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350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7
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包括摆渡车本体,摆渡车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二移动轮,第二移动轮设有四个,四个第二移动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摆渡车本体的两端;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于摆渡车本体的一侧,调节机构和摆渡车本体连接以达调节,随着凹形调节板的不断移动以此达到增加摆渡车本体内的面积,完毕后,人员可使用PLC控制器对第二汽缸进行控制驱动,第二汽缸在受到驱动时,第二汽缸本身的伸缩端会进行移动,然后卡入限位槽内,以此达到对上侧凹形调节板底端的支撑,使凹形调节板在增加连接槽的空间的同时还能够更加稳定。更加稳定。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摆渡汽车是一种用于接送乘客的摆渡汽车,分为三种,分别是候机厅—远机位飞机之间短途接送乘客、航站楼—停车场之间的短途接送、机场出发层—附近车站的短途接送。摆渡汽车的概念来源于飞机场,是连接机场内候机厅和远机位飞机的唯一通道,是旅客自候机厅到远机位飞机的通行工具。在城市中,火车站与长途汽车总站是旱码头,连接两个码头的“车”就是摆渡汽车。
[0003]授权公开号“CN206971840U”记载了“一种停车智能摆渡车,属于停车设备
,包括停车架、转向轮、电机、变速箱、第一传动机构、第一行走轮、第二传动机构、第二行走轮;所述转向轮转动安装于停车架底部,所述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均转动安装于停车架两侧,且转向轮位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前方或后方;所述电机和变速箱均固定安装于停车架;所述变速箱输入端连接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机构输入端和第二传动机构输入端;所述第一行走轮设置于第一传动机构输出端;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于第二传动机构输出端。本摆渡车,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上下两层的停车机构,下层的车辆通过本摆渡车实现进出。
[0004]上述专利可以适用于上下两层的停车机构,下层的车辆通过本摆渡车实现进出,但上述专利不易实现在不改变车底盘本身的情况下,来增加车体本身的面积,因此不能车体内不能收纳更多的旅客,并且上述专利还不能对旅客的物品进行夹持,使物品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摆渡汽车不能在不改变车底盘本身的情况下,来增加车体本身的面积,因此不能车体内不能收纳更多的旅客,并且上述专利还不能对旅客的物品进行夹持,使物品容易掉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包括:摆渡车本体,所述摆渡车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二移动轮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移动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摆渡车本体的两端;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摆渡车本体的一侧,所述调节机构和摆渡车本体连接以达调节;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摆渡车本体的一侧端;盖板,所述盖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盖板分别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摆渡车本体的前后两端;
凹形限位板,所述凹形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摆渡车本体的顶端;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摆渡车本体的上侧,所述夹持机构和摆渡车本体连接以进行夹持。
[0007]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开设于摆渡车本体的一侧端;凹形调节板,所述凹形调节板滑动连接于收纳槽;第二方形滑槽,所述第二方形滑槽开设于收纳槽的下内壁;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固定连接于凹形调节板的外表面。
[0008]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凹形限位板的一侧端;夹持块,所述夹持块滑动连接于摆渡车本体的顶端,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夹持块的一侧端;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设于连接槽内,所述开合机构和连接槽连接以对盖板调节。
[0009]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开合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丝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槽的上下内壁;第一汽缸,所述第一汽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汽缸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的相远离端;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T形滑槽分别开设于两个盖板的相靠近端;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T形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T形滑槽的相靠近内壁,两个所述T形滑块分别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两个第一汽缸的相远离端;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连接槽内,所述移动组件和操作驾驶室连接以进行调节。
[0010]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方形滑槽,所述第一方形滑槽开设于连接槽的下内壁;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的一侧内壁;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的另一侧内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的圆周表面;螺母,所述螺母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的圆周表面;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螺母的圆周表面;座椅,所述座椅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座椅分别固定连接于四个移动块的顶端,四个所述移动块的相靠近端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板,所述第一方形滑槽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另外两个所述移动块均滑动连接于限位杆的圆周表面。
[0011]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塑胶圈。
[0012]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凹形限位板的一侧端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夹持块的一侧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螺纹孔的圆周内
壁,两个所述弹簧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纹孔的圆周内壁。
[0013]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凹形调节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汽缸,所述收纳槽的一侧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汽缸的伸缩端活动卡接于限位槽内。
[0014]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凹形调节板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警示板。
[0015]作为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使用了权利要求1

9中任意的一项所述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包括如下步骤:S1、人员在需要对摆渡车本体本身的面积进行增加时,人员可通过使用调节机构来增加面积,在使用装置时,人员需要将凹形调节板从收纳槽内拉出,在拉动凹形调节板的同时,凹形调节板会带动外表面固定的连接框架使其在第二方形滑槽的下内壁滑动,第二方形滑槽的一侧内壁用于对连接框架进行限位,随着凹形调节板的不断移动以此达到增加摆渡车本体内的面积;S2、人员在需要将摆渡车本体进行移动时,人员可使用PLC控制器来对驱动装置进行启动,驱动装置在启动时,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会带动丝杆第二移动轮同时进行移动,以此第二移动轮在移动时可以增加摆渡车本体的机动性能,凹形限位板呈凹形框架状固定在摆渡车本体的顶端,凹形限位板内用于放置人员的物品;S3、人员在需要放置物品并将其进行固定时,人员可使用将其整齐摆放至摆渡车本体的顶端,随着摆放的物品增多,同时在摆渡车本体顶端占用的面积增大,这会对夹持块进行挤压使其收缩,夹持块在受到挤压时,夹持块会带动一侧端固定的两个弹簧和两个连接杆进行运行,弹簧会在螺纹孔内滑动,通过夹持块的一端连接杆会受到压缩,当物品摆放完毕并且人员没有受到力时,连接杆的弹性会带动夹持块对物品挤压夹持,使物品牢牢的在凹形限位板的一侧内壁与夹持块的另一侧端之间,使其不易移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中,人员使用装置需要增加连接槽内收纳面积时,人员可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人员可拉动调节机构中的凹形调节板,在拉动凹形调节板的同时,凹形调节板会从收纳槽内滑出还会带动外表面固定的连接框架移动,连接框架在移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渡车本体(1),所述摆渡车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8);第二移动轮(11),所述第二移动轮(11)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移动轮(11)分别转动连接于摆渡车本体(1)的两端;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设于摆渡车本体(1)的一侧,所述调节机构(3)和摆渡车本体(1)连接以达调节;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开设于摆渡车本体(1)的一侧端;盖板(13),所述盖板(1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盖板(13)分别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摆渡车本体(1)的前后两端;凹形限位板(205),所述凹形限位板(205)固定连接于摆渡车本体(1)的顶端;以及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设于摆渡车本体(1)的上侧,所述夹持机构(2)和摆渡车本体(1)连接以进行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收纳槽(302),所述收纳槽(302)开设于摆渡车本体(1)的一侧端;凹形调节板(301),所述凹形调节板(301)滑动连接于收纳槽(302);第二方形滑槽(307),所述第二方形滑槽(307)开设于收纳槽(302)的下内壁;连接框架(308),所述连接框架(308)固定连接于凹形调节板(301)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弹簧(202),所述弹簧(20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20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凹形限位板(205)的一侧端;夹持块(201),所述夹持块(201)滑动连接于摆渡车本体(1)的顶端,两个所述弹簧(20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夹持块(201)的一侧端;开合机构(4),所述开合机构(4)设于连接槽(9)内,所述开合机构(4)和连接槽(9)连接以对盖板(13)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4)包括:丝杆(401),所述丝杆(40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丝杆(401)固定连接于连接槽(9)的上下内壁;第一汽缸(405),所述第一汽缸(40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汽缸(405)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404)的相远离端;T形滑槽(407),所述T形滑槽(40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T形滑槽(407)分别开设于两个盖板(13)的相靠近端;T形滑块(406),所述T形滑块(40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T形滑块(406)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T形滑槽(407)的相靠近内壁,两个所述T形滑块(406)分别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两个第一汽缸(405)的相远离端;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连接槽(9)内,所述移动组件和操作驾驶室(12)连接以进行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摆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方形滑槽(408),所述第一方形滑槽(408)开设于连接槽(9)的下内壁;丝杆(401),所述丝杆(401)转动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408)的一侧内壁;
电机(4010),所述电机(4010)固定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408)的另一侧内壁,所述电机(40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408)的圆周表面;螺母(402),所述螺母(40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母(402)螺纹连接于第一方形滑槽(408)的圆周表面;移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宁杨勇高迎春尹朋郭敏锐行舒乐张艳山朱清山车威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