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换向一体式手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49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9
一种前置换向一体式手电泵,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供油路线的设计,能够解决漏油现象的前置换向一体式手电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电机以及电机的机械偏心注油机构、油箱,机械偏心注油机构和油箱均与油路系统连通;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通过缸体吸油管路与电动吸油管连通,电动吸油管通过管路与电动吸油油路连通,电动吸油油路与手动吸油油路连通,手动吸油油路通过电动吸油管路与油箱连通,手动吸油油路与打压油路连通,手动吸油油路内径小于打压油路内径,打压油路分别与三个油路相连通。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减小,减少了安装空间,不会产生密封失效、漏油等现象,经过实践,在使用过程中,基本能够达到10000次以上,甚至更多,节省大量的成本。节省大量的成本。节省大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置换向一体式手电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举升驾驶室时有的需要向举升缸内冲油的手动泵,现有手动泵由于结构不合理,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并且在使用大约5000次时就会产生漏油、举升无力等缺陷,而且在较高(零上40℃)或者较低(零下80℃)温度时,就会受结构影响产生密封效果失效,这些缺点严重影响整车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供油路线的设计,能够解决漏油现象的前置换向一体式手电泵。
[0004]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机以及电机的机械偏心注油机构、油箱,机械偏心注油机构和油箱均与油路系统连通;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通过缸体吸油管路与电动吸油管连通,电动吸油管通过管路与电动吸油油路连通,电动吸油油路与手动吸油油路连通,手动吸油油路通过电动吸油管路与油箱连通,手动吸油油路与打压油路连通,手动吸油油路内径小于打压油路内径,在打压油路内有打压钢珠,打压油路分别与三个油路相连通,三个油路分别是电动打压进油油路、打压换向油路、打压缸筒;第一路:电动打压进油油路与电动打压工艺油路连通,电动打压工艺油路与电动打压管路连通,电动打压管路通过缸体打压油路与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连通;第二路:打压换向油路与单向阀油路连通,打压换向油路内径小于单向阀油路内径,在单向阀油路内有单向阀钢珠和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弹簧一端顶在单向阀钢珠,另一端顶在单向阀油路底端的油封上;单向阀油路通过换向进油油路、下降阀芯塞内部的下降阀芯塞油路、换向阀下降油路与换向阀内部的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连通;第三路:在打压缸筒内有活塞杆,活塞杆将打压缸筒分隔成上下两个腔,活塞杆内部有手动溢流阀油路,手动溢流阀油路通过活塞杆溢流进油油路与打压缸筒的下腔连通,活塞杆溢流进油油路内径小于手动溢流阀油路内径,在手动溢流阀油路内有手动溢流阀钢珠,手动溢流阀顶锥一端顶在手动溢流阀钢珠上,另一端插在手动溢流阀弹簧底端内部,手动溢流阀弹簧的顶端顶在手动溢流阀螺塞上,手动溢流阀螺塞内有通孔,手动溢流阀油路通过手动溢流阀螺塞内的通孔与打压缸筒的上腔连通;在活塞杆的侧壁上开有活塞杆限位槽,凸轮端部插接在活塞杆限位槽内;在油路系统与油箱连接的壁上开有打压限位槽,打压限位槽为弧形,凸轮中部置于打压限位槽内,凸轮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手动转臂连接;在打压缸筒上端通过安全阀安装孔安装有安全阀,安全阀内部的安全阀排气孔与打压缸筒的上腔连通;上升管接头通过举升油路、换向举升油路、举升阀芯塞内部的举升阀芯塞油路、换
向阀举升油路与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连通;下降管接头通过下降油路、换向下降油路与回油间隙连通,回油间隙是换向阀与油路系统内壁之间的密闭间隙;回油间隙通过上回油油路、下回油油路、回油孔与油箱连通;电动打压管路通过电动溢油油路连通有电动溢油机构,电动溢油机构:电动溢油油路与电动溢流油路连通,电动溢油油路内径小于电动溢流油路内径,在电动溢流油路内有电动溢流阀钢珠,电动溢流阀顶锥上端顶在电动溢流阀钢珠上,下端插在电动溢流阀弹簧上端内部,电动溢流阀弹簧的下端顶在电动溢流油路底端的油封上;电动溢流油路通过电动溢流阀回油管与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连通。
[000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减小,减少了安装空间,不会产生密封失效、漏油等现象,经过实践,在使用过程中,基本能够达到10000次以上,甚至更多,节省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立体效果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A

A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换向阀连接或连通部分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B

B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图8的E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0是去掉电机以及机械偏心注油机构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机2以及电机2的机械偏心注油机构、油箱8,机械偏心注油机构和油箱8均与油路系统1连通;电机2以及电机2的机械偏心注油机构这是申请人单位以前申请专利的一部分(所以仅仅在图10中给出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59的示意图),由于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是手动和电动联合使用,所以,为了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手动部分油路对接等,仅仅是将电动部分的油路进行的改进。
[0008]电机2以及电机2的机械偏心注油机构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59通过缸体吸油管路50与电动吸油管13连通,电动吸油管13通过管路与电动吸油油路12连通,电动吸油油路12与手动吸油油路14连通,手动吸油油路14通过电动吸油管路27与油箱8连通,手动吸油油路14与打压油路16连通,手动吸油油路14内径小于打压油路16内径,在打压油路16内有打压钢珠15,打压油路16分别与三个油路相连通,三个油路分别是电动打压进油油路10、打压换向油路18、打压缸筒45。
[0009]第一路:电动打压进油油路10与电动打压工艺油路9连通,电动打压工艺油路9与电动打压管路11连通,电动打压管路11通过缸体打压油路52与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59连通。
[0010]第二路:打压换向油路18与单向阀油路22连通,打压换向油路18内径小于单向阀油路22内径,在单向阀油路22内有单向阀钢珠19和单向阀弹簧20,单向阀弹簧20一端顶在单向阀钢珠19,另一端顶在单向阀油路22底端的油封上;单向阀油路22通过换向进油油路21、下降阀芯塞34内部的下降阀芯塞油路35、换向阀下降油路36与换向阀5内部的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29连通。
[0011]第三路:在打压缸筒45内有活塞杆49,活塞杆49将打压缸筒45分隔成上下两个腔,活塞杆49内部有手动溢流阀油路47,手动溢流阀油路47通过活塞杆溢流进油油路46与打压缸筒45的下腔连通,活塞杆溢流进油油路46内径小于手动溢流阀油路47内径,在手动溢流阀油路47内有手动溢流阀钢珠44,手动溢流阀顶锥48一端顶在手动溢流阀钢珠44上,另一端插在手动溢流阀弹簧43底端内部,手动溢流阀弹簧43的顶端顶在手动溢流阀螺塞42上,手动溢流阀螺塞42内有通孔,手动溢流阀油路47通过手动溢流阀螺塞42内的通孔与打压缸筒45的上腔连通。
[0012]在活塞杆49的侧壁上开有活塞杆限位槽41,凸轮37端部插接在活塞杆限位槽41内。
[0013]在油路系统1与油箱8连接的壁上开有打压限位槽40,打压限位槽40为弧形,凸轮37中部置于打压限位槽40内,凸轮37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手动转臂4连接。
[0014]手动转臂4和凸轮37的是通过连接臂连接的,凸轮37以手动转臂4为圆心进行往复转动,但由于凸轮37置于打压限位槽40内,所以,凸轮37的往复摆动(转动)仅仅是在打压限位槽40设定的弧度内往复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带着活塞杆49在打压缸筒45内上下移动。
[0015]在打压缸筒45上端通过安全阀安装孔39安装有安全阀3,安全阀3内部的安全阀排气孔38与打压缸筒45的上腔连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置换向一体式手电泵,包括电机(2)以及电机(2)的机械偏心注油机构、油箱(8),其特征在于:机械偏心注油机构和油箱(8)均与油路系统(1)连通;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59)通过缸体吸油管路(50)与电动吸油管(13)连通,电动吸油管(13)通过管路与电动吸油油路(12)连通,电动吸油油路(12)与手动吸油油路(14)连通,手动吸油油路(14)通过电动吸油管路(27)与油箱(8)连通,手动吸油油路(14)与打压油路(16)连通,手动吸油油路(14)内径小于打压油路(16)内径,在打压油路(16)内有打压钢珠(15),打压油路(16)分别与三个油路相连通,三个油路分别是电动打压进油油路(10)、打压换向油路(18)、打压缸筒(45);第一路:电动打压进油油路(10)与电动打压工艺油路(9)连通,电动打压工艺油路(9)与电动打压管路(11)连通,电动打压管路(11)通过缸体打压油路(52)与机械偏心注油机构的吸油油槽(59)连通;第二路:打压换向油路(18)与单向阀油路(22)连通,打压换向油路(18)内径小于单向阀油路(22)内径,在单向阀油路(22)内有单向阀钢珠(19)和单向阀弹簧(20),单向阀弹簧(20)一端顶在单向阀钢珠(19),另一端顶在单向阀油路(22)底端的油封上;单向阀油路(22)通过换向进油油路(21)、下降阀芯塞(34)内部的下降阀芯塞油路(35)、换向阀下降油路(36)与换向阀(5)内部的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29)连通;第三路:在打压缸筒(45)内有活塞杆(49),活塞杆(49)将打压缸筒(45)分隔成上下两个腔,活塞杆(49)内部有手动溢流阀油路(47),手动溢流阀油路(47)通过活塞杆溢流进油油路(46)与打压缸筒(45)的下腔连通,活塞杆溢流进油油路(46)内径小于手动溢流阀油路(47)内径,在手动溢流阀油路(47)内有手动溢流阀钢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旭李丹闫松张海铎丁连生姜大野夏振雷陈亮刘相东赵灵毓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