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架、行走轮组件、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制动机构及夹紧机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并排设置于驱动架的两侧,驱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行走轮组件,驱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夹紧机构以将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相对夹紧,制动机构设置于驱动架,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链式履带,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链式履带,第一链式履带与第二链式履带相对设置。驱动方式采用链式履带传动,替代了依靠摩擦轮滚动摩擦驱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止了打滑现象的发生;根据单轨吊机车驱动的巷道使用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空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单轨吊运输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轨吊机车是用于运输货物或人员的一种长距离单轨吊挂式运输装备,具有运输灵活、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巷道、矿井等场合中。
[0003]目前广泛应用的单轨吊机车驱动装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摩擦轮与轨道腹板间滚动摩擦实现驱动,另一种是采用齿轮与轨道齿条啮合传动实现驱动;两种驱动各有优缺点,其中摩擦轮驱动更适用于平直巷道段使用,运行稳定高速,但在轨道坡度较大,且有淋水情况时,则容易发生打滑现象,驱动牵引容易失效。齿轮齿条驱动运行稳定低速,更适用于坡度较大巷道使用,但齿轨加工制作成本高,现场齿轨安装技术要求高,且与其它轨道通用性差。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单轨吊机车驱动易打滑、成本较高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该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不易打滑、成本较低。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架、行走轮组件、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制动机构及夹紧机构,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并排设置于所述驱动架的两侧,所述驱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行走轮组件,所述驱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夹紧机构以将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夹紧,所述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架,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链式履带,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链式履带,所述第一链式履带与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相对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架体、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及第一从动装置,所述第一架体与驱动架连接,所述第一链式履带绕接在所述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从动驱动装置;
[0009]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架体、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及第二从动装置,所述第二架体与驱动架连接,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绕接在所述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
[0010]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压链轮组件和第二压链轮组件,所述第一压链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和第一从动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一压链轮组件横向压紧于所述第一链式履带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压链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和第二从动装置之
间,且所述第二压链轮组件横向压紧于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的内侧面。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压链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槽、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安装轴及至少两个第一链轮,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一导向槽均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轴同时穿过所有所述第一链轮的中心,所述第一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朝向所述第一链式履带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的所述第一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中均设置可活动的第一安装轴,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链式履带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沿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所述第一链轮第一安装轴通过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压紧于所述第一链式履带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柱;
[0012]所述第二压链轮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槽、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安装轴及至少两个第二链轮,所述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轴同时穿过所有所述第二链轮的中心,所述第二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朝向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的所述第二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槽中均设置可活动的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沿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压紧于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柱。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压链轮组件和所述第二压链轮组件相对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座。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及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的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一从动装置包括第一从动轮及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的第三安装轴,所述第三安装轴及所述第一驱动马达均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及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的第二驱动马达,所述第二从动装置包括第二从动轮及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的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安装轴及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均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变速箱,所述第一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一变速箱连接,所述第一变速箱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变速箱,所述第二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二变速箱连接,所述第二变速箱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
[0017]优选地,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轮及与第三主动轮连接的第三驱动马达,所述第一从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三角架及四个第三从动轮,每个所述第一三角架的两个角部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一三角架的另一个角部与所述第一架体铰接;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四主动轮及与第四主动轮连接的第四驱动马达,所述第二从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二三角架及四个第四从动轮,每个所述第二三角架的两个角部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二三角架的另一个角部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
[0018]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所述第一夹紧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驱动架,所述第一架体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紧臂的中部,所述第二夹紧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驱动架,所述第二架体铰接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中部,所述第一夹紧臂和所述第二夹紧臂的另一端铰接于同一夹紧缸,所述夹紧缸设置于所述驱动架。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驱动方式采用链式履带传动,利用滑动摩擦原理,链式履带与轨道腹板间产生滑动摩擦力,此摩擦力作为驱动牵引力,其值远大于在相同夹紧力作用下产生的滚动摩擦力,替代了依靠摩擦轮滚动摩擦驱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止了打滑现象的发生,机车的爬坡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根据单轨吊机车驱动的巷道使用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合理设计确定驱动结构及尺寸,并确保了弯道通过性能可靠。在单轨吊机车的运输领域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架(7)、行走轮组件(2)、第一驱动部(5)、第二驱动部(4)、制动机构(3)及夹紧机构(10),所述第一驱动部(5)和所述第二驱动部(4)并排设置于所述驱动架(7)的两侧,所述驱动架(7)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行走轮组件(2),所述驱动架(7)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夹紧机构(10)以将所述第一驱动部(5)和所述第二驱动部(4)相对夹紧,所述制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驱动架(7),所述第一驱动部(5)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链式履带(11),所述第二驱动部(4)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链式履带,所述第一链式履带(11)与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5)包括第一架体(13)、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及第一从动装置,所述第一架体(13)与驱动架(7)连接,所述第一链式履带(11)绕接在所述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从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部(4)包括第二架体(12)、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及第二从动装置,所述第二架体(12)与驱动架(7)连接,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绕接在所述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链轮组件(9)和第二压链轮组件(8),所述第一压链轮组件(9)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驱动装置和第一从动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一压链轮组件(9)横向压紧于所述第一链式履带(1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压链轮组件(8)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驱动装置和第二从动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二压链轮组件(8)横向压紧于所述第二链式履带的内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式履带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链轮组件(9)包括第一导向柱(20)、第一导向槽(35)、第一压缩弹簧(23)、第一安装轴(36)及至少两个第一链轮(14),所述第一导向柱(20)和所述第一导向槽(35)均与所述第一架体(13)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2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5)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轴(36)同时穿过所有所述第一链轮(14)的中心,所述第一架体(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朝向所述第一链式履带(11)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的所述第一导向槽(35),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槽(35)中均设置可活动的第一安装轴(36),所述第一导向柱(20)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链式履带(11)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3)沿所述第一导向柱(20)设置,所述第一安装轴(36)通过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3)压紧于所述第一链式履带(1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压链轮组件(8)包括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槽、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安装轴及至少两个第二链轮,所述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与所述第二架体(12)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轴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峰,宋允晓,殷庆龙,韩志远,张玉青,王继魁,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