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的免解耦微空间力精确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62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力值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的免解耦微空间力精确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该装置使用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测量微空间力,所述气浮导轨由导轨和滑块组成,气浮轴承由中心的转子和外圈的定子组成。气浮导轨通过管用快速接头向导轨与滑块接触的四个面之间的缝隙注入高压气体,可以使缝隙中形成承载能力极强的均匀气膜,气体润滑下导轨与滑块可以认为是无接触的装配,气浮轴承同理。故气浮的测力方法可以使内阻将至极低,近似为零,其提供的测量环境非常有利于实现力的高分辨力测量。测量过程中,气浮导轨中的气膜和气浮轴承中的气膜均可以一定程度上隔离振动,有利于提高测量装置的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的免解耦微空间力精确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力值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的免解耦微空间力精确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间力指的是指向三维空间中任意方向的力,并且可以分解到三个正交方向。空间力大小与方向的精确测量在航空、气动、仿生、生物等领域有种重要需求,对于指导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和设计优化有重要意义。而其中一个难点在于同时实现空间力力值大小和方向的精确测量。过去,为了实现空间力的测量,研究人员选择专门设计加工的机械结构,在其表面某些位置粘贴应变片,并在几个正交方向进行力的标定,施加空间力时对应变片数据进行分析解耦得到正交方向的受力,最终合成空间力,由此确定合力大小和方向;也有研究人员使用气压、液压等间接方法计算获取几个正交方向的力值。总之,通过多个正交力合成空间力的方法是通俗且合理的。上述通过应变信号换算力值的方法在应变片的标定方向上,尤其是当力沿着标定方向施加时可以实现较好的测量精度,但很难在标定方向外其他较大范围的方向内实现精确测量,同时,正交方向之间的测量结果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容易引入系统误差;以气压、液压等信号间接计算合力的方法可以实现较好的正交独立性,即正交方向之间的测量结果干扰较小,该方法甚至可以免去解耦过程,但是受制于原理,测量精度很难提高,且气压、液压的波动会增加测量不确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的基于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的免解耦微空间力精确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独立测量测试对象在三个正交方向的受力大小最终合成空间力。该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微空间力力值和方向的精确测量,且正交方向之间力值互不干扰,测量结果无需解耦,大大简化数据处理。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的免解耦微空间力精确测量装置,包括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支架(2)、工作平板(3)、轴承(4)、轴承卡块(5)、转轴(6)、横梁(7)、探头(8)、微分头(9)、微分头支架(10)、横梁螺柱(20)、安装臂(21)、气浮轴承(22)、力传感器(23)、气浮轴承架(24)、气浮轴承卡块(25)、传感器支架(26)、悬臂梁(27)、梁间支架(28)、气浮导轨底座(29)、光学平板(30);
[0006]所述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通过气浮导轨底座(29)安装在光学平板(30)上,气浮导轨(1)顶部依次安装支架(2)和工作平板(3),工作平板(3)上卡装一对轴承(4),通过轴承卡块(5)固定,轴承间穿过转轴(6),横梁(7)卡装在转轴上,在无约束状态下横梁(7)可以自由转动。
[0007]所述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包括下层气浮导轨(11)、上层气浮导轨(12)、管用快速
接头(13);
[0008]所述下层气浮导轨(11)包括导轨(111),滑块(112)、滑块(113)、滑块(114)、滑块(115),滑块(112)~(115)安装好后内侧形成矩形开口的空腔,导轨(111)插装在空腔内,所述上层气浮导轨(12)包括导轨(121),滑块(122)、滑块(123)、滑块(124)、滑块(125),滑块(122)~(125)安装好后内侧形成矩形开口的空腔,导轨(121)插装在空腔内,所述导轨(111)与导轨(121)与其四周安装的滑块之间的距离约为50

100μm。
[0009]滑块(112)上表面中心(116)位置加工一条竖直贯穿的直径为d=2~4mm的导气孔,并在上表面(117)处以导气孔为圆心加工两条密封槽,用来在下层气浮导轨(11)与上层气浮导轨(12)安装时填入橡胶垫圈,滑块(113)~(115)内部均为实心结构,导轨(111)内部加工多条直径为d=2~4mm的导气孔,以入口位置为起点呈发散状通到上下前后四个面(z轴和y轴所穿过的面)上,每个面上的导气孔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入口位置攻丝并安装管用快速接头(13),所述出口位置安装直径为a=0.1~0.2mm的节流小孔,除此以外,在导轨(111)上表面中心加工一条竖直贯穿导轨的直径为d=2~4mm的导气孔。
[0010]滑块(122)~(125)内部加工直径为d的导气孔,每个滑块内部导气孔的形状呈“井”字形,这些“井”字形导气孔在滑块(122)~(125)安装好后可以相互连通,每个“井”字形导气孔有四个气孔交点,在交点(126等)位置上向导轨(121)一侧开直径为d=2~4mm通孔,并在所述通孔末端安装直径为a=0.1~0.2mm的节流小孔,除此以外,滑块(125)下表面中心(127)位置多加工一条联通其内部“井”字形导气孔的直径为d=2~4mm的单独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不贯通滑块,除上述用于安装节流小孔和滑块(125)中心加工的单独导气孔外,其余由于加工便利性、设计便利性等不得不加工但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导气孔末端(128等)均攻丝并安装螺柱堵死,导轨(121)内部掏空用以减重,作为本领域科研人员应当知晓,所述导轨(111)中呈发散状的导气孔或滑块(122)~(125)中呈“井”字形的导气孔,其目的是为了让导气孔分布并延展到合理的位置,不能作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依据:。
[0011]所述节流小孔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压力和流量稳定的气流,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膜。
[0012]所述上层气浮导轨(12)与下层气浮导轨(11)连接后,导轨(111)中心的导气孔、滑块(112)中心的导气孔,滑块(125)中心的导气孔基本位于同一轴线,管用快速接头(13)连接空压机,高压气体通入气浮导轨(11)内部之后随即进入气浮导轨(12)内部,气体压力可以在导气孔间迅速传递,即所述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可以实现一个固定的进气口同时向上下两个气浮导轨系统供气实现气体润滑,此时,下层导轨(111)静止在光学平板(30)上,滑块(112)~(115)及其上装配的零部件可以相对于导轨(111)做直线运动(x方向),上层导轨(121)及其上装配的零部件可以相对于滑块(122)~(125)做直线运动(y方向),所以上层导轨(121)及其上装配的零部件可以相对于光学平板(30)做水平平面(x

y)内的自由运动,所述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阻力在气体润滑作用下可忽略不计。
[0013]所述气浮轴承(22)有两个,第一个通过气浮轴承架(24)和气浮轴承卡块(25)卡紧后安装在一对悬臂梁(27)之间,第二个以同样的卡装方式安装在光学平板(30)上,一对安装臂(21)从上下两个位置钳住气浮轴承(22)的转子并互相固定,微分头支架(10)与组合后的安装臂(21)连接,微分头支架(10)端部对顶安装两个微分头(9),调整微分头的长度,使其刚好可以对顶卡紧探头(8),所述前一个气浮轴承转子轴心与微分头轴心间最短距离为
D
y
,后一个气浮轴承转子轴心与微分头轴心间最短距离为D
x
,所述气浮轴承(22)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气浮导轨与气浮轴承的免解耦微空间力精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支架(2)、工作平板(3)、轴承(4)、轴承卡块(5)、转轴(6)、横梁(7)、探头(8)、微分头(9)、微分头支架(10)、横梁螺柱(20)、安装臂(21)、气浮轴承(22)、力传感器(23)、气浮轴承架(24)、气浮轴承卡块(25)、传感器支架(26)、悬臂梁(27)、梁间支架(28)、气浮导轨底座(29)、光学平板(30);所述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通过气浮导轨底座(29)安装在光学平板(30)上,气浮导轨(1)顶部依次安装支架(2)和工作平板(3),工作平板(3)上卡装一对轴承(4),通过轴承卡块(5)固定,轴承间穿过转轴(6),横梁(7)卡装在转轴上,在无约束状态下横梁(7)可以自由转动;所述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包括下层气浮导轨(11)、上层气浮导轨(12)、管用快速接头(13);所述下层气浮导轨(11)包括导轨(111),滑块(112)、滑块(113)、滑块(114)、滑块(115),滑块(112)~(115)安装好后内侧形成矩形开口的空腔,导轨(111)插装在空腔内,所述上层气浮导轨(12)包括导轨(121),滑块(122)、滑块(123)、滑块(124)、滑块(125),滑块(122)~(125)安装好后内侧形成矩形开口的空腔,导轨(121)插装在空腔内,所述导轨(111)与导轨(121)与其四周安装的滑块之间的距离约为50

100μm;滑块(112)上表面中心(116)位置加工一条竖直贯穿的直径为d=2~4mm的导气孔,并在上表面(117)处以导气孔为圆心加工两条密封槽,用来在下层气浮导轨(11)与上层气浮导轨(12)安装时填入橡胶垫圈,滑块(113)~(115)内部均为实心结构,导轨(111)内部加工多条直径为d=2~4mm的导气孔,以入口位置为起点呈发散状通到上下前后四个面(z轴和y轴所穿过的面)上,每个面上的导气孔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入口位置攻丝并安装管用快速接头(13),所述出口位置安装直径为a=0.1~0.2mm的节流小孔,除此以外,在导轨(111)上表面中心加工一条竖直贯穿导轨的直径为d=2~4mm的导气孔;滑块(122)~(125)内部加工直径为d的导气孔,每个滑块内部导气孔的形状呈“井”字形,这些“井”字形导气孔在滑块(122)~(125)安装好后可以相互连通,每个“井”字形导气孔有四个气孔交点,在交点(126等)位置上向导轨(121)一侧开直径为d=2~4mm通孔,并在所述通孔末端安装直径为a=0.1~0.2mm的节流小孔,除此以外,滑块(125)下表面中心(127)位置多加工一条联通其内部“井”字形导气孔的直径为d=2~4mm的单独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不贯通滑块,除上述用于安装节流小孔和滑块(125)中心加工的单独导气孔外,其余由于加工便利性、设计便利性等不得不加工但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导气孔末端(128等)均攻丝并安装螺柱堵死,导轨(121)内部掏空用以减重,作为本领域科研人员应当知晓,所述导轨(111)中呈发散状的导气孔或滑块(122)~(125)中呈“井”字形的导气孔,其目的是为了让导气孔分布并延展到合理的位置,不能作为限制本发明的依据:;所述节流小孔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压力和流量稳定的气流,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膜;所述上层气浮导轨(12)与下层气浮导轨(11)连接后,导轨(111)中心的导气孔、滑块(112)中心的导气孔,滑块(125)中心的导气孔基本位于同一轴线,管用快速接头(13)连接空压机,高压气体通入气浮导轨(11)内部之后随即进入气浮导轨(12)内部,气体压力可以在导气孔间迅速传递,即所述双自由度气浮导轨(1)可以实现一个固定的进气口同时向上
下两个气浮导轨系统供气实现气体润滑,此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伟政周文源张康何洋吕湘连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