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20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及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结构包括与轮罩边梁相连的侧围连接板,与侧围连接板相连的A柱,以及与A柱相连的门槛梁;侧围连接板上设有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上连接臂与A柱的上部相连,下连接臂与A柱的下部以及门槛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结构,通过在侧围连接板上设置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并使上连接臂与A柱的上部相连,下连接臂与A柱的下部以及门槛梁相连,不仅可提高车身侧部结构的强度和扭转刚度,同时也可使碰撞力通过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同时向车身后部传递,可提高传力效果,从而可提升车身侧部结构的小重叠偏执碰及正碰性能。身侧部结构的小重叠偏执碰及正碰性能。身侧部结构的小重叠偏执碰及正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侧部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侧部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身侧部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车辆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数量增加,而最大的碰撞形式是正面碰撞,其中绝大多数是小重叠率的碰撞。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引入对25%小重叠偏置的测试方法在车身结构、假人伤害、约束系统运动型三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估。
[0003]据研究,小偏置碰撞的主要传力路径是上边梁至A柱、轮胎至门槛。以往车型车身机舱边梁与侧围总呈直线连接,即车身机舱边梁仅与A柱上部连接,在碰撞时能传递的力较少,吸收的能量也较少,受力传递效果不好,小重叠偏置碰性能较差,扭转刚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侧部结构,以提升小重叠偏执碰及正碰性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包括与轮罩边梁相连的侧围连接板,与所述侧围连接板相连的A柱,以及与所述A柱相连的门槛梁;
[0007]所述侧围连接板上设有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上连接臂与所述A柱的上部相连,所述下连接臂与所述A柱的下部以及所述门槛梁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A柱具有主体部分,以及向所述侧围连接板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内凹设置;
[0009]在所述下连接臂与所述延伸部分之间连接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下连接臂和所述延伸部分围构形成第一腔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中设有支撑在所述下连接臂与所述延伸部分之间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沿整车高度方向上下布置的两个分腔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A柱内形成有沿整车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延伸部分处的所述第二腔体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重叠。
[0012]进一步的,所述A柱具有A柱内板,以及设于所述A柱内板外侧的侧围加强板,所述侧围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围构形成所述第二腔体;
[0013]所述上连接臂和所述下连接臂均与所述侧围加强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加强板具有对应于所述A柱内板设置的纵向部分,以及对应于所述门槛梁设置的横向部分;
[0015]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纵向部分相连,并在两者之间围构形成所述第二腔体,所述上连接臂、所述下连接臂均与所述纵向部分相连,且三者之间呈三角形布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A柱内板具有伸至所述主体部分外的外伸段,所述纵向部分具有翻
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外伸段相连而构成所述延伸部分;
[0017]所述外伸段与所述轮罩边梁和所述侧围连接板相连,并在三者之间围构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四腔体;
[0018]进一步的,所述侧围连接板与所述外伸段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侧围加强板相连,并在三者之间围构形成有内凹的凹槽。
[0019]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加强板上设有位于第二腔体中的门铰链安装板。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技术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通过在侧围连接板上设置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并使上连接臂与A柱的上部相连,下连接臂与A柱的下部以及门槛梁相连,不仅可提高车身侧部结构的强度和扭转刚度,同时也可使碰撞力通过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同时向车身后部传递,可提高传力效果,从而可提升车身侧部结构的小重叠偏执碰及正碰性能。
[0022]另外,将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与下连接臂和延伸部分围构形成第一腔体,不仅可提高下连接臂处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提高车身侧部结构的扭转刚度。在第一腔体中设置第一支撑板,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侧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通过使第一腔体与延伸部分处的第二腔体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重叠,能够有效提高车身侧部结构的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0023]此外,将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均与纵向部分相连,且三者之间呈三角形布置,能够提高车身侧部结构的强度,有利于提升小偏执碰撞和正碰性能。通过使外伸段与轮罩边梁和侧围连接板相连,并在三者之间围构形成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四腔体,能够提高碰撞力向A柱及门槛梁上的传递效果。在侧围连接板与外伸段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可进一步提高车身侧部结构的扭转刚度。
[002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的车身上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
[0025]本技术的汽车与上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主视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后视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不包含侧围加强板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的纵向断面图;
[0033]图7为图1的A

A线的断面图;
[0034]图8为图1的B

B线的断面图;
[003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下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下连接臂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装配状态图;
[003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加强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装配状态图;
[0039]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A柱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围加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门槛梁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门铰链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轮罩边梁;2、侧围连接板;3、A柱;4、门槛梁;5、B柱;6、凹槽;
[0046]3a、主体部分;3b、延伸部分;
[0047]201、上连接臂;202、下连接臂;203、第一腔体;204、第二腔体;205、第三腔体;206、第四腔体;207、第二支撑板;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轮罩边梁(1)相连的侧围连接板(2),与所述侧围连接板(2)相连的A柱(3),以及与所述A柱(3)相连的门槛梁(4);所述侧围连接板(2)上设有上连接臂(201)和下连接臂(202),所述上连接臂(201)与所述A柱(3)的上部相连,所述下连接臂(202)与所述A柱(3)的下部以及所述门槛梁(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3)具有主体部分(3a),以及向所述侧围连接板(2)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3b),所述延伸部分(3b)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3a)内凹设置;在所述下连接臂(202)与所述延伸部分(3b)之间连接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加强板(2021a)和第二加强板(2021b),所述第一加强板(2021a)、所述第二加强板(2021b)与所述下连接臂(202)和所述延伸部分(3b)围构形成第一腔体(2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05)中设有支撑在所述下连接臂(202)与所述延伸部分(3b)之间的第一支撑板(2022),所述第一支撑板(2022)将所述第一腔体(205)分隔为沿整车高度方向上下布置的两个分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3)内形成有沿整车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203),所述第一腔体(205)与所述延伸部分(3b)处的所述第二腔体(203)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3)具有A柱内板(302),以及设于所述A柱内板(302)外侧的侧围加强板(301),所述侧围加强板(30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钢刘浩魏超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