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包括进油管、蜗壳、叶轮和泄油槽,进油管联通蜗壳;叶轮包括叶片、旋轴和设置在旋轴端部的转速槽,叶片包括扇叶和设置在扇叶上的吸附层,在正对转速槽位置设置转速计,通过转速计和转速槽计量叶轮的角速度;泄油槽包括泄油屉和与泄油屉固定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与蜗壳可活动连接,通过调节杆调节泄油屉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具有吸附层的扇叶结构的叶轮对回油介质中的细小气泡进行吸附,并通过叶轮对落下的回油进行动能吸收以降低回油介质的速度,再通过泄油屉将回油导入液面,可有效降低回油冲击造成的细小气泡,并可通过叶轮的相对角速度,计算出回油的实际流量。计算出回油的实际流量。计算出回油的实际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稀油气泡消除
,尤其涉及一种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火电行业中所使用的大型转机往往会采用稀油进行润滑,或是用稀油作为液压动力的介质,稀油站作为大型转机的附属设备已是标配,但稀油站常会因为油位过低,吸油管过浅,吸油、回油管路距离过近且没有采取隔离措施,又或者回油冲击等因素,造成大量的细小空气泡沫混杂于介质中,并通过泵送入到管路及设备中,会造成设备的润滑不良,加剧液压元件的磨损,并且油质中的气泡所含有的氧气会加速油质和元件的氧化,且油质中气泡经高压后破裂产生的压力冲击还会使油泵元件出现气蚀现象。
[0003]现有的对油站中介质进行消气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油泵处设置排气阀,每次启动前提前排空一次,该方法需要人工手动提前对油泵进行排空,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也无法对油箱内的油中的细小气泡进行清除;另一种方法是在回油处加设滤纸进行吸附,滤纸的吸附对细小气泡效果明显,但是会增加回油的阻力,可能会导致回油不畅,且通过滤纸的油仍会和油站液位面形成冲击,造成气泡再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在降低油质中蕴含气泡的同时,对回油流量进行精准的测量与计算,并最终得出较准确的回油流量。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包括:
[0007]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蜗壳;
[0008]所述蜗壳,所述蜗壳上开设泄油槽口和旋轴孔,所述泄油槽口设置在所述蜗壳下端部;
[0009]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叶片、旋轴和设置在所述旋轴端部的转速槽,所述叶片包括扇叶和设置在所述扇叶上的吸附层,在正对所述转速槽位置设置转速计,通过所述转速计和所述转速槽计量所述叶轮的角速度;
[0010]泄油槽,所述泄油槽包括泄油屉和与所述泄油屉固定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蜗壳可活动连接,通过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泄油屉的角度。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包括无纺纤维层和滤纸层,所述滤纸层设置在所述扇叶和所述无纺纤维层之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上还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进油孔联通所述蜗壳。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速槽设置为一周由深至浅的凹槽。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轴穿过所述旋轴孔将所述叶轮安装到所述蜗壳内。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油经所述进油管进入所述蜗壳后冲击所述叶轮,所述回油的动能转化为所述叶轮的角动能使得所述回油的速度降低后从所述泄油屉进入油箱。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叶轮的角速度计算回油量。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的伸出端开设使调节臂穿入的孔,角度指示器固定在所述调节杆上,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臂并结合所述角度指示器确定所述泄油屉的角度。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泄油屉的所述角度的调节使得不同粘度的回油进入油箱液面的末速度保持在冲击临界速度以下。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油屉为矩形流道。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吸附层的扇叶结构的叶轮对回油介质中的细小气泡进行吸附,并通过叶轮对落下的回油进行动能吸收以降低回油介质的速度,再通过泄油屉将回油导入液面,可有效降低回油冲击造成的细小气泡,并可通过叶轮的相对角速度,计算出回油的实际流量。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吸附性材料吸附回油介质中气泡,并通过叶轮的动能转换吸收降低回油介质的速度,最终通过可调角度的泄油屉,将回油介质的汇流速度降低至冲击临界速度以下,达到消除回油介质中细小气泡,并避免其再生的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臂与角度指示器配合,针对不同粘度的回油介质调节泄油屉的角度使得不同粘度的回油进入油箱液面的末速度保持在冲击临界速度以下,避免了因冲击造成的气泡再生,具有广泛的粘度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站回油计量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叶轮的转动角及直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叶片与设置在叶片上的吸附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泄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泄油屉角度调节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进油管1;
[0034]蜗壳2、进油孔21、泄油槽口22、旋轴孔23;
[0035]叶轮3、叶片31、无纺纤维层311、滤纸层312、扇叶313、旋轴32、转速槽33;
[0036]泄油槽4、泄油屉41、调节杆42;
[0037]角度指示器5;
[0038]调节臂6;
[0039]转速计7。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1]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
[0042]如图1
‑
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包括进油管1、蜗壳2、叶轮3、进油槽、角度指示器5、调节臂6和转速计7。
[0043]进油管1相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是进油管路,相对于成套的应用设备而言,是整个油系统的回油管路。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油管1为304材质的不锈钢管。可以理解的是,进油管1还可以为其他合适材质。进油管1的内径记为R,进油管1内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定。
[0044]进油管1联通蜗壳2,回油经进油管1进入蜗壳2。具体为,蜗壳2上开设有进油孔21,进油管1通过进油孔21联通蜗壳2。
[0045]在一些实施例中,蜗壳2为304不锈钢材质,在本专利技术中蜗壳2起到支撑叶轮3和暂存回油介质的作用。
[0046]在蜗壳2上开设泄油槽口22和旋轴孔23,泄油槽口22设置在蜗壳2下端部。旋轴孔23用于安装旋轴32,泄油槽口22用于安装泄油槽4,可以理解的是,泄油槽口22设置在蜗壳2下端部以便于回油通过泄油槽4流入油箱。
[0047]叶轮3包括叶片31、旋轴32和设置在旋轴32端部的转速槽33。
[0048]其中,叶片31包括扇叶313和设置在扇叶313上的吸附层。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消除稀油气泡的油站回油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蜗壳;所述蜗壳,所述蜗壳上开设泄油槽口和旋轴孔,所述泄油槽口设置在所述蜗壳下端部;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叶片、旋轴和设置在所述旋轴端部的转速槽,所述叶片包括扇叶和设置在所述扇叶上的吸附层,在正对所述转速槽位置设置转速计,通过所述转速计和所述转速槽计量所述叶轮的角速度;泄油槽,所述泄油槽包括泄油屉和与所述泄油屉固定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蜗壳可活动连接,通过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泄油屉的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包括无纺纤维层和滤纸层,所述滤纸层设置在所述扇叶和所述无纺纤维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上还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进油孔联通所述蜗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鑫,董玉贵,程千祥,方光强,石清鑫,高国栋,孙大伟,陈得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