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石墨烯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其技术方案包括: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二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层,所述第三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层,所述第四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层,且所述第七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连接层,所述第六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八连接层,所述第八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五连接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石墨烯薄膜材料的第七连接层填装柔性颗粒,从而使得石墨烯薄膜具有一定的柔性,提升了石墨烯薄膜自身的伸缩性能,从而有益于减少石墨烯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因柔性较差导致断裂的现象。性较差导致断裂的现象。性较差导致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
[0001]本技术涉及柔性石墨烯薄膜
,尤其涉及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薄膜主要由碳黑、石墨烯等材料制成,其特有的穿透导电性使石墨烯薄膜非常适合用于各种紧凑和轻便的医疗诊断和治疗装置,石墨烯薄膜在病人监测、除颤、肌肉刺激、按摩美容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且目前最流行的智能服装局部发热保暖功能也采用了石墨烯薄膜材料。
[0003]但是现有的石墨烯薄膜仍存在一些缺陷,如现有的石墨烯薄膜的制作材料往往都是导电材料以及保温材料,忽视了其柔性品质,因此导致现有的石墨烯柔性较差,伸缩性较差,容易产生撕裂、断裂现象,对石墨烯薄膜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柔性材料以使石墨烯薄膜具有一定柔性品质的石墨烯薄膜。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包括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二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层,所述第三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层,所述第四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层,且所述第七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连接层,所述第六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八连接层,所述第八连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五连接层。
[0006]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层主要由蜂窝状孔洞组成。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七连接层的内部填充有柔性颗粒。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所述第五连接层主要由导电材料组成。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层主要由纤维面料组成,所述第八连接层主要由碳黑材料组成。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层主要由保温材料组成,所述第八连接层主要由石墨烯填充的聚烯烃材料组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2]通过在石墨烯薄膜材料的第七连接层填装柔性颗粒,从而使得石墨烯薄膜具有一定的柔性,提升了石墨烯薄膜自身的伸缩性能,从而有益于减少石墨烯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因柔性较差导致断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第四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的第七层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层;2、第二连接层;3、第三连接层;4、第四连接层;5、第五连接层;6、第六连接层;7、第七连接层;8、第八连接层;9、蜂窝状孔洞;10、柔性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包括第一连接层1,第一连接层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层2,第二连接层2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层3,第三连接层3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层4,第四连接层4的底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层7,且第七连接层7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连接层6,第六连接层6的底部设置有第八连接层8,第八连接层8的底部设置有第五连接层5。
[0020]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层、第二连接层、第三连接层、第四连接层、第五连接层、第六连接层、第七连接层以及第八连接层共同组成石墨烯薄膜,即石墨烯薄膜的剖面为上述各层,依靠第七连接层7提升了石墨烯薄膜整体的柔性特性,从而使得石墨烯薄膜具有一定的柔性,提升了石墨烯薄膜自身的伸缩性能,从而有益于减少石墨烯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因柔性较差导致断裂的现象。
[0021]实施例二
[002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第四连接层4主要由蜂窝状孔洞9组成,第七连接层7的内部填充有柔性颗粒10,第一连接层1和第五连接层5主要由导电材料组成,第二连接层2主要由纤维面料组成,第八连接层8主要由碳黑材料组成,第三连接层3主要由保温材料组成,第八连接层8主要由石墨烯填充的聚烯烃材料组成。
[0023]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层4主要由蜂窝状孔洞9组成,通过蜂窝状孔洞9,可极大的提升该石墨烯薄膜的内部热气流传导性能,使得热气流加速流动,从而便于石墨烯薄膜在通电后的快速发热,且第四连接层主要由碳纤维材料组成,具有一定的防尘抗菌防污染作用,使其有助于在医疗领域进行推广。第七连接层7主要由柔性颗粒10构成,且柔性颗粒10主要成分可采用橡胶颗粒组成,从而可使得该石墨烯薄膜具备柔性特质,使其不易于产生撕裂或者断裂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提升了石墨烯薄膜的应用场景。第一连接层1和第五连接层5主要由可导电材料组成,如复合型高分子材料中的导电塑料、导电橡胶、导电纤维织物、导电涂料、导电胶黏剂等材料均可,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石墨烯薄膜的导电性能。第二连接层2主要由纤维面料组成,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石墨烯薄膜的使用舒适度,纤维面料具有优良的舒适感,因此在医学上进行医疗诊断时,含有纤维面料的石墨烯薄膜不会给病人带来治疗不适。第三连接层3主要由保温材料组成,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石墨烯薄膜的保温性能,防止热量快速散失,使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在石墨烯薄膜中尽可能存留较长时间。第八连接层8主要由石墨烯填充的聚烯烃材料组成,该层为石墨烯薄膜的主要组成材料,是含量最多的一层,为石墨烯薄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含有大量的石墨烯使石墨烯薄膜非常适合用于各种紧凑和轻便的医疗诊断和治疗装置,石墨烯薄膜在病人监测、除颤、肌肉刺激、按摩美容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0024]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包括第一连接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层(2),所述第二连接层(2)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层(3),所述第三连接层(3)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层(4),所述第四连接层(4)的底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层(7),且所述第七连接层(7)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连接层(6),所述第六连接层(6)的底部设置有第八连接层(8),所述第八连接层(8)的底部设置有第五连接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可以发热的柔性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层(4)主要由蜂窝状孔洞(9)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锐,康兰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升防静电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