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属于彩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盘的直径大,在拉坯成型、进入窑炉烧制上简便,成品率高,耐冲击性能好,脱稿刻画线条流畅,可以良好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玻璃纤维填充黄胶泥,可产生塑性移动,从而将负荷传递到纤维上,由纤维来承担负荷,缓解彩陶大盘在烧制、使用时的外力冲击,聚合物陶瓷前驱体,填充生成硅基陶瓷,进一步提高补充提高彩陶大盘的强度,并且使玻璃纤维粉粘结固定,并保护纤维,使之处于稳定状态。彩陶大盘具有高强度与较高弹性模量,适用于工艺品礼器及大型餐饮等。适用于工艺品礼器及大型餐饮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彩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界首彩陶在隋唐时期,继承了唐三彩遗风,其釉色呈现黄、褐、绿三色。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纹饰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目前巨型瓷盘在海鲜、火锅、凉菜、熟食、吃播等餐饮领域大受欢迎。在中国古代传统饮食文化中,日常餐饮是不用如此尺寸巨大的盘子的。元代景德镇开始生产元青花,出口到中东地区,这时才开始出现大盘,有的尺寸竟然超过100cm,这是符合西方国家的餐饮习惯的,龙泉窑在元代也开始制作大盘并出口,如元龙泉窑青釉刻花大盘。同时,自古至今,陶瓷大盘有礼器的作用,有着聚宝、友善、包容的含义,至今仍作为商务办公、建筑装饰、竣工纪念等的工艺品礼器使用。元明之际,中国外销瓷器以龙泉青瓷为大宗,其次为景德镇青花。元景德镇开创的青花大盘符合国外客户的需求,如十六世纪抄本插图《杂货商与密探》所绘陶瓷大盘。《明史》有记载:“今拟凡祭器皆用瓷,其式皆仿古簋簠登豆,唯笾以竹。诏从之。”既然为祭祀所用,则当然需要大盘。《大明会典》卷二十八中“圆丘第一陈设图”有注:“登铏用瓷碗代簋簠登豆用磁盘代凡坛庙同。”也就是说祭粑之中盛放牺牲用的礼器就是大盘,例如,明嘉靖景德镇窑黄地青花勾莲龙纹大盘。郑和船队还附带订烧的大量陶瓷大盘作为国礼而七下西洋。“红韵
‑
环绕飞扬”大盘作为国礼赠于国际奥委员会。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更有更大盘,器形之巨尤胜过元代。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元代青花大盘,口径多在30~40厘米,超过45厘米的比较少见。即使是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完整器中,大盘口径也仅在46厘米左右,可见巨型的大盘烧造难度很大,有些破损也是无法克服的,即便是进古代贡的合格产品中,也在所难免。大盘不耐冲击,大的更难保存。目前市场上,包括界首彩陶在内,未有彩陶大盘的产品及相应技术。CN204870296U一种具有麦秆画的黑陶盘所述麦秆画镶嵌或粘贴在黑陶盘上,但难以依靠其制备彩陶大盘。盘的直径越大,使得不论是在拉坯成型、还是进入窑炉烧制上风险性都很大。反之来说,就是成品率低,耐冲击性能不好,无法良好使用。作为工艺品,界首彩陶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开发一种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
[0004]一种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它包括彩陶生产的常规的制坯方法即轮机式手工拉黄胶泥成坯,按照传统方法制备坯胎,黄黏土俗称黄胶泥,为可塑性软质粘土,由黄泛沉积而成,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就是黄胶泥,通常被称之为“黄河淤”。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粘土,其可塑性,柔韧性、延展性和粘性都相当好,是极佳的制陶原料。用这种胶泥烧制出的陶器胎质细腻,胎体厚重。
[0005]陶器是一种坯体不透明的多孔、非玻璃质物品,表面粗糙而具有吸收性。当黄胶泥成坯素烧得大盘干坯,能够吸收聚合物前驱体聚氮硅烷,填充其内部孔隙,补充其强度。
[0006]还包括如下步骤:(1)调节黄胶泥成坯含水率达到6~7%,素烧得大盘干坯,配制质量浓度为45%~60%的聚合物陶瓷前驱体正己烷溶液,搅拌均匀,制备成浸渍液;(2)将大盘干坯放入密闭模具中,抽真空30~60min,然后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浸渍液在室温下转移至密闭模具中,真空浸渍60~120min,将浸渍后的大盘干坯从密闭模具中取出,60℃条件下干燥10~12h;(3)将步骤(2)干燥后的大盘干坯于氮气气氛下以4~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85~220℃,固化交联60~180min,然后继续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200~1400℃,高温裂解0.5~1h,裂解完毕后以4~5℃/min的速率降至室温,得大盘素坯;(4)在大盘素坯胎体表面上施酱粉化妆土和一层白色化妆土后进行剔画,再入窑二烧,即得彩陶大盘。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素烧工艺为从35℃升温至800℃,升温速度为4℃/min,800℃下6~8h后,随炉冷却至25℃。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黄胶泥坯中含有质量分数8~10%的细度800目短切玻璃纤维粉。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入窑二烧工艺为25℃至200℃升温时间为0.5h,200
‑
1100℃升温速度为5℃/min,1100℃保温1~2h,随炉冷却至25℃。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聚合物陶瓷前驱体为聚硅氮烷。
[0011]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玻璃纤维填充黄胶泥,在共同组成的大盘干坯乃至彩陶大盘中,以较低模量与强度的黄胶泥大盘干坯基体,用较高模量与强度的玻璃纤维粉增强,基体在应力作用下可产生塑性移动,从而将负荷传递到纤维上,由纤维来承担负荷,缓解彩陶大盘在烧制、使用时的外力冲击,聚硅氮烷,其低分子量组分含量很低,作为聚合物陶瓷组分的前驱体,用于黄胶泥大盘干坯基体的浸渍或渗透工艺,填充生成硅基陶瓷,进一步提高补充彩陶大盘的强度,使并且使玻璃纤维粉粘结固定,并保护纤维,使之处于稳定状态。彩陶大盘具有高强度与较高弹性模量。采用有机粉末釉喷涂,有机釉料固化在彩陶大盘的表面,成本低、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烧结,釉色图案与色彩可以设计定制,颜色丰富,且图案可印刷。
[0012]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盘的直径大,在拉坯成型、进入窑炉烧制上简便。成品率高,耐冲击性能好,可以良好使用,适用于工艺品礼器及大型餐饮等。尤其是较轻的重量、良好的硬度、高压和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抗冲击性等特点延长了彩陶大盘的使用寿命,并避免了传统工艺大盘的烧造及应用缺陷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照传统方法制备坯胎,和泥:把水倒在盆子里,将粉末状的黄胶泥、短切玻璃纤维粉搅和,清水和泥的比例为1:2,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要恰到好处,干了易裂,湿了难捏。然后在板上不停地揉,揉搓好的泥团放在阴凉处,用布盖上,防止泥团里的水分流失。界首田营镇陶庄湖黄河淤泥变成软硬适中的泥料再练泥:把泥料练得均匀一致,不含空气,
主轴转速23rpm,机器练泥用真空练泥机TC
‑
250,负压
‑
0.09MPa,后揉泥,把练好的泥揉成大小合适的泥块,拉坯机拉坯:通过用手带塑胶手套定圆心,中心开孔,提拉成圆筒形,提拉坯壁,扩展盘壁,修整形体及口沿、底部、坯壁,切割坯体,取坯,在坯体底足内或其他部位打上落款,通过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黄胶泥坯中含有质量分数10%的杭州高科细度800目短切玻璃纤维粉,调节黄胶泥成坯含水率达到7%,素烧得大盘干坯,从35℃升温至800℃,升温速度为4℃/min,800℃下8h后,随炉冷却至25℃;其次、(1)配制质量浓度为60%的浙江清瓷T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陶大盘的生产工艺,包括彩陶生产的常规的制坯方法即轮机式手工拉黄胶泥成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1)调节黄胶泥成坯含水率达到6~7%,素烧得大盘干坯,配制质量浓度为45%~60%的聚合物陶瓷前驱体正己烷溶液,搅拌均匀,制备成浸渍液;(2)将大盘干坯放入密闭模具中,抽真空30~60min,然后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浸渍液在室温下转移至密闭模具中,真空浸渍60~120min,将浸渍后的大盘干坯从密闭模具中取出,60℃条件下干燥10~12h;(3)将步骤(2)干燥后的大盘干坯于氮气气氛下以4~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85~220℃,固化交联60~180min,然后继续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200~1400℃,高温裂解0.5~1h,裂解完毕后以4~5℃/min的速率降至室温,得大盘素坯;(4)在大盘素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振亚,卢华,卢莉华,卢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卢莉华彩陶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