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驱蚊的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与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音频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驱蚊固件,存储在闪存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蚊子在15KHz-20KHz的声波中很难飞行的原理,通过在移动通信装置中增加一个驱蚊固件,并使用可以发出该段频率的扬声器,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伴随人左右驱蚊,驱蚊范围最大可达到两公尺,这就好像在移动通信装置周围安上了一道防护网,使人体避免蚊子叮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驱蚊的移动通信装置。在生活中蚊子不但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而且还是很多疾病(如登革热,疟疾,流行性脑炎,血液病,乙肝等)的传播者。我们对蚊子深恶痛绝但是却没有什么非常好的办法来避免被蚊子叮咬——用蚊帐觉得闷热且受位置影响,用蚊香会损害人体健康且气味不好闻。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人体无害、可随时随地伴随人左右驱蚊的移动通信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蚊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与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音频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驱蚊固件,设置在闪存中。所述音频电路包括扬声器电路,所述扬声器电路可以发出20HZ-20KHZ声波。所述扬声器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和扬声器;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控制电路相连,其输出端与扬声器相连。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和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的一端、以及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点三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扬声器包括振动膜和线圈,所述线圈与滤波电路相连,并与所述振动膜的边缘相连。本技术利用蚊子在15KHz-20KHz的声波中很难飞行的原理,通过在移动通信装置中增加一个驱蚊固件,并使用可以发出该段频率的扬声器,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伴随人左右驱蚊,驱蚊范围最大可达到两公尺,这就好像在移动通信装置周围安上了一道防护网,使人体避免蚊子叮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中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图。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述,本技术一种可驱蚊移动通信装置的基本结构框架与现有移动通信装置的相同,包括主控制电路1、音频电路2、射频电路3、显示电路4、电源电路5和输入电路6。所述主控制电路1除了具有处理一般手机功能外,还驱动音频电路2中的扬声器发出15-20KHz的高频声音驱蚊主控制电路1中包括一个驱蚊固件(FirmWare),设置在闪存(FLASH)中。由于雌蚊子(雄性蚊子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卵巢发育时,为了寻求营养需要吸血,此时雌性蚊子非常讨厌雄性蚊子接近它,于是雌性蚊子只要听见雄性蚊子翅膀振动的高频声波,它就会主动避开。还可模仿蚊子的天敌比如蜻蜒、蝙蝠等相同频率的声音驱蚊。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的雌性吸血蚊子所厌恶声波的种类、频率不同,驱蚊固件被设计成可反复发出15-20KHZ范围内的声波,达到全范围内驱蚊的目的。音频电路2包括麦克风电路、听筒电路和扬声器电路。其中,麦克风电路用于把人的声音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射频电路传送给对方。听筒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扬声器电路主要用于播放来电、闹钟等声音,以及发出15-20KHz的驱蚊声波。扬声器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和扬声器。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和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点三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作用是隔离直流电流,取值范围一般在0.01-0.1uF;第三电容C3的作用是滤波,取值范围一般在0.01-0.1uF;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和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的主要作用是防静电。扬声器可以发出20HZ-20KHZ声波,包括振动膜和线圈,所述线圈与滤波电路相连,并与所述振动膜的边缘相连。当用户使用输入电路6在主菜单中选择驱蚊功能时,扬声器中的线圈上就会通过一定的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线圈将产生一电动力,引起线圈的运动,而线圈连接着振动膜的边缘,带动振动膜一起振动,便向空气辐射了声波。射频电路3主要用于接收、发送数据。显示电路4用于显示手机菜单及操作界面。电源电路5用于为整个装置供电。输入电路6主要包括键盘,用于供用户操作、使用移动通信装置的各项功能。本技术主要是利用主控制电路1驱动其中的驱蚊固件,驱动扬声器发出15KHZ-20KHZ的声波,使得蚊子自动避开此区域或使得蚊子难以飞行,达到驱蚊的目的。驱蚊范围最大可达到两公尺,且其发出的超声波,频率、脉冲及波长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在白天等不需要驱蚊的时候,用户可以关掉驱蚊功能,使用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驱蚊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与主控制电路(1)相连接的音频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1)中包括一个驱蚊固件,设置在闪存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电路(2)包括扬声器电路,所述扬声器电路可以发出20HZ-20KHZ声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和扬声器;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控制电路(1)相连,其输出端与扬声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和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扬声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点三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扬声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振动膜和线圈,所述线圈与滤波电路相连,并与所述振动膜的边缘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驱蚊的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与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音频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驱蚊固件,存储在闪存中。本技术利用蚊子在15KHz-20KHz的声波中很难飞行的原理,通过在移动通信装置中增加一个驱蚊固件,并使用可以发出该段频率的扬声器,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伴随人左右驱蚊,驱蚊范围最大可达到两公尺,这就好像在移动通信装置周围安上了一道防护网,使人体避免蚊子叮咬。文档编号A01M29/18GK2867887SQ20052006720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国寨 申请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蚊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与主控制电路(1)相连接的音频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1)中包括一个驱蚊固件,设置在闪存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寨,
申请(专利权)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