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364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一条液冷管路,相邻所述液冷管路之间通过设置有阀门的连接管连接;所述液冷管路包括进水管路与回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冷水机及电化学储能装置连接;所述回水管路分别与冷水机及电化学储能装置连接;冷水机中的冷却液经进水管路流入电化学储能装置后流出,流出的冷却液经回水管路流入冷水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中的部分冷水机故障后,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仍旧能够顺利工作;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还具有冷却液流量分配均匀、安装过程简单便捷、空间占用率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储能行业对高倍率充放电的不断追求,液冷储能逐渐是储能电热管理技术的一个重点方向。然而,液冷技术多采用液冷板对电芯进行换热,而液冷管路形式多以异程管路为主,二级管路中存在每一簇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同时三级管路也存在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流量分配不均会造成进入每一块液冷板的冷却液流量偏差,导致电芯温度不同,增加了电芯的温差,影响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在管路安装过程中,误差也会给安装带来很大的问题,导致管路变形及无法安装等问题。
[0003]CN207967242U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及其箱体、电池冷却管路,电池冷却管路包括主液管、分支液管,主液管包括具有冷却液注入口的主进液管、具有冷却液排出口的主出液管,分支液管包括连接在主液管上的进液支管、连接在主出液管上出液支管,所述电池冷却管路还包括电池冷却管,所述电池冷却管具有与进液支管连接的进液口、与出液支管连接的出液口,进液支管的入口沿朝向主进液管的液体流动方向倾斜,所述主出液管的入口沿朝向主出液管的液体流动方向倾斜。但是,该电池冷却管路的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0004]CN207967249U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的冷却管路结构,属于新能源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的冷却管路结构无法将冷却管路中的气泡充分排出的问题。本动力电池包的冷却管路结构,包括冷却管路和膨胀水壶,所述冷却管路具有流道,所述流道上具有沿流道的径向外扩的大流道,所述膨胀水壶的补水口连接在冷却管路的上侧壁并与大流道相连通。本动力电池包的冷却管路结构使得夹杂在冷却液中的气泡通过补水口进入到膨胀水壶内,膨胀水壶内的冷却液通过补水口进入到大流道内,对大流道内补充冷却液。
[0005]CN203557206U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冷却管路装置,属于加工中心冷却
该技术主要设置主轴箱冷水机和进给机构冷水机,通过第一冷却泵和第二冷却泵,将油箱中的冷却油抽取压入第一出油管路和第二出油管路,冷却油经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后流入油冷机,并由油冷机对携带热量的冷却油进行冷却处理到设定的温度,将冷却油输送回油箱,形成由流经主轴箱装置、进给机构的独立单向油路组成的恒温系统,对主轴箱、主轴及X、Y、Z各轴进给丝杠螺母和伺服电机进行全领域冷却。
[0006]目前公开的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都有一定的缺陷,存在着流量分配不均、管路安装困难、故障后造成电化学储能单元无法工作、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
系统,本技术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中的部分冷水机故障后,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仍旧能够顺利工作,从而保证了电化学储能单元的正常运行;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还具有冷却液流量分配均匀、安装过程简单便捷、空间占用率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一条液冷管路,相邻所述液冷管路之间通过设置有阀门的连接管连接;
[0010]所述液冷管路包括进水管路与回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冷水机及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回水管路分别与冷水机及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
[0011]冷水机中的冷却液经进水管路流入电化学储能单元后流出,流出的冷却液经回水管路流入冷水机。
[0012]本技术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正常工作时,所述阀门关闭,每条液冷管路单独工作,从而实现对电化学储能单元的冷却;当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中的一台冷水机故障时,与故障的冷水机连接的液冷管路无法对电化学储能单元进行冷却,打开阀门后,与故障的冷水机相邻的冷水机能够替代故障的冷水机工作,避免因冷水机故障造成电化学储能单元无法工作。
[0013]本技术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中的部分冷水机故障后,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仍旧能够顺利工作,从而保证了电化学储能单元的正常运行;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还具有冷却液流量分配均匀、安装过程简单便捷、空间占用率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0015]相邻所述液冷管路的进水管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相邻所述液冷管路的回水管路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
[0016]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阀门控制相邻液冷管路之间进水管路的连通与断开,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阀门控制相邻液冷管路之间回水管路的连通与断开;当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的阀门均关闭时,相邻液冷管路之间独立工作;当相邻液冷管路中的一条连接的冷水机故障时,打开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的阀门,正常工作的冷水机连接的液冷管路与故障的冷水机连接的液冷管路连通,从而保证与故障的冷水机连接的液冷管路中冷却水的正常流动。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门为电动球阀或电磁阀。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一级进水管,所述一级进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二级进水管,每根所述二级进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三级进水管;
[0019]所述一级进水管与冷水机连接,所述三级进水管与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水管路包括一级回水管,所述一级回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二级回水管,每根所述二级回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三级回水管;
[0021]所述一级回水管与冷水机连接,所述三级回水管与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
[0022]本技术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的流量分配均匀,降低了冷却液流量偏差,降低了电化学储能单元的温差,从而提升了电化学储能单元的寿命。
[002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进水管与二级进水管垂直设置,每根所述二级进水管间隔平行设置;
[0024]所述一级回水管与二级回水管垂直设置,每根所述二级回水管间隔平行设置。
[002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路还包括进水连接管,所述一级进水管通过进水连接管与冷水机连接;
[0026]所述回水管路还包括连接的第一回水连接管与第二回水连接管,所述第一回水连接管与一级回水管垂直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二回水连接管与冷水机连接。
[002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包括两条液冷管路;
[0028]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液冷管路的一级进水管连接;
[0029]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液冷管路的一级回水管连接。
[0030]作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一条液冷管路,相邻所述液冷管路之间通过设置有阀门的连接管连接;所述液冷管路包括进水管路与回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冷水机及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回水管路分别与冷水机及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冷水机中的冷却液经进水管路流入电化学储能单元后流出,流出的冷却液经回水管路流入冷水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阀门;相邻所述液冷管路的进水管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相邻所述液冷管路的回水管路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电动球阀或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一级进水管,所述一级进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二级进水管,每根所述二级进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三级进水管;所述一级进水管与冷水机连接,所述三级进水管与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储能液冷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包括一级回水管,所述一级回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二级回水管,每根所述二级回水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三级回水管;所述一级回水管与冷水机连接,所述三级回水管与电化学储能单元连接。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邵艳涛郁辰刘思侯敏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