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卷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62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卷绕设备,其中,极片入料机构,设置于机身上,并位于极片盘的下游,极片入料机构用于将极片裁断,并将极片传送至下一工序;卷绕机构,设置于机身上,并位于极片入料机构的下游,卷绕机构用于将原材料卷绕成环形电芯;取料机构,设置于机身上,并位于卷绕机构的下游,取料机构用于将环形电芯转移至下一工序;预压机构,设置于机身上,并位于取料机构的下游,预压机构用于将环形电芯压成椭圆形电芯。传统的动力卷绕设备工作效率较低,影响电池的生产。本方案的动力卷绕设备包括极片入料机构、卷绕机构、取料机构以及预压机构,使得上述动力卷绕设备工作效率较高,不影响电池的生产。不影响电池的生产。不影响电池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卷绕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芯卷绕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卷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动力卷绕设备。
[0003]传统的动力卷绕设备工作效率较低,影响电池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卷绕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动力卷绕设备工作效率较低,影响电池的生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卷绕设备,包括:用于生产电池,包括:
[0006]机身,所述机身竖直设置;
[0007]极片盘,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用于放置极片;
[0008]极片入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极片盘的下游,所述极片入料机构用于将极片裁断,并将所述极片传送至下一工序;
[0009]卷绕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极片入料机构的下游,所述卷绕机构用于将原材料卷绕成环形电芯;
[0010]取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卷绕机构的下游,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环形电芯转移至下一工序;
[0011]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取料机构的下游,所述预压机构用于将所述环形电芯压成椭圆形电芯。
[0012]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采用了上述动力卷绕设备,由于上述动力卷绕设备包括极片入料机构、卷绕机构、取料机构以及预压机构,使得上述动力卷绕设备置工作效率较高,不影响电池的生产。
[0014]传统的动力卷绕设备工作效率较低,影响电池的生产。本方案的动力卷绕设备包括极片入料机构、卷绕机构、取料机构以及预压机构,使得上述动力卷绕设备置工作效率较高,不影响电池的生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6]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动力卷绕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极片入料机构的第一视角放大图。
[0019]图3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极片入料机构的第二视角放大图。
[0020]图4为如图2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极片入料机构的裁断装置的部分结构的放大
图。
[0021]图5为如图2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极片入料机构的连接板的放大图。
[0022]图6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卷绕机构的第一视角放大图。
[0023]图7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卷绕机构的第二视角放大图。
[0024]图8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取料机构的第一视角放大图。
[0025]图9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取料机构的第二视角放大图。
[0026]图10为如图8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取料机构的放大爆炸图。
[0027]图11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预压机构的第一视角放大图。
[0028]图12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预压机构的第二视角放大图。
[0029]图13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预压机构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30]图14为如图13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预压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0031]图15为如图1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预压机构的导向组件的放大爆炸图。
[0032]图16为如图1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预压机构的伸缩组件的放大爆炸图。
[0033]图17为如图1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预压机构的气缸组件的放大图。
[0034]图18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极片废品盒的放大图。
[0035]图19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第一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36]图20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第二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37]图21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传送带的放大图。
[0038]图22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贴胶结构的第一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39]图23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贴胶结构的第二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40]图24为如图1所示的动力卷绕设备的热压机构的放大图。
[0041]附图标记:
[0042]100

墙板;
[0043]200

极片入料机构,210

第一安装座,220

送料装置,221

第三电机,223

送料板,225

第二气缸,227

滚动件,229

极片夹板,230

裁断装置,231

安装架,233

裁断组件,2331

裁断架,23311

第五通孔,2333

滑动件,2335

裁断件,235

第一电机,237

第一气缸,240

连接装置,241

第二电机,243

连接板,2431

第一轨道,24313

第一段,24313

第二段,251

检测板,253

第一检测器,255

第二检测器,260

纠偏装置,261

第四电机,262

纠偏板,263

第五电机,264

第三气缸,265

第三检测器,266

第四检测器;
[0044]300

卷绕机构,310

第二安装座,320

转动组件,321

第一转盘,3211

第一开口,3213

第二开口,323

第二转盘,325

连接杆,331

第一卷绕件,333

第一移动件,340

第一顶推组件,341

第一动力件,343

第一顶推件,350

第二顶推组件,351

第二动力件,353

第二顶推件,360

转动件,371

第二卷绕件,373

第二移动件,380

第三顶推组件,381

第三动力件,383

第三顶推件,39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卷绕设备,用于生产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竖直设置;极片盘,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用于放置极片;极片入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极片盘的下游,所述极片入料机构用于将极片裁断,并将所述极片传送至下一工序;卷绕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极片入料机构的下游,所述卷绕机构用于将原材料卷绕成环形电芯;取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卷绕机构的下游,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环形电芯转移至下一工序;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取料机构的下游,所述预压机构用于将所述环形电芯压成椭圆形电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入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送料装置、裁断装置以及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在固定件上,所述送料装置、所述裁断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将极片传送至所述裁断装置上,所述裁断装置用于将所述极片裁断;所述裁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安装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裁断组件,所述安装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着第一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裁断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来回移动,所述裁断组件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架沿着第二方向来回移动,以将所述极片裁断;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间方向,所述裁断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轨道匹配的滑动件,所述安装架带动所述裁断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滑动,从而带动所述裁断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轨道包括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段和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转动组件、第一卷绕组件、第一顶推组件、第二顶推组件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转动件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的第一卷绕件,并且所述第一卷绕件与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平行且不重合,从而使得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卷绕件转动,所述转动件的转轴与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重合,所述第一顶推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顶推组件转动,所述第二顶推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顶推组件转动;所述第一顶推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卷绕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顶推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卷绕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顶推组件和所述第二顶推组件分别顶住所述第一卷绕件的两端时,所述第一卷绕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顶推组件和所述第二顶推组件转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
转动件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彪呙德红闵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