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侦测的物联网系统、方法及电脑可读媒介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25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3
一种铁道侦测的物联网系统、方法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至少一传感器,用于接收手持通讯设备的指令,以响应该指令而执行安装程序或校正程序,于执行该安装程序或该校正程序后,侦测列车及铁道中的至少一者,以产生传感数据;以及物联网装置,用于接收该传感数据,以根据该传感数据计算产生多个传感参数,再将所述传感参数传送至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感参数传送至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感参数传送至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道侦测的物联网系统、方法及电脑可读媒介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铁道侦测,且特别关于一种铁道侦测的物联网系统、方法及电脑可读媒介。该物联网系统可包括传感器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装置,仅需通过应用程序界面的连线操作,即可协助后端的物联网平台管理者立即得知正确的列车所在位置及铁道绝缘接头的使用状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铁路系统使用的电力供给系统以馈电线连接于电气车辆专用的变电所,由变电所供给直流电力。
[0003]针对列车车速及位置的路径分析及沟通,目前使用列车车载装置连上长距离无线通讯网络的方式,由后台进行侦测,并经由平台管理人员通报列车行经的轨道路况,容易因网络通讯状况而影响正确性及时效性。上述的长距离无线通讯网络例如可为通用封包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网络、第三代(3G)网络、高速下行封包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网络、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网络、第四代(4G)网络、或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
[0004]由此可见,上述铁路系统的安装及供电方式,仍需耗时耗能,且具有后台管理者必须操作介入,或只能通过远端与列车人员进行沟通修正等缺点,另有轨道装置保养维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绝缘接头侦测工具的不便,以上设计在今日万物连网及网际网络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实非良善,因此,当前铁道供电系统与其绝缘装置侦测的方法均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管理者只需要通过应用程序界面进行简单设定,即可将传感器读取的数据,通过长距离无线通讯网络传送至后端的物联网平台。借此,不仅可达到正确安装传感器及物联网装置的目的,也可使列车状态的侦测及安全管理更加简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若应用于轨道绝缘装置的保养维护作业,更可达到简易控管的目的,以节省营运人力。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道侦测的物联网系统及对应的方法。该物联网系统由距离传感器、绝缘接头传感器、物联网装置、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板组成,可应用于地铁或高铁的前置装设业务。
[0007]物联网装置内存允许安装距离传感器及绝缘接头传感器的手持通讯设备的识别码,以控管物联网装置的使用对象。该识别码可为手持通讯设备的门号、国际移动用户辨识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国际移动装置辨识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或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0008]物联网装置具长距离无线(3G/HSDPA、4G/LTE)通讯功能,以执行传感数据回传功
能。此外,手持通讯设备可通过应用程序界面进行距离传感器与绝缘接头传感器的软件层面的安装。物联网装置可依据蓝牙(Bluetooth)界面与使用者的手持通讯设备进行连线。手持通讯设备与传感器连线时会立即启动应用程序界面。传感器会随时侦测连线的手持通讯设备的蓝牙信号强度,在供电电压过低或长距离无线通讯的信号遗失或极弱的状态下,依然可通过侦测手持通讯设备的蓝牙信号而自动开启传感器安装界面,以进行正确的距离传感器与绝缘接头传感器的安装与参数校正,并达到协助管理者正确且有效率地安装距离传感器与绝缘接头传感器的目的。
[0009]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包括:至少一传感器,用于接收手持通讯设备的指令,在响应该指令后执行安装程序或校正程序,于执行该安装程序或该校正程序后,侦测列车及铁道中的至少一者,以产生传感数据;以及物联网装置,用于接收该传感数据,以根据该传感数据计算而产生多个传感参数,再将所述传感参数传送至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
[0010]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铁道侦测方法,包括:接收手持通讯设备的指令;响应该指令而执行安装程序或校正程序;于执行该安装程序或该校正程序后,侦测列车及铁道中的至少一者以产生传感数据;根据该传感数据计算产生多个传感参数;以及将所述传感参数传送至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
[0011]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电脑可读媒介,其应用于物联网系统中,储存有指令,以执行上述的铁道侦测方法。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铁道侦测的物联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铁道侦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0:物联网装置
[0016]11:长距离无线通讯模块
[0017]12:中央处理器
[0018]13:存储器
[0019]14:蓝牙界面
[0020]15:有线传输界面
[0021]16:Wi

Fi界面
[0022]20:手持通讯设备
[0023]21:长距离无线通讯模块
[0024]22:蓝牙界面
[0025]23:定位单元
[0026]30:传感器
[0027]31:蓝牙界面
[0028]32:Wi

Fi界面
[0029]33:有线传输界面
[0030]50:长距离无线通讯网络
[0031]60:太阳能板
[0032]70:太阳能电池
[0033]80:物联网平台
[0034]100:物联网系统
[0035]S201~S211: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铁道侦测的物联网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物联网系统100包括太阳能板60、太阳能电池70、物联网装置10、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30。物联网装置10及传感器30安装于铁道上。太阳能电池70电性耦接太阳能板60、物联网装置10、以及传感器30。太阳能板60用于将太阳光通过光生伏打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转成电能。太阳能电池70用于储存太阳能板60转成的电能,以供电物联网装置10及传感器30。
[0037]太阳能板60及太阳能电池70组成物联网系统100的电力供给系统。太阳能电池70由一个以上的电池模块所构成;电池模块位于对向设置的多流通孔金属板之间,包含由分隔件区隔正极与负极的多个单位电池,所述单位电池相邻叠层,互为相邻的单位电池的正极与另一单位电池的负极相对而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也包含多流通孔的导电性传热板,且包含传热媒介流通路径。
[0038]传感器30包括蓝牙界面31、有线传输界面33、以及无线保真(Wi

Fi)界面32。每一个传感器30均可为距离传感器或绝缘接头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可根据红外线或雷达等方式侦测该距离传感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传感器,用于接收手持通讯设备的指令,以响应该指令而执行安装程序或校正程序,于执行该安装程序或该校正程序后,侦测列车及铁道中的至少一者,以产生传感数据;以及物联网装置,用于接收该传感数据,以根据该传感数据计算产生多个传感参数,再将所述传感参数传送至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板,用于将太阳光通过光生伏打效应转成电能;以及太阳能电池,用于储存该电能,以对该物联网装置及该至少一传感器供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物联网装置还用于比较各该传感参数与对应的预估值,若该传感参数不等于该预估值,则该物联网装置令该传感参数所对应的该传感器重新传送该传感参数所对应的传感数据,且重新接收该传感参数所对应的传感数据,而若该传感参数等于该预估值,则该物联网装置将该传感参数传送至该物联网平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物联网装置还用于在异常状态发生时暂存所述传感参数,以在该异常状态解除后,将所述传感参数传送至该物联网平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物联网装置包括至少一界面且该物联网装置通过该至少一界面自该至少一传感器接收该传感数据,而该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