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斜拉条和第二斜拉条;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适用于竖直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均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交叉排布。代替的原有的绕柱体搭建斜撑的方式,仅在转角位置钢柱上设置,相对比与传统的每个钢柱搭设斜撑进行精度控制,减小了对后续土建作业空间的侵蚀,由此,减小了因空间侵蚀大致的后续作业受阻,减少了施工管理难度。减少了施工管理难度。减少了施工管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工程开始采用钢结构。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考虑到钢结构和混凝土基础的连接可靠性,常常会出现钢柱下插或是型钢混凝土柱。而为了便于钢柱的安装精度控制,一般第一节钢柱会尽可能做短,就会出现第一批安装的钢结构只有钢柱,没有钢梁。此时,钢柱安装后其精度会受到土建作业的影响,需要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通常的做法是,钢柱安装后,用钢管围绕钢柱搭斜撑。通常的支撑方式占用的空间比较严重,会导致后续作业受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支撑结构,代替的原有的绕柱体搭建斜撑的方式,仅在转角位置钢柱上设置,相对比与传统的每个钢柱搭设斜撑进行精度控制,减小了对后续土建作业空间的侵蚀,由此,减小了因空间侵蚀大致的后续作业受阻,减少了施工管理难度。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包括:
[0005]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斜拉条和第二斜拉条;
[0006]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适用于竖直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间隔设置;
[0007]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均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可拆卸连接;且
[0008]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呈交叉排布。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拉条的一端设有第一张紧件,所述第一张紧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或所述第二柱体上;
[0010]所述第二斜拉条的一端设有第二张紧件,所述第二张紧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或所述第二柱体上。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拉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张紧件,所述第二斜拉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张紧件;
[0012]所述第一张紧件和所述第二张紧件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上,所述第三张紧件和所述第四张紧件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柱体上。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张紧件、所述第二张紧件、所述第三张紧件和所述第四张紧件均为花篮螺栓。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柱体朝向所述第二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柱体朝向所述第一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
连接件;
[0015]所述第一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二柱体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
[0016]所述第一斜拉条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斜拉条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件上;
[0017]所述第二斜拉条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斜拉条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系杆,所述系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系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斜拉条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的上方位置;
[0020]所述系杆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斜拉条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处的上方位置;
[0021]所述系杆通过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0022]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均通过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均成板状。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四连接件相对设置。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杆的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160mm≤D≤200mm。
[0026]本申请实施例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设置有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斜拉条和第二斜拉条,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固定在地面上,且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间隔设置。第一斜拉条倾斜设置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且第一斜拉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可拆卸连接。第二斜拉条倾斜设置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且第二斜拉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斜拉条和第二斜拉条的倾斜方向不同,以使第一斜拉条和第二斜拉条呈交叉结构纵横分布。本申请实施例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通过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设置呈交叉结构分布的第一斜拉条和第二斜拉条进行支撑,使得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通过第一斜拉条、第二斜拉条进行互相支撑。本申请实施例代替的原有的绕柱体搭建斜撑的方式,仅在转角位置钢柱上设置,相对比与传统的每个钢柱搭设斜撑进行精度控制,减小了对后续土建作业空间的侵蚀,由此,减小了因空间侵蚀大致的后续作业受阻,减少了施工管理难度。
[0027]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8]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9]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的多个立柱的结构图;
[0030]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的主体结构图;
[0031]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的第一连接件和系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的第二连接件和第三张紧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34]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新型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斜拉条和第二斜拉条;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适用于竖直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均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斜拉条和所述第二斜拉条呈交叉排布;所述第一斜拉条的一端设有第一张紧件,所述第一张紧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或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二斜拉条的一端设有第二张紧件,所述第二张紧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或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一斜拉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张紧件,所述第二斜拉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张紧件;所述第一张紧件和所述第二张紧件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上,所述第三张紧件和所述第四张紧件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一张紧件、所述第二张紧件、所述第三张紧件和所述第四张紧件均为花篮螺栓;所述第一柱体朝向所述第二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柱体朝向所述第一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二柱体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接件临近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斜拉条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斜拉条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件上;所述第二斜拉条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彭,何庆,
申请(专利权)人:铸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