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08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4
一种散热器,包括二极管、散热组件、导热垫、绝缘衬套和绝缘垫;所述二极管包括二极管输入和二极管输出螺纹孔;所述二极管输出螺纹孔设置在散热组件侧面;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翅片、散热基板和减重散热孔;所述减重散热孔为铣长腰型通孔;所述二极管通过螺钉设于与导热垫中心;所述散热组件共有四个,分别通过螺钉穿过绝缘衬套和绝缘垫与导热垫连接;所述二极管与散热组件通过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散热器设计的不准确性和过余度设计,提高了产品在自然散热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高了产品在自然散热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高了产品在自然散热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主要应用于飞机配电产品内部散热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化、多密度和高功率是当今电子设备的主流发展趋势,航空电子系统及电子、电气设备同样也随着飞机供电体制的发展、用电设备的增加、设备小型化的要求,其功率密度不断的提升,这势必会带来热量的集聚,若不能及时导出热量,极易产生过热现象,降低产品可靠性。研究表明电子设备的失效有55%是热失效,设备内元器件的温度过高或偏高,是导致其可靠性低的重要原因。机上系统、设备的失效,直接影响飞行安全,进而影响人员生命安全。因此,有效的散热设计以保证设备和设备内部元器件在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温度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0003]设备的散热通常分为自然散热与强迫散热。对自然散热的电气设备或器件,在设计时通常可通过对设备内元器件降额设计达到降低元器件工作的热应力,但对一些高功率电气设备或器件有时还需要对器件设置专用的散热器或对设备设置独立的冷却装置以降低故障率、提高可靠性。散热器作为一种常用的辅助散热措施,应用广泛,现下也已存在众多系列化的产品,但是对于航空电子、电气设备往往由于其特殊性,散热器的设计存在较多的不准确性和过余度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受自燃散热环境影响且据有重量轻、体积小及散热效率高等要求的散热器的选择与设计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散热器, 包括二极管1、散热组件2、导热垫3、绝缘衬套4和绝缘垫5;
[0007]所述二极管1包括二极管输入1.1和二极管输出螺纹孔1.2;
[0008]所述二极管输出螺纹孔1.2设置在散热组件2侧面;
[0009]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翅片2.1、散热基板2.2和减重散热孔2.3;
[0010]所述减重散热孔2.3为铣长腰型通孔;
[0011]所述二极管1通过螺钉设于与导热垫3中心;
[0012]所述散热组件2共有四个,分别通过螺钉穿过绝缘衬套4和绝缘垫5与导热垫3连接;
[0013]所述二极管1与散热组件2通过螺钉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散热器设计的不准确性和过余度设计;
[0016]本技术提高了产品在自然散热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
[0018]图中: 1

二极管、1.1

二极管输入、1.2

二极管输出螺纹孔、2

散热组件、2.1

散热翅片、2.2

散热基板、2.3

减重散热孔、3

导热垫、4

绝缘衬套、5

绝缘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技术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0020]如图1所示, 一种散热器, 包括二极管1、散热组件2、导热垫3、绝缘衬套4和绝缘垫5;
[0021]所述二极管1包括二极管输入1.1和二极管输出螺纹孔1.2;
[0022]所述二极管输出螺纹孔1.2设置在散热组件2侧面,后续只需用接线片,采用螺钉连接固定即可;
[0023]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翅片2.1、散热基板2.2和减重散热孔2.3;
[0024]所述减重散热孔2.3为铣长腰型通孔,一方面起到减重作用,另一方面增加散热器的表面积,促进散热基板2.2下部热的对流,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0025]所述二极管1通过螺钉设于导热垫3中心;
[0026]所述散热组件2共有四个,分别通过螺钉穿过绝缘衬套4和绝缘垫5与导热垫3连接;导热垫3起绝缘和导热作用;
[0027]所述二极管1与散热组件2通过螺钉连接,连接安装后,散热器会整体带负电。
[0028]当散热器的几何尺寸发生变化,例如翅片的高度、宽度、厚度等参数发生变化时,散热器的散热表面积随之变化,散热性能也随之变化。
[0029]对散热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基板厚度的增加,散热效果减小;随着翅片厚度的增加,散热效果减小;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大,散热效果减小;随着翅片高度的增加,散热效果增加;随着翅片数量的增加,散热器体积增加,散热表面积增加,热阻降低。此外,翅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换热效果好,利于散热。
[0030]实际设计,考虑散热器安装空间约束、散热效果、重量控制等因素,散热器长边长度设计为0.83m,增加翅片、减重散热孔等,设计散热器散热表面积为0.086 m2。散热器选用铝合金6061,热导率180 W/mK。
[0031]散热器能有效的散失二极管表面温度,保证其在该工况下长期正常工作。理论计算的散热器温度与仿真、试验验证温度相接近,在考虑理论计算与仿真为理想环境,而试验时会受到实际环境、制造、测量等影响,实际监测值与仿真值的偏差,我们认为处于可接受范畴,该散热器的设计方法为有效设计,无过余度设计,重量最优,适应性最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 其特征是:该散热器包括二极管(1)、散热组件(2)、导热垫(3)、绝缘衬套(4)和绝缘垫(5);所述二极管(1)包括二极管输入(1.1)和二极管输出螺纹孔(1.2);所述二极管输出螺纹孔(1.2)设置在散热组件(2)侧面;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翅片(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楠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