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240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属于结构模型试验领域。该装置上端提供竖直作动器,一号夹具一端固定在竖直作动器上,另一端固定阻尼器上端。该装置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方固定一力传感器。二号夹具一端连接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固定阻尼器的下端。竖直作动器、夹具、阻尼器和力传感器在一条直线上。引伸计连接在阻尼器的两端,并与阻尼器平行放置,阻尼器弯曲部分的顶部贴有应变片。阻尼器共分为三段,两端为直线段,中间为弯曲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准确测试试验用极小吨位阻尼器的屈服力及屈服位移,进而评价阻尼器性能,操作简便快捷,具有很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推广及应用价值。推广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属于结构模型试验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研究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各研究机构多采用振动台试验的方式进行。振动台试验中所使用的阻尼器大多为缩尺等效模型,其力学性能也相应地进行缩小,使用市面上大型的阻尼器试验设备测试时,存在阻尼器缩尺模型力学参数小于测试设备参数量程的情况,对测试结果造成较大误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准确测试缩尺等效阻尼器的力学性能,需设计专用的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目前试验中,不能准确模拟测试试验用等效模型阻尼器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等效模型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所采用装置包括竖直作动器、夹具、阻尼器、引伸计、力传感器等。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竖直作动器1、一号夹具2、阻尼器3、引伸计4、应变片5、二号夹具6、力传感器7、底座8;
[0005]所述一号夹具2的上端与竖直作动器1可拆卸连接,下端与阻尼器3上端固定连接,阻尼器3的下端与二号夹具6的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夹具6的下端与力传感器7可拆卸连接,力传感器7的下端与底座8连接,阻尼器3的上下两端为直线段,中间为弯曲段,弯曲段的顶部设有应变片5,引伸计4与阻尼器3平行放置且其两侧的连接杆的末端与阻尼器3上下两端的尽头连接,阻尼器3的直线段与引伸计4的竖直段贴合。
[0006]优选地,一号夹具2的上端和二号夹具6的下端均开有连接的螺纹孔,竖直作动器1的下端和力传感器7的上端分别设有螺纹杆。
[0007]优选地,应变片5粘贴在阻尼器3弯曲段的顶端。
[0008]优选地,阻尼器3弯曲段的形状为弧形或矩形或三角形。
[0009]优选地,引伸计4两侧的连接杆的末端通过橡皮筋与阻尼器3上下两端的尽头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缩尺阻尼器力学性能的测试误差,操作简便快捷,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中阻尼器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中引伸计示意图。
[0016]图中各标号为:1、竖直作动器,2、一号夹具,3、阻尼器,4、引伸计,5、应变片,6、二号夹具,7、力传感器,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8]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一种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竖直作动器1、一号夹具2、阻尼器3、引伸计4、应变片5、二号夹具6、力传感器7、底座8;
[0019]所述一号夹具2的上端与竖直作动器1可拆卸连接,下端与阻尼器3上端固定连接,阻尼器3的下端与二号夹具6的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夹具6的下端与力传感器7可拆卸连接,力传感器7的下端与底座8连接,阻尼器3的上下两端为直线段,中间为弯曲段,弯曲段的顶部设有应变片5,引伸计4与阻尼器3平行放置且其两侧的连接杆的末端与阻尼器3上下两端的尽头连接,阻尼器3的直线段与引伸计4的竖直段贴合。
[0020]进一步地,一号夹具2的上端和二号夹具6的下端均开有连接的螺纹孔,竖直作动器1的下端和力传感器7的上端分别设有螺纹杆。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每个阻尼器测试完毕,可以随时拆卸更换。
[0021]进一步地,应变片5粘贴在阻尼器3弯曲段的顶端,安装方便。
[0022]进一步地,阻尼器3弯曲段的形状为弧形或矩形或三角形,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
[0023]进一步地,引伸计4两侧的连接杆的末端通过橡皮筋与阻尼器3上下两端的尽头连接。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阻尼器3中间部分弯折之后,在阻尼器3两端施加轴向力时其中部的截面受力将会被放大,使阻尼器3更容易屈服,进而通过该装置测试阻尼器3的屈服力和屈服位移。竖直作动器1通过电液伺服控制,能把来自液压源的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将力传感器7、引伸计4和应变片5分别与应变仪连接,再将应变仪连接在计算机上。在竖直作动器1作用下,阻尼器3直线段和弯曲段均会被压缩,此时通过引伸计4及应变片5测得的阻尼器3的变形将显示在计算机上;力传感器7把竖直作动器1施加给阻尼器3的力显示在计算机上。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即可得到阻尼器3力学性能。
[002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等效模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作动器(1)、一号夹具(2)、阻尼器(3)、引伸计(4)、应变片(5)、二号夹具(6)、力传感器(7)、底座(8);所述一号夹具(2)的上端与竖直作动器(1)可拆卸连接,下端与阻尼器(3)上端固定连接,阻尼器(3)的下端与二号夹具(6)的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夹具(6)的下端与力传感器(7)可拆卸连接,力传感器(7)的下端与底座(8)连接,阻尼器(3)的上下两端为直线段,中间为弯曲段,弯曲段的顶部设有应变片(5),引伸计(4)与阻尼器(3)平行放置且其两侧的连接杆的末端与阻尼器(3)上下两端的尽头连接,阻尼器(3)的直线段与引伸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潘文刘大路苏何先赖正聪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