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07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0
上壳体(70)被设置于固定芯(50)与壳体(20)之间的、相对于线圈(55)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能够与固定芯(50)及壳体(20)一起形成磁路。上壳体(70)具有形成于外周壁的第1锥面(St1)和形成于内周壁的第1筒状面(Sc1)。壳体(20)具有与第1锥面(St1)在径向上相向的第2锥面(St2)。固定芯(50)具有与第1筒状面(Sc1)在径向上相向的第2筒状面(Sc2)。径向上相向的第2筒状面(Sc2)。径向上相向的第2筒状面(Sc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喷射阀
[0001]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20

063118号和2021年3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21

053154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喷射阀。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一种燃料喷射阀,该燃料喷射阀在固定芯与壳体之间设置上壳体,在对线圈通电时,在固定芯、上壳体以及壳体中形成磁路。
[0005]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将上壳体设置于固定芯与壳体之间的、相对于线圈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在此,上壳体其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螺纹结合,内缘部的喷孔侧的面被推压至固定芯的台阶面。由此,谋求在固定芯、上壳体以及壳体中形成磁隙及磁阻小的高效的磁路。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25184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需要在上壳体的外周壁和壳体的内周壁形成螺纹部。另外,需要通过螺纹紧固来组装上壳体。因此,上壳体的加工和组装困难,上壳体的加工成本和组装成本有可能增大。
[0010]在此,如果为了使上壳体的加工和组装容易而想要通过压入来将上壳体设置于固定芯与壳体之间,则在将上壳体的内周壁和外周壁这两方向固定芯的外周壁和壳体的内周壁压入的情况下,由于上壳体与固定芯及壳体的间隙不均匀,因此上壳体的组装有可能变得困难。
[0011]另外,在将上壳体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中的任一方向固定芯的外周壁或壳体的内周壁压入的情况下,在上壳体的内周壁及外周壁中的另一方与壳体的内周壁或固定芯的外周壁之间产生间隙,在固定芯、上壳体以及壳体中,有可能难以形成磁隙及磁阻小的高效的磁路。在该情况下,对于输入到线圈的电流有可能难以高效地产生吸引力。因此,燃料喷射阀的驱动所需的能量有可能增大。
[0012]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组装容易、且能够降低消耗电力的燃料喷射阀。
[0013]本公开所涉及的燃料喷射阀具备喷嘴部、壳体、针、可动芯、固定芯、线圈以及上壳体。喷嘴部具有喷射燃料的喷孔和形成于喷孔的周围的阀座。壳体形成为筒状,被设置成连接于喷嘴部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
[0014]针通过使一端与阀座分离或与阀座抵接,能够将喷孔进行开闭。可动芯被设置于
针。固定芯形成为筒状,被设置于相对于可动芯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轴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壳体的径向内侧。
[0015]线圈被设置于固定芯与壳体之间,通过通电来能够将可动芯与针一起吸引到固定芯侧。上壳体被设置于固定芯与壳体之间的、相对于线圈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能够与固定芯及壳体一起形成磁路。
[0016]在本公开的第1方式中,上壳体具有形成于外周壁和内周壁中的一方的第1锥面以及形成于外周壁和内周壁中的另一方的第1筒状面。壳体和固定芯中的一方具有与第1锥面在径向上相向的第2锥面。壳体和固定芯中的另一方具有与第1筒状面在径向上相向的第2筒状面。
[0017]因此,通过在上壳体的组装前适当设定第1锥面、第2锥面、第1筒状面、第2筒状面的直径,在上壳体的组装时,通过将上壳体从相对于线圈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插入到固定芯与壳体之间,能够一边使第1锥面与第2锥面在轴向上滑动、一边使上壳体向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变形来使第1筒状面与第2筒状面抵接及紧贴。
[0018]由此,在上壳体的组装后,第1锥面与第2锥面紧贴,并且第1筒状面与第2筒状面紧贴。
[0019]因而,在固定芯、上壳体以及壳体中,能够形成磁隙及磁阻小的高效的磁路。因此,对于输入到线圈的电流能够高效地产生吸引力,能够降低燃料喷射阀的驱动所需的能量。由此,能够降低燃料喷射阀的消耗电力。
[0020]另外,在本公开的第2方式中,上壳体具有内侧构件和被设置于内侧构件的径向外侧的外侧构件。内侧构件具有形成于外周壁的第1锥面和形成于内周壁的第1筒状面。外侧构件具有以与第1锥面在径向上相向的方式形成于内周壁的第2锥面以及形成于外周壁的第2筒状面。固定芯具有与第1筒状面在径向上相向的第3筒状面。壳体具有与第2筒状面在径向上相向的第4筒状面。
[0021]因此,通过在上壳体的组装前适当设定第1锥面、第2锥面、第1筒状面、第2筒状面、第3筒状面、第4筒状面的直径,在上壳体的组装时,例如通过在将外侧构件插入到固定芯与壳体之间的状态下将内侧构件从相对于线圈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插入到固定芯与外侧构件之间,能够一边使第1锥面与第2锥面在轴向上滑动、一边使内侧构件向径向内侧变形来使第1筒状面与第3筒状面抵接及紧贴,并且能够使外侧构件向径向外侧变形来使第2筒状面与第4筒状面抵接及紧贴。
[0022]另外,在上壳体的组装时,例如通过在将内侧构件插入到固定芯与壳体之间的状态下将外侧构件从相对于线圈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插入到内侧构件与壳体之间,能够一边使第1锥面与第2锥面在轴向上滑动、一边使外侧构件向径向外侧变形来使第2筒状面与第4筒状面抵接及紧贴,并且能够使内侧构件向径向内侧变形来使第1筒状面与第3筒状面抵接及紧贴。
[0023]由此,在上壳体的组装后,第1锥面与第2锥面紧贴,并且第1筒状面与第3筒状面紧贴,第2筒状面与第4筒状面紧贴。
[0024]因而,在固定芯、上壳体以及壳体中,能够形成磁隙及磁阻小的高效的磁路。因此,对于输入到线圈的电流能够高效地产生吸引力,能够降低燃料喷射阀的驱动所需的能量。由此,能够降低燃料喷射阀的消耗电力。
[0025]另外,在本方式中,通过由内侧构件和外侧构件这2个构件构成上壳体,能够减小每一构件的径向的大小即宽度。因此,在上壳体的组装时,能够使上壳体的内侧构件和外侧构件容易地在径向上变形。由此,上壳体的组装载荷降低,能够提高组装性。另外,在上壳体的组装后,第1锥面与第2锥面更紧贴,并且第1筒状面与第3筒状面更紧贴,第2筒状面与第4筒状面更紧贴。
[0026]另外,在本公开的第3方式中,上壳体具有底部、以从底部的内缘部向底部的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内侧延伸部、以及以从底部的外缘部向底部的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外侧延伸部。
[0027]因此,通过在上壳体的组装前适当设定上壳体的内侧延伸部的内径、外侧延伸部的外径、固定芯的外径以及壳体的内径,在上壳体的组装时,通过将上壳体从相对于线圈而言的与喷孔相反的一侧插入到固定芯与壳体之间,例如能够一边使内侧延伸部的内周壁与固定芯的外周壁在轴向上滑动、并且使外侧延伸部的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在轴向上滑动,一边使内侧延伸部向径向外侧变形或者使外侧延伸部向径向内侧变形。
[0028]由此,在上壳体的组装后,内侧延伸部的内周壁与固定芯的外周壁紧贴,并且外侧延伸部的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紧贴。
[0029]因而,在固定芯、上壳体以及壳体中,能够形成磁隙及磁阻小的高效的磁路。因此,对于输入到线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具备:喷嘴部(10),具有喷射燃料的喷孔(13)和形成于所述喷孔的周围的阀座(14);筒状的壳体(20),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喷嘴部的与所述喷孔相反的一侧;针(30),一端与所述阀座分离或与所述阀座抵接,由此能够将所述喷孔进行开闭;可动芯(40),被设置于所述针;筒状的固定芯(50),被设置于相对于所述可动芯而言的与所述喷孔相反的一侧,该固定芯的轴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内侧;线圈(55),被设置于所述固定芯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通电能够将所述可动芯与所述针一起向所述固定芯侧吸引;以及上壳体(70),被设置于所述固定芯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相对于所述线圈而言的与所述喷孔相反的一侧,能够与所述固定芯及所述壳体一起形成磁路,所述上壳体具有形成于外周壁和内周壁中的一方的第1锥面(St1)以及形成于外周壁和内周壁中的另一方的第1筒状面(Sc1),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芯中的一方具有与所述第1锥面在径向上相向的第2锥面(St2),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芯中的另一方具有与所述第1筒状面在径向上相向的第2筒状面(Sc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锥面与所述第2锥面在径向上没有相向的状态下,所述第1筒状面的内径大于所述第2筒状面的外径,或者所述第1筒状面的外径小于所述第2筒状面的内径,在所述第1锥面与所述第2锥面在径向上相向的状态下,所述第1筒状面与所述第2筒状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筒状面形成于所述固定芯,所述第2锥面形成于所述壳体。4.一种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具备:喷嘴部(10),具有喷射燃料的喷孔(13)和形成于所述喷孔的周围的阀座(14);筒状的壳体(20),被设置成连接于所述喷嘴部的与所述喷孔相反的一侧;针(30),一端与所述阀座分离或与所述阀座抵接,由此能够将所述喷孔进行开闭;可动芯(40),被设置于所述针;筒状的固定芯(50),被设置于相对于所述可动芯而言的与所述喷孔相反的一侧,该固定芯的轴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内侧;线圈(55),被设置于所述固定芯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通电能够将所述可动芯与所述针一起向所述固定芯侧吸引;以及上壳体(80),被设置于所述固定芯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相对于所述线圈而言的与所述喷孔相反的一侧,能够与所述固定芯及所述壳体一起形成磁路,所述上壳体具有内侧构件(81)和被设置于所述内侧构件的径向外侧的外侧构件(85),所述内侧构件具有形成于外周壁的第1锥面(St1)和形成于内周壁的第1筒状面(Sc1),所述外侧构件具有以与所述第1锥面在径向上相向的方式形成于内周壁的第2锥面(St2)以及形成于外周壁的第2筒状面(Sc2),
所述固定芯具有与所述第1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悠之介望月孝一今井启太元木优山下顺前川幸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