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189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36
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原水调节池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均质均量,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一级分盐;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接氯化钠浓盐水池,氯化钠浓盐水池接收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浓水侧截留的氯化钠浓盐水;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第三输送管路连接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进水口,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对一级分盐后的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二级分盐;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第四输送管路连接硝酸钠浓盐水池,硝酸钠浓盐水池接收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产水侧通过的硝酸钠浓盐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废水中盐分分离,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盐分分离,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盐分分离,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处理行业零排放项目中,浓缩液(高氯化钠、硝酸钠混合浓盐水)常见的处理方式为蒸发+干燥。高浓盐水通过蒸发进行浓缩,常见蒸发方法包括MVR、多效蒸发等形式,通过蒸汽提供的热能,将高浓盐水中盐分达到过饱和状态结晶析出,通过干燥设备将高浓盐水中混合结晶盐干燥。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法对氯化钠与硝酸钠进行分离,浓缩液(高氯化钠、硝酸钠混合浓盐水)直接进入蒸发系统进行处理,结晶盐达到饱和状态析出产生杂盐(混合氯化钠、硝酸钠的结晶盐),混合杂盐不具备利用价值,需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以危险化学品的标准进行处理,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还需要支出相关的处理费用,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解决高氯化钠与硝酸钠混合废水难以资源化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包括原水调节池、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氯化钠浓盐水池、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和硝酸钠浓盐水池;
[0006]所述原水调节池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原水调节池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均质均量,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一级分盐;r/>[0007]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接所述氯化钠浓盐水池,所述氯化钠浓盐水池用于接收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浓水侧截留的氯化钠浓盐水;
[0008]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第三输送管路连接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进水口,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用于对一级分盐后的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二级分盐;
[0009]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第四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硝酸钠浓盐水池,所述硝酸钠浓盐水池用于接收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产水侧通过的硝酸钠浓盐水。
[0010]作为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原水调节池连接有原水输入管路,所述原水输入管路用于将含氯化钠和硝酸钠的浓盐水输送至所述原水调节池。
[0011]作为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第五输送管路连接所述原水输入管路,所述第五输送管路用于将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浓水侧截留的氯化钠浓盐水输送至所述原水调节池。
[0012]作为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原水调节池和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设有原水提升泵,所述原水提升泵用于将所述原水调节池中的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输送至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
[0013]作为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和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三输送管路上设有产水提升泵,所述产水提升泵用于将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产水侧的透过液通过所述第三输送管路输送至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
[0014]本技术设有原水调节池、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氯化钠浓盐水池、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和硝酸钠浓盐水池;原水调节池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进水口,原水调节池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均质均量,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一级分盐;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接氯化钠浓盐水池,氯化钠浓盐水池用于接收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浓水侧截留的氯化钠浓盐水;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第三输送管路连接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进水口,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用于对一级分盐后的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二级分盐;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第四输送管路连接硝酸钠浓盐水池,硝酸钠浓盐水池用于接收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产水侧通过的硝酸钠。本技术可通过选择透过性膜将废水中盐分分离,实现杂盐资源化利用;解决废水零排放一价浓盐水处理方法单一,无法针对性回收利用问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降低成本;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真正做到了降本增效。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示意图。
[0018]图中,1、原水调节池;2、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3、氯化钠浓盐水池;4、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5、硝酸钠浓盐水池;6、第一输送管路;7、第二输送管路;8、第三输送管路;9、第四输送管路;10、第五输送管路;11、原水输入管路;12、原水提升泵;13、产水提升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包括原水调节池1、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氯化钠浓盐水池3、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4和硝酸钠浓盐水池5;
[0022]所述原水调节池1通过第一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的进水口,所述原水调节池1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均质均量,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一级分盐;
[0023]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的浓水口通过第二输送管路7连接所述氯化钠浓盐水池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废水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调节池(1)、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氯化钠浓盐水池(3)、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4)和硝酸钠浓盐水池(5);所述原水调节池(1)通过第一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的进水口,所述原水调节池(1)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均质均量,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用于对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一级分盐;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的浓水口通过第二输送管路(7)连接所述氯化钠浓盐水池(3),所述氯化钠浓盐水池(3)用于接收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浓水侧截留的氯化钠浓盐水;所述一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2)的产水口通过第三输送管路(8)连接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4)的进水口,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4)用于对一级分盐后的含氯化钠和硝酸钠浓盐水进行二级分盐;所述二级选择透过性膜装置(4)的产水口通过第四输送管路(9)连接所述硝酸钠浓盐水池(5),所述硝酸钠浓盐水池(5)用于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彪林会杰李晓冬李志伟闫洪志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