、感应触发件以及检测传感器;
[0020]所述传动轮上具有外齿部,所述外齿部与所述检测齿轮啮合连接,以带动所述检测齿轮旋转;所述感应触发件连接在所述检测齿轮上,并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对应;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驱动件作用连接。
[002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到位触发器;所述到位触发器与所述驱动件作用连接,且所述第二动轮在移动远离所述第一动轮到位时,所述第二动轮触发所述到位触发器,所述驱动件停止运转或改变运动状态。
[002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到位触发器与所述第二动轮之间设置有触臂;所述第二动轮在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动轮过程中,可带动所述触臂移动,且在所述第二动轮移动远离所述第一动轮到位时,带动所述触臂触发所述到位触发器。
[002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所述驱动件的供电电路上
设置有断电保护电容。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的离合组件,在动轮以及过渡轮上设置相应的离合作用部,使动轮与过渡轮相对旋转时而致使动轮进入动力输出的接合状态。在接合时,两个动轮以及过渡轮通过相互卡接同步转动进行传动,以进行动力传递;在离合时,通过动轮与过渡轮之间离合作用部的旋转导向以及复位弹簧的作用,实现两个动轮的相互远离而致使动力传递处于分离状态,断开动力传递。从而,可实现动力的定向传递以及动力的单向传递。其中,动轮上的离合作用部的离合槽上有两个方向上的斜面,在不同的接合传动方向下,可实现不同方向的动力的定向传递,以满足动力的正反向输出需求。
[0026]本技术的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所述的离合组件,可用于门体的自动开闭驱动。其中,在门体开闭到位后或者遭遇阻碍时,驱动件可输出反向动力,使离合组件的动轮进行动力传递分离,避免电机持续空转而烧坏;或者,可进一步在离合槽的反转方向上实现重新接合以进行反向传动,驱动门体反向自动复位,以进行闭合或打开,实现门体遇阻时的自动开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轮、第二动轮以及过渡轮;所述第二动轮上具有第一离合作用部,所述过渡轮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离合作用部对应的第二离合作用部;且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动轮相对所述过渡轮旋转时,所述第一离合作用部与所述第二离合作用部相互作用并驱使所述第二动轮移动靠近所述第一动轮,进入接合状态;接合时,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及所述过渡轮作用连接,进行同步转动;且接合后,所述第二动轮相对所述过渡轮反向旋转时,所述第二动轮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移动远离所述第一动轮,进入分离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作用部包括离合槽,所述离合槽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均具有斜面;所述第二离合作用部包括离合凸台;所述离合凸台伸入至所述离合槽内,且所述第二动轮相对所述过渡轮旋转时,所述离合凸台可在所述斜面上滑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轮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动轮凸起并贯通所述第一动轮的第一卡接台;所述第一动轮上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卡接台对应;在所述第一卡接台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卡接作用下,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之间实现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安装在箍紧圈上,所述箍紧圈与所述过渡轮之间设置有阻尼件,用于阻止所述过渡轮与所述箍紧圈之间的相对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上具有第二卡接台,所述第一动轮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接台对应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接合后,所述第二卡接台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所述过渡轮与所述第一动轮之间实现传动。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轮上具有第三卡接台,所述过渡轮上具有与所述第三卡接台对应的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二动轮接合后,所述第三卡接台与所述第三卡接槽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镇庄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仝达产品开发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