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88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涉及地毯开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定位框组,所述定位框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上基体和下基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隔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接块和闭环连接块以及卡接槽和闭环连接槽的形状设计,一方面最大程度地进行接触面的密封,另一方面使得定位框组内部与外部的缝隙通道变得不再成直线,增加了安全地毯内部与外部通过接缝处的轨迹距离,使得外部的污染物(水、腐蚀性液体等)通过接缝处进入内部的距离和阻碍面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进入内部的概率,污染物进入内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安全地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


[0001]本技术属于地毯开关
,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地毯(地垫)大部分应用在工业领域,工业领域为了达到防护的最大效果,弹性隔离结构主要使用海绵,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应相应重量施加到安全地垫上的敏感度;但如果应用在民用领域(如游乐场所)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将安全地垫放置在一定环境中,需要及时感应踩踏、跳跃到安全地垫上的不同体重的小学生(根据普遍情况,将小学生的体重的范围暂设定为20

50kg),即只有当该重量范围内的物体产生大于该压力范围上限的压力施加到安全地垫上时才能触发安全地垫的感应开关,从而发出警报或者控制娱乐设施的信号,用来控制相关危险仪器设备的运行以防护一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安全,或者是提醒特定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从而达到警示目的;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海绵弹性隔离结构由于海绵的较大弹性和柔性便无法实现上述效果和要求。
[0003]同时由于安全地垫应用到民用领域,经常放置在室外环境的话,不可避免地存在腐蚀性液体、雨水、油污等侵蚀的情况;上下两层橡胶材质与海绵外围的边框基本是由裁切好整齐的橡胶长条来包裹填充并粘合,但由于四角位置两个橡胶边框结合位置大部分为垂直接触,难以做到完全密封必然留有一定封闭,同时安全地毯导电线路出线口一角为了保证导线的顺利从内部接出,一般将导线注塑成一定形状的橡胶块,然后直接与边框进行对接密封;经过一段时间不断踩踏冲压,很容易使得各个橡胶边框接触位置的缝隙变大,当水或腐蚀性液体顺着缝隙进入安全地毯内部后,由于内部为导电线路和海绵,使用一段时间后安全地垫四条边框拼接的位置,还有导电线路接出的位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渗水、进水,导致橡胶损坏、脱胶、线路短路,从而造成安全地垫的故障和损坏,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和使用灵敏度。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包括定位框组,所述定位框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上基体和下基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隔离体,所述弹性隔离体开设有若干镂空圆孔,所述上基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所述下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均与外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8]当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相靠近以压缩所述弹性隔离体至所述第一导电线路与第
二导电线路通过所述镂空圆孔相接触时,所述第一导电线路、第二导电线路和外接控制装置形成闭合电路以触发所述外接控制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框组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依次成90
°
分布形成“回”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边框尾端和第二边框的首端、所述第二边框的尾端和第三边框的首端、所述第三边框的尾端和第四边框的首端均通过密封卡接件连接,所述第四边框的尾端和第一边框的首端通过闭环连接件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卡接件包括卡接槽和卡接块,所述卡接槽分别开设有在所述第一边框尾端的一侧、第二边框尾端的一侧和第三边框尾端的一侧,所述卡接块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二边框首端的一侧、第三边框首端的一侧和第四边框首端的一侧,以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尾端的一侧、第二边框尾端的一侧和第三边框尾端的一侧的卡接槽相卡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闭环连接件包括线束、闭环连接块和闭环连接槽,所述闭环连接槽开设在所述第一边框首端和第四边框尾端,所述闭环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边框首端和第四边框尾端上的所述闭环连接槽均卡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闭环连接件包括数据线、连接体和锁定密封块,所述锁定密封块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首端和第四边框的尾端,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锁定密封槽,所述锁定密封槽与锁定密封块过盈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线束的两端分别位于“回”字形结构内外。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隔离体为硅胶材质,其硬度为30%至70%。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隔离体为海绵。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上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0017]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块和闭环连接块均为燕尾块,且所述卡接槽和闭环连接槽均为燕尾槽。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当上基体受到向下的力时,上基体向下发生形变,从而带动第一导电线路挤压弹性隔离体,使弹性隔离体产生压缩,进而使第一导电线路不断的靠近第二导电线路,在弹性隔离体的压缩的形变量达到设定阈值时,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在镂空圆孔处相接触,从而使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实现电性接触,进而实现了第一导电线路、第二导电线路和外接控制装置形成闭合电路,使外界控制装置受到电信号后进行电路操作,即控制器收到电信号后,控制开关断开或者闭合,以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0020]2、本技术通过卡接块和闭环连接块以及卡接槽和闭环连接槽的形状设计,一方面最大程度地进行接触面的密封,另一方面使得定位框组内部与外部的缝隙通道变得不再成直线,增加了安全地毯内部与外部通过接缝处的轨迹距离,使得外部的污染物(水、腐蚀性液体等)通过接缝处进入内部的距离和阻碍面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进入内部的概率,污染物进入内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安全地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可靠性。
[0021]3、本技术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均为橡胶边框,且其上的卡接块和闭环连接块以及卡接槽和闭环连接槽均由设计好的尺寸对应的裁切刀具一次裁切成型,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边框裁切,从而有利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安全地毯的组
装,提高了安全地毯的使用范围,降低了不同尺寸硫化浇筑的成本。
[0022]4、本技术通过选用一定硬度的硅胶垫作为弹性隔离体,使安全地垫触发装置开关所需的压力为设定范围值,进而可通过选用不同硬度的硅胶垫作为弹性隔离体,使安全地垫适应特定的人群,从而避免了误触发等现象
[002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简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框组立体结构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框组爆炸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包括定位框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组(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基体(2)和下基体(3),所述上基体(2)和下基体(3)之间设置有弹性隔离体(4),所述弹性隔离体(4)开设有若干镂空圆孔(5),所述上基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6),所述下基体(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7),所述第一导电线路(6)和第二导电线路(7)均与外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上基体(2)与下基体(3)相靠近以压缩所述弹性隔离体(4)至所述第一导电线路(6)与第二导电线路(7)通过所述镂空圆孔(5)相接触时,所述第一导电线路(6)、第二导电线路(7)和外接控制装置形成闭合电路以触发所述外接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组(1)包括第一边框(101)、第二边框(102)、第三边框(103)和第四边框(104),所述第一边框(101)、第二边框(102)、第三边框(103)和第四边框(104)依次成90
°
分布形成“回”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边框(101)尾端和第二边框(102)的首端、所述第二边框(102)的尾端和第三边框(103)的首端、所述第三边框(103)的尾端和第四边框(104)的首端均通过密封卡接件(105)连接,所述第四边框(104)的尾端和第一边框(101)的首端通过闭环连接件(10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踩踏压力敏感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卡接件(105)包括卡接槽(1051)和卡接块(1052),所述卡接槽(1051)分别开设有在所述第一边框(101)尾端的一侧、第二边框(102)尾端的一侧和第三边框(103)尾端的一侧,所述卡接块(1052)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二边框(102)首端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穆柯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